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大佬纠葛家乐福!苏宁48亿“截胡”家乐福中国后,永辉正式选择放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苏宁易购(002024.SZ)23日宣布将购入家乐福中国80% 股份。

只隔了一天,此前也与家乐福有“联姻”意向的永辉超市(601933.SH)24日晚间就表示,放弃相关入股家乐福计划。

被“截胡”了,永辉超市放弃入股家乐福

6月24日晚间,A股上市公司永辉超市公告表示,终止此前宣布的对家乐福的或有投资谈判。

永辉超市表示,自筹划本次对外投资事项以来,公司与合作伙伴积极和交易对方就相关事项进行了谈判。根据目前市场环境,综合考虑各方面相关因素,为维护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决定终止本次对外投资的谈判。

永辉超市还表示,公司将把原计划的投资家乐福的资金,用于加快全国门店的战略布局。

早在2018年1月,永辉超市公开表达了入股家乐福的意向。彼时永辉超市公告称,公司、腾讯就对Carrefour China Holdings NV(家乐福中国)的或有投资与Carrefour SA达成股权投资意向书。上述三方将协作共赢,在供应链整合、科技应用和业务赋能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合作。

但就在昨天,苏宁宣布以48亿人民币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将成为家乐福中国的控股股东。这意味着欲与家乐福“联姻”的永辉超市被苏宁“截胡”。

在购入家乐福中国大部分股份的消息影响下,24日,苏宁易购股价大幅高开,盘中涨幅一度超过6%,截至收盘,仍大幅上涨3.29%,成交股数创下两个多月新高。

另一边,永辉超市股价则下跌0.67%(考虑权息因素后)。

永辉和苏宁争夺家乐福背后

永辉超市此前意图利用自身优势,与家乐福进行合作。

对于永辉超市在与腾讯、家乐福的三方合作中负责的业务领域,永辉超市此前在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时表示,公司主要侧重点是生鲜业务进一步提升、门店运营、共享中台方面提供支持和资源。事实上,这也是当前市场公认的永辉的强项之一。根据之前的态势,永辉完全有可能与家乐福达成最终协议。

但如今苏宁易购半路杀出,让很多人始料未及。

在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后,苏宁将能对家乐福中国形成实际控制。家乐福中国的监督董事会由7名监督董事组成,苏宁国际将委派其中的5名监督董事。此外,监督董事会的主席由苏宁国际委派的人士担任。

事实上,作为国内零售连锁龙头的苏宁和永辉,以及其背后的阿里腾讯,近年来在线下商超领域不断进行角力。

阿里方面

2017年5月,阿里参股联华超市,拿下联华超市18%的股权。

2017年11月,阿里巴巴又宣布入股大润发的母公司高鑫零售

截至目前,阿里系的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直接持有苏宁易购19.99%的股份。

腾讯方面

2017年腾讯入股永辉超市

2018年6月,腾讯宣布与沃尔玛中国结成深度战略合作。

而将生鲜业务作为主要优势的永辉超市,近年来也在攻城略地。

除了自身接受腾讯入股外,永辉近年来还频频入股其他商超品牌。如近年来,永辉入股湖北商超巨头中百集团,2019年更是发起要约收购;此外,永辉还频频购入四川商超龙头红旗连锁股份。

苏宁的“截胡”是否值得?

苏宁花费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是否划算?不同的人看法差异较大。

不少人认为,以此计算的家乐福中国全部股权只值60亿元,价格之低,有点不可思议。

在23日晚间的公告中,苏宁易购也指出,本次交易中,考虑收入规模后,家乐福中国2018年股权价值/收入倍数为0.20,明显低于永辉超市家家悦步步高三江购物等A股可比上市公司。

从这个数据上看,此番苏宁买入家乐福中国的价格的确非常便宜。

不过,家乐福早已不是昔日的那个风光的家乐福。资料显示,家乐福中国近年来不论是资产还是营收均出现萎缩。

截至2018年底,家乐福中国资产总额为115.42亿元,2017年底则为126.25亿元;归母所有者权益则已连续为负值,2017年底和2018年底的归母所有者权益分别为-13.37亿元和-19.27亿元,意味着已经资不抵债。

家乐福中国2018年营收也出现下滑,为299.58亿元,2017年还有324.47亿元。净利润则连续亏损,2017年和2018年归母净亏损分别为10.99亿元和5.78亿元。

根据公告,苏宁比较看中家乐福中国较广的店面网络,以及用户高频消费特性与苏宁现有电器、3C产品的消费特性的互补性。此外,家乐福中国完善的供应链及仓储能力也是苏宁看中的地方。

对于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大部分股权,中信证券的观点认为,收购对苏宁提升在整体中国零售业的生态地位有战略意义,但苏宁在快消品的线下运营方面尚待提升,未来的整合有一定挑战,预计未来1-2年内对业绩有负面影响;苏宁易购将保留家乐福中国现有的组织架构及业务组成,预计家乐福中国在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相对独立的运作。

新时代证券的观点认为,2019年初苏宁收购万达百货,此次拟现金收购家乐福中国业务,通过收购能快速获取优质线下场景资源,进一步完善公司全场景业态布局,加快大快消类目发展,有利于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加强公司在生鲜冷链物流业务方面的发展。暂不考虑收购影响,预计公司2019-2021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3/0.47/0.52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