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抗体新锐公司:自免、肿瘤两手抓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2024年5月12日

医麦客新闻 eMedClub News

近日,Attovia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1.05亿美元的超额认购B轮融资。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6月20日,公司完成了6000万美元A轮融资,使得目前总融资达到1.65亿美元,对于一家成立不足一年的纳米抗体新锐来说实属难得。融资所得将用于推进公司主导的纳米抗体项目ATTO-1310和ATTO-002扩大其免疫学和自免炎症管线,并进一步开发ATTOBODY™平台

该公司以双表位(biparatopic)纳米抗体平台ATTOBODY™为基础,可用于难成药靶点。ATTOBODIES的双异位结合模式转化为具有类似胶水的皮摩尔级亲和力,这驱动了强大的生物活性效力,并使生物非活性表位功能化,可以调整亲和力以获得最佳药效学。ATTOBODIES是模块化的,可设计成多种特性,并提供可调的半衰期,从几小时到几周。高通量、基于进化的抗体发现平台显著加速了开发,并提供了高度多样性的候选药物,可以以多种形式组合成多特异性,扩大了靶标生物学覆盖范围,降低了开发风险。

▲ATTOBODY™平台 图片来源:Attovia官网

论坛议程(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扫码

限时领取

免费门票

合作热线

18701871600(王经理)

15572286596(袁经理)

15221150919(和经理)

Attovia正在推进一条由其ATTOBODY™平台产生的空间优化的双表位生物药管线。公司的主要项目ATTO-1310是一种潜在的一流的长半衰期抗IL31 ATTOBODY,ATTO-002是一种双特异性抗IL31xIL13 ATTOBODY,代表了一系列免疫介导疾病的潜在最佳治疗方法。ATTO-1310目前正在IND enabling研究,并有望在2024年底左右进入临床治疗特应性皮炎和其他瘙痒性疾病。Attovia预计将在2025年把ATTO-002候选管线提升至IND。该公司还在开发发现阶段计划,将ATTOBODY平台的足迹扩展到新的、难以成药的靶点,并提供额外的多特异性组合。

▲Attovia在研管线 图片来源:Attovia官网

Attovia公司目前有三名管理团队成员,包括首席执行官傅涛,首席科学官(CSO)Petter Veiby和早期发现和转化医学部门副总裁David Bellovin均来自国内知名创新药企再鼎医药

纳米抗体小而美,潜力无穷

eMedClub

抗体发展至今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药物,适应症也相当广泛,囊括自免疾病与癌症,为许多早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案。根据Kenneth Research的一项市场研究,到2031年,单克隆抗体市场将达到4500亿美元左右,2022年至2031年将以1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随着技术的进步,通过生物技术增加抗体用途的纳米抗体也逐渐成为研发的热点。纳米抗体仅为普通抗体十分之一的体积,使得其在动物体内、组织中具有更强的穿透力,甚至可以通过脑组织达到高密度的肿瘤内部。虽然纳米抗体体积更小,但是抗原结合能力更加广泛,能够识别独特的抗原构造表位,并且方便基因改造来产生针对不同病原的抗体。由于仅包含一个结构域,纳米抗体的效能更为稳定,在体内不被自然分解的时间更长,适应的温度与pH范围更广,药效更持久并且在极端环境下更为稳定。

自免治疗

eMedClub

从其优势出发,纳米抗体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多个疾病诊断与治疗领域,而在在治疗应用方面取得最大成功的领域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2018年,Caplacizumab被欧盟批准用于治疗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罕见的凝血疾病),这是纳米抗体治疗领域的里程碑式成功。随后一年,Caplacizumab也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消费者处方。Ablynx研发的Ozoralizumab于2022年9月在日本上市,成为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双特异性纳米抗体,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而在2023年末,Scinai宣布其创新的抗IL-17纳米抗体(NanoAbs)的临床前试验结果成功。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抗体能显著降低银屑病中过度表达的分子标记,并恢复皮肤外层的正常外观,并且能够局部给药,从而减少副作用,有望为大量现有治疗无法覆盖的轻度至中度银屑病患者提供一个更安全、更方便、也更经济的治疗选项。

癌症治疗

eMedClub

纳米抗体优异的肿瘤穿透能力、识别独特抗原的能力等优势使其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一个有极大潜力的候选者。纳米抗体癌症治疗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开发CAR-T细胞,表达肿瘤抗原特异性的纳米抗体。从患者体内提取T细胞并对其进行基因修饰,使其表达肿瘤抗原特异性纳米抗体,然后再注入患者体内,从而使T细胞通过释放细胞毒性分子、通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识别诱导细胞凋亡、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等机制结合并中和肿瘤细胞。

➤2024年1月23日,华夏英泰的合成性T细胞受体抗原受体(STAR-T)注射液(研发代号:YTS104)临床试验申请获得默示许可,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产品采用了两个自主筛选的不同表位的纳米抗体,分别连接在STAR结构的α链及β链上,预期具有更好的抗原识别和杀伤作用。并且采用慢病毒基因转导方式,将特定STAR基因导入自体T细胞内,经体外细胞扩增制备、功能和质量控制检测而获得的细胞治疗药物。

➤早在2023年3月24日,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的自分泌PD1抗体靶向间皮素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注射液(anti-PD1 MSLN-CAR-T)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这是首款获批IND的自分泌纳米抗体CAR-T细胞药物,适应症为间皮素阳性的晚期恶性实体肿瘤。

➤而基于纳米抗体的CAR-T也已顺利出国。2023年4月,森朗生物已与韩国VaxcellBio公司签署产品授权合作协议,将其研发的纳米抗体BCMA-CART产品授权给后者,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共同合作开发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BCMA CAR-MIL产品,联手推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产品在韩国早日上市。

结语

eMedClub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纳米抗体优越的特性也将会在更多领域展现其应用价值:其高稳定性或可使其在医学和临床应用中发挥作用,如解决疫苗或抗体药物研发中存在的疗效、安全性、费用等一系列问题及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或能实现多途径给药;另外纳米抗体在生物和农业研究领域可以实现产品的安全化生产并减少经济损失;此外,纳米抗体或可在材料研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在纳米抗体领域的研发尚处于早期阶段,不过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多家企业在该赛道寻求突破,在分子形式、靶点选择、适应症选择、商业模式等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的布局特征。纳米抗体正在成为下一个抗体药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为紧抓行业当下面临的机遇,推动行业共同发展。医麦客将于2024年6月14-15日在南京举办2024 IBI EXPO生物创新药产业大会,并召开“第六届国际新型抗体药物发展高峰论坛”。本次会议将邀请该领域的先锋与领袖,聚焦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深度探讨和展望基因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

//

2024 IBI EXPO 日程一览

扫码

限时领取

免费门票

参考资料:

1.网页链接

2.各企业官网

精彩直播预告

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参与↓

推荐

1

5月14日(周四) 18:30-19:50

加速放行,细胞药物质量检测大提速

声明及版权说明

声明:本文旨在于传递行业发展信息、探究生物医药前沿进展。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医麦客立场,亦不构成任何价值判断、投资建议或医疗指导,如有需求请咨询专业人士投资或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医麦客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获取。

点点“分享”、“点赞”和“在看”,给我充点儿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