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51—人们对一笔横财的心理探讨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1

语言力求简洁。

这个问题的答案说尽了所有社会和个人的命运。

在进行探讨之前需要定义:横财。这个比较难,因为英文中fortune本来就是幸运,命运。也就是说发财本身就是意外,如果没有意外,你呆在原地的可能性是100%。比如在大路上捡到一张5000W的彩票,这算是不义之财,因为他损害了别人的利益,隐含的意思就是有人失去的5000W,这个不在横财之列;

具体到股市里面的也分三种财:认知的财,认知范围外的财,不义之财。

认知的财。就是对公司的认识,行业的预估以及据此进行合理的定价,price in买入,price out出货,这个事情本身就是认知范围内的事情,因此赚了钱也算不上是fortune,做好这一点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永远上不了套,除非资金大到出货会严重影响价格,不然是很难亏钱的;

认知范围外的财。买入后远远超过自己的预设范围,这个认知不仅仅是关于公司本身的认知,还包括了对市场的认知,以及对人们预期与自己预期认知差的认知。这些如果没有对齐,那么拿着的是横财;

不义之财。太多了,包括了内线知道XX要出货,想要参与一把拉高过程,遍地开花的分析投资会,KOL的带货能力。因为自己赚1块钱往往意味着未来有人会亏1块钱,大部分的市场交易就是这样的,因此A股市场有没有投资价值呢?有的,比较局限的一些股票,比如格力,银行等等,可惜的是他们的成长期已经过了,当信托,定存,理财是合适的,讲投资是不太合适的。

大部分人对横财的感知是:开心但恐惧。

为什么是开心?该赚2块钱的预期,直接赚了10块钱,这是开心的来源。恐惧的是,自己的预设范围不在这里,未知等于恐惧,原始人类对一道闪电劈燃一棵树它无法解释,就是恐惧。

这就是99%市场里面的人心理活动,涨了拿不住是常态,因为横财带来的恐惧会让你结束这份无法解释的权益。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两个:

第一,买入的是理性价格,卖出的一定是非理性价格。因为人类从来就是非理性的,当能认识到所有的定价都是理性价格后才能将横财转为认知范围的财。(我也仅仅是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做起来难)我承认这样做起来非常幸苦,因为一个人要冲破自己设限,在一两天内是不可能的,哪怕他天天喊着口号说打破自我设限,实际上这句话本身就是个设限,如果已经打破,根本用不着喊口号。打破自我设限这个过程可以平时多尝试尝试极限运动,当然会不会出现意外?是的,有可能就意外阵亡,焦虑是必然的过程。因此你看玩儿极限运动的人,脸上充满了岁月,头发稀疏。

第二,信仰。信仰这个东西就是迷信,你迷信人人都能用上PC,就有了比尔盖茨,你迷信每个人都应该有个iPhone式,很贵但cool的产品,就有了乔布斯。他们也随时随地的活在迷信中,况且凡夫俗子。中信里昂每年都会叫法师来算命做法,福建,广东做生意的人手一个财神,就是例子,迷信和成功本身就是一体,适当的迷信是活得洒脱的必须,无法解释为什么今年多赚了5000W,那就交给它来解释吧:我命该如此,烧两炷香谢谢!然后大大咧咧的享受生活去了,世间哪有那么多为什么?都是安排,命该如此!

大概一个人既要理性也要迷信才能在市场上活得好,活得洒脱,理性之光是不亏的基础,迷信是接受安排,好好享受无法解释的赚钱理由,多烧两炷香就行,提升认知往往是痛苦的,人类不需要那么痛苦,不少理由是可以通过两炷香,得咧!

全部讨论

2023-04-23 15:11

炮哥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