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83回复:191喜欢:13
林园的私募基金管理水平到底如何?

2007年9月份成立的华润信托-林园2号、3号年化收益率才11%左右,17年7月成立的林园11号、12号、13号和16号年化收益50%左右,18年3月成立的林园25、26、27号年化收益30%左右,21年5月成立的林园235号现在亏损30%左右。

问题1 . 我们300多位私募基金持有人,仅有7位持有林园的产品,共识是林园管理风格体系不够严谨,请问对林园的客观评价是什么?

2. 林园的产品净值差异巨大,产生的原因有可能是什么,是否可能存在利益输送?


3. 19年至今林园募集成立私募基金241支,大量募集管理人是否会超出管理人的能力圈?对已有投资人是否不利?




全部讨论

2022-03-21 15:11

林园是高水平的投资人,它的产品长期是赚的,短期波幅大,买他的产品要用闲钱。或者择时买入,需要有经验。总之投资要有信仰,不能在最悲观时卖出。

2022-03-21 14:29

当下次大消费抱团行情再起时,买入林园的消费股基金,这个收益不会太差,除了择时,还要择势。

2022-03-21 13:37

支持,学习

2022-03-26 03:25

还有一点,林的私募基金要非常谨慎投资,很多都是涨不动的老鸡

2022-03-26 03:24

太过于自信,增发过多,难以管理到位,本质上是为了收管理费为出发点,真正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是不需要总是增发的,这个有必要重视!

2022-03-25 22:34

1.林总水平有的,俗称滑头,夹头。风格灵动飘忽,善于赚市场情绪的钱。2.个人认为不是利益输送。网撒得太多,有的网捞大鱼,有的没捞着。盛名之下,被动建仓,影响了收益。如果缩小规模,效益会好多了。他舍不得那些到手的管理费。3.大量设立基金,明显力不从心。对原来的投资人,有效益摊薄的可能性。虽然说分开结算,但是,分心,难调仓,资源分散。

2022-03-22 17:19

我自己经常看林园总的视频,有两次还有有幸到现在看其路演风采,每次都是深有感触,总结了10个林园总的金句分享给您@私募持有人 ,相信您对林园总的管理能力和风格就能有更全面的了解哈
 1、善良的人才能挣大钱、守大财。 
 2、人不要太精,太精赚不到钱。
 3、投资要选投资垄断、独门产品,投资投垄断不会错。垄断是指竞争中形成的护城河。比如某酱油,在调味品里无竞争对手,品牌、渠道已深入人心。
 4、好公司就那么几家,有些东西你把握不了就不要去研究,我们就把自己管好。 
 5、我们一定会选择根正的企业,以确保企业家不会在市场上投机一把就跑了,我会相信本身几十年根子正的东西。 
 6、股市里能够赚大钱,复利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复利是要靠时间来完成的,而这一点很多投资者却很难做到。 
 7、未来应该投什么行业很重要,这个行业的消费需求在未来应该是不断扩大的,这是大方向。有些行业就不用去研究了,因为研究是要花钱和精力的,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对于模棱两可的就不要研究了,比如我就不会去研究宏观经济,说对说错都是五五开。 
 8、为什么我们今天不研究银行、地产了?背后的原因在于,一是随着银行规模壮大,竞争更加激烈了;二是中国企业数量也在变多,如果银行再给这些企业贷款支持,就会形成越来越多的重复生产。地产也是如此,在过去几十年急剧形成了巨大的泡沫,现在是极度繁荣。2000年左右,我们也重点研究和投资银行、地产。因为那时常识告诉我们,全中国的银行总利润还不如汇丰一家的市值,但现在中国的银行、地产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了,泡沫巨大。再去买这类资产,就是死亡,是肯定不行的。 
 9、研究不需要做很多天,对于一些明明白白的东西,只需要两三小时研究就够了,三小时都研究不透的东西不研究了。投资就要投刚需,投明明白白的东西,投未来市场空间巨大的产品、公司。 
 10、投机不见得是坏事,投机是你的判断要正确。炒股是炒什么?是炒未来,不管是中期长期,对前面要发生的事要有提前预判,要知道应该走哪条路。现在有些人去投机,别人都干这个事他也跟着干,看上去是很热闹,但最后被套住了,为什么?因为他投资是听消息,这是炒过去,这是对投机的误解。

2022-03-22 17:13

买过林园的私募,我认为可以先关注林园的大部分公开发言,他是蛮言行一致的, 目前林园的产品比较多,如果想投资的话,要找好他手下的经理了解相关产品的策略,是否符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再决定是否购买,希望对您有点帮助哈@私募持有人

2022-03-22 14:34

林园分析股票的水平是一流的,这点是不容质疑旳。但他的风控体系有漏洞,对股票估值容忍度太高。消费股PE50倍的股票,他一定有持有。他以前名言:怕高都是苦命人,容忍泡沫,过分强调个股成长性,未重视安全边际。另外政策的影响是巨大的,医药集采政策,医疗股腰斩,个股成长性不碪一击。做为百亿资金掌舵人,要高度重视宏观带来杀伤力。还有就是观点过于绝对化,一定会怎样,这是很致命的。现在中国股市,各种外资机构驻扎,高手如云,他面临的是风控水平更高的外资机构。不再是十年前的一大批散户,在以前可能是有效的方法,现在是机构之间博杀的时代,现在是否依然有效,就不知道啦。另外,对市场敬畏之心,是远远不够,太强调个体对股票认知,未考虑大环境变化。他的赚钱认知,很多是牛市中体验带来的,这是有缺陷的。丘栋荣说过一句话:他买的股票,即便大熊市来临,也可以扛住。即考虑最坏的情况去投资,即未来风险已包含在股价中,而不是基于最好的情况,这才是风控,对市场,未来的敬畏。另外:有股指期货做空,期权做空的对冲工具为何不用,百亿规模,用部分资金做对冲,浮亏可以减少一半,操盘手法太单一。芭菲特八,九十年在股市屹立不倒,不是抓住了大牛股,而是风控,严守安全边际,一生未偏离。始终重视低估值,严防股市泡沫。对于稳健投资者而言,林园风控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市场生态已变化,机构博杀,未来超额收益获得是较难,风控好的机构胜出。私募第一要务:风控,而非赚得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