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2023年财报印象

发布于: iPad转发:0回复:0喜欢:2

最近一周的时间都在读中国平安的财报,涉及到比较多的保险逻辑和概念要理解,要完全弄懂确实比想象中要难很多。想起去年工作上遇到的问题,要完全解决的确很难,但一旦抓住主要矛盾后,可能就会清楚很多。

中国平安的业务由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财产保险业务、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科技业务构成。2023 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运利润 1050.70 亿,占比总营运利润 89.05%;净利润 725.98亿,占比 84.75%。可以看出,寿险和健康险业务是平安的基本盘,贡献了绝大头的利润。了解中国平安,从了解寿险和健康险业务开始。

寿险和健康险的商业模式(以下内容来自GPT4,非常清晰易懂):

首先,保险就像一个大钱罐,每个买保险的人都往里面定期放一点钱,这叫做保险费。因为现实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可预测的事情,比如疾病、事故或者别的不幸,这些情况有时会需要很多钱来解决。所以,大家把钱放在一起,如果有人遇到了这些问题,钱罐里的钱就可以用来帮助他们。

寿险,就是关于生命的保险。简单来说,如果买了寿险的人不幸去世了,保险公司就会给这个人的家人一笔钱,这样他们在失去家庭成员的同时,至少不用为钱的问题太担心。商业模式在于,保险公司通过统计和计算,知道在一群人里面,可能会有几个不幸去世,他们会根据这个来决定每个人需要付多少保险费,确保钱罐里的钱足够在需要时发挥作用。

健康险,则是关于医疗健康的保险。在你生病或受伤需要看医生时,这样的保险可以帮助你支付医疗费用。与寿险相似,保险公司还是用大家的保险费来帮助那些需要看医生的人。他们同样会计算大家生病的几率和医疗的成本,来决定每个人要付多少钱。

保险公司为了确保自己也能持续运营并有足够的钱来支付给需要的人,会把收到的钱进行投资,比如买房地产或者股票等等。他们会尽可能聪明地管理这些钱,希望能从投资中赚到钱,这样即使很多人都需要用到钱罐里的钱,他们也能够有足够的资金。

所以,寿险和健康险的商业模式就是收取保险费,分摊个人的风险,并且通过投资来保证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支付索赔。这种方式让每个人不用单独承担重大风险,也确保了当有不幸发生时,大家可以得到些许安慰和支持。

了解商业模式后,再来看下关键指标。

负债端

新业务价值,指保险公司通过销售新保险合同在未来预期能够获得的利润的现值,2023年393亿,+36.2%。

寿险渠道主要有三个:

• 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保费占比79%。新业务价值+40.3%,人均收入增长39.2%,代理人数还在下降,但人均贡献显著提升了,这个指标是寿险改革最重要的观察项。

• 银保渠道,占比11%。新业务价值+77%

• 社区网络、电销及其他,占比10%。

平安寿险13个月续期率92.8%,+2.5个百分点;25个月续期率85.8%,+6.8个百分点。

投资端

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4.72万亿,+9.0%。2023年综合投资收益率3.6%,+0.9个百分点,净投资收益率4.2%,-0.5个百分点。

这里面有一个最近大家讨论比较多的话题,中国十年期利率已经2.5%了,预计会持续下行。所以很多人会判断平安的投资端会越来越差。但其实只是有风险,但并不绝对。因为这个部分的下滑不会影响之前的债券投资,新的保险可以重新定价来应对利率下滑的状态。

当然这只是一个结果数据,如果更深入分析的话需要去看具体投资了什么样的资产,每个资产的质量、回报如何,这个工作是平安整个资产管理部的人在做的事情,我不太能比他们更聪明&远见,也自认为不太搞得很懂,就不班门弄斧了。看了下,公司近10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5.4%,平均净投资收益率5.2%,略高于4.5%的内含价值投资回报,也远高于保险行业平均水平。

股东回报

全年每股分红2.43元,同比基本没啥变化,在这么差的经营数据下还能保持分红不降,管理层也是努力了。

先做记录,继续学习,全市场貌似没有看好中国平安的人了,但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中国平安(SH601318)$ $中国平安(0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