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漫谈丨华为的欧洲小镇与奋斗精神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在坐拥8平方公里淡水和14平方公里生态绿地的广东东莞市松山湖畔,一个别具风情的“欧洲小镇”于2018年闪亮问世。说是小镇实际面积却不小——占地1900亩,总建筑面约126.7万平方米,总投资100亿元,工期长达4年。整个建筑按照松山湖的自然地型,分别复制了欧洲的牛津、温德米尔、卢森堡、布鲁日、弗里堡、勃艮第、维罗纳、巴黎、格拉纳达、博洛尼亚、海德尔堡、克伦诺夫等12个不同风格的小镇。连接这些小镇的是不断循环其间、色彩异常鲜艳的小火车。小火车每过几分钟就来一列,免费乘坐,既可通勤又可观光,让人感到方便而惬意。

不过,这个小镇并非象深圳东部华侨城英特拉根小镇那样是个景区。那它是什么呢?说起来你也许不相信:它只是华为公司的一个总部基地,是一部分华为人上班的地方。据了解,该基地去年7月1日已正式投入使用,预计有3万研发人员在此进行研发工作。小镇周围耸立的是一栋栋高层住宅,这些楼盘都是华为公司自己兴建并低价卖给员工的。

上周二下午,我和几位同事有幸参观了这个美丽的欧洲小镇。随着小火车的缓缓前行,我们将12个风格各异的小镇一一观赏了一遍。遗憾的是,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在一个小镇行走了一下,其它小镇都只是坐车观景、未能亲密接触。

在这么美的小镇上班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一边看着车窗外的华为人一边想象着:一定会很美吧!实际上,对于华为人来说,让人羡慕的还不只是有小镇这样的优美办公环境,更有让人只能仰望的高薪以及连想都不敢想的大额分红。前不久,有则新闻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7月23日,由任正非签发的华为总裁办邮件显示,华为对钟钊等8名2019届顶尖学生实行年薪制,年薪从89.6万到201万元不等。在华为,连刚毕业的学生年薪都这么高,其他人的薪酬水平如何也就不难想象了。至于员工分红,即便是现在,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也都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梦想而已,但对华为来说,早在1997年就已变成现实了。分红数量则根据员工持股的多少而有差异,少则几万、几十万,多则几百万、上千万。据了解,华为现在每年工资、薪酬、股票分红金额已超过2000亿,按照其员工约18.8万人计算,人均年收入已经超过100万。这样的员工收入水平,中国企业能有几家?放眼世界,这样的企业又有多少?

如此优美的工作环境和如此丰厚的人均收入,华为人是如何得到的呢?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这一切都来自于华为人几十年来持续不断的艰苦奋斗!

众所周知,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那么,华为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是什么呢?根据他们自己的描述,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为什么要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呢?

早期是为了生存。华为创立之初,在国内就碰到了全球最激烈的行业竞争,不得不在夹缝中求生存;当在国内实在生存不下去、被迫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时,他们才发现那些好一点的市场也都被几大巨头所占据,剩下的只有那些偏远、动乱、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华为才有一线希望。在这种情况下,华为人如果不拼尽全力、艰苦奋斗,企业又如何能生存下去?华为的“狼文化”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逐渐形成了。

通过“曲线救国”,华为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成绩面前,华为人并未骄傲自满,相反,他们时刻保持着危机感,同时将“艰苦奋斗”的大旗举得更高了。就在华为迅速壮大到可以对几大国际巨头进行面对面挑战的时候,华为领军人物任正非在企业内刊上发表了一篇长文——《华为的冬天》,对全体华为人发出了高能预警,要求大家吸取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教训。没过多久,全球互联网泡沫宣告破灭,这篇似乎带有预言性质的文章被人公开后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事实证明,任正非的担心绝非多余,关于“冬天”的预警更非矫情。电信制造行业的巨头如朗讯科技、摩托罗拉、阿尔卡特、诺基亚西门子等,在创造了各自的辉煌之后纷纷陨落,这一方面让华为人为竞争对手的减少而高兴,另一方面又引起了他们的高度警惕:这些华为曾经拼命追赶的明星企业的今天,难道就不会成为华为的明天?回答是:完全有可能!正是因为有这种风险的存在,所以华为人即便是在企业如顺风行舟、一路破浪前行时,也不敢忘记自己“奋斗者”的角色,“艰苦奋斗”这面大旗一直被他们高高举起、迎风飘扬。

今天的华为,已经稳坐全球通信设备行业的霸主宝座。目前欧洲、南美、亚洲、中东、非洲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30家通信企业均在使用华为设备。华为的行业地位早已今非昔比,国际影响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华为人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笑傲江湖了呢?当然不是。

可以说,今天的华为所面临的挑战并不亚于刚创业时在国际巨头形成的夹缝中求生存。中美贸易争端引发以后,美国出于科技战略的考虑,对中国技术领先企业华为采取了全面围堵的政策,不仅自己赤膊上阵,还鼓动其他一些国家同时对华为施压。这对走国际化路线的华为来说,显然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好在华为并不是一家短视的公司,以任正非为代表的华为人有着超前的战略眼光,他们总是以10年为单位来对企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因此,面对突然而至的围堵,华为人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处之泰然、应对有方。华为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再次得到充分的展示,而这种精神展示所形成的巨大威力也足以让人感到惊叹:据了解,在美国极限施压的严峻时刻,华为的业务收入不仅没有大幅下滑,反而还有明显的增长。公司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 4013 亿元,同比增长 23.2%,净利润率为 8.7%。数据是简单的,可这个简单的数据背后却隐藏着十几万华为人在忍辱负重中的无声拼搏。公司董事长梁华说,“华为的业务连续性管理、多元化供应策略在市场的考验中得到了验证。迄今为止,华为没有一天停产,没有一天中断对客户发货。”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展开,5G时代悄然来临。华为作为世界上5G技术最好的企业,目前相关业务的开展可谓一片红火。据了解,截至2019年6月,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已收获50份5G商业合同,其中28份在欧洲签署。华为成为世界最大的5G设备供应商已无可争议,这一地位的获得同样来自于华为人多年以来持续不断的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并不是让大家过苦日子。实际上,华为人的工作环境、居住条件、生活待遇、劳动报酬等都要远远超过当今社会绝大多数中产阶层。他们的生活不仅不艰苦,反而相当富裕。艰苦奋斗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是对待工作的一种态度,对为了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而持续进行的努力。所谓“艰苦”既可指人们为了工作在精神或时间上的付出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也可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所谓“奋斗”就是开展工作时不退缩、不止步,一往无前、坚定前行!

正是因为几十年持续不断地艰苦奋斗,华为人才有可能在风景如画的欧洲小镇里工作、学习,才有可能在碧波荡漾的松山湖畔拥有自己温馨的居所,才有可能拿到别人难以企及的高薪以及连想都不敢想象的丰厚分红。反过来,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又有力地吸引着无数优秀的人才竞相投奔华为,心甘情愿地在华为夜以继日地不懈奋斗着。

当我们离开欧洲小镇的时候,华为人送给我们每人4本书:一本是任正非今年1月到5月接受世界各大媒体采访的《采访实录》、一本是借华为事件成功进行炒作的畅销书《美国陷阱》、一本是华为人自己讲述的故事集《枪林弹雨中成长》、一本是华为周边人写的剖析华为的著作《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华为送这4本书的意图非常明显:让客人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华为!值得一说的是最后这本书。大家都知道,多年以来,市面上分析华为的书已经出得很多,为什么华为人偏偏选择这样一本名字看着不甚吉利的书给访客呢?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这正契合了华为人的一贯风格——充满危机意识、敢于刀刃向内。只要想一想任正非以《华为的冬天》为代表的一系列关于华为危机的言论,你对这本书被华为选为官方礼品还会感到奇怪吗?

离开华为的欧洲小镇以后,其美丽的形象一直在我脑海内挥之不去,而翻阅《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又让我对华为的企业价值观和奋斗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对于华为这样在国际市场上通过几十年持续打拼才成长起来的优秀企业,经过此轮与美国政府的较量,一定会变得更加成熟,其科技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也一定会变得更加强大。衷心祝愿华为永不停步、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