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下篇(含第17周实盘)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值得记录的一条群友转发的微语:

【微语】圈子决定人生。牌友只会催你打牌,酒友只会催你干杯,而靠谱的人却会感染你如何取得进步。

同时值得警醒的是也要避免近因效应,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哈!

继续聊一聊中国平安哈。

主要业务经营分析 财产保险业务

财产保险主要是包括车险,责任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险,企业财产保险,保证保险。

2023年,财产险保险服务收入3,134.58亿元,同比增长6.5%;可是其营运利润却从2022年的101.12亿元下滑到89.58亿元。增收不增利在于综合成本率的上升,这个比率2019年96.4%,2020年99.1%,2021年98%,2022年为99.6%,2023年为100.7%。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太理想哈。再对比上篇的寿险和健康险,显然财产险的费差还是更低的哟。还要继续努力呀。

当综合成本率达到百分百的时候,在这一项业务上是没有费差可赚了,剩下的只是利差了。可超过百分百以后,综合成本同样会侵蚀利差,导致净利润的下降。再认真查看了一下,这个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综合费用率2023年比2022年上升了0.9%。看来在这一块业务上,中国平安降本增效还有工作可做呀。

2023年分险种经营数据

1. 车险业务原保 险保费收入2,138.51亿元,同比增长6.2%,承保车辆数同比增 长6.4%。车 险业务综合成本率97.7%。承保车辆数量有所增加。

2. 平安产险责任保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32.21亿元, 同比增长6.6%;责任保险业务综合成本率106.3%,同比上升 4.6个百分点。

3. 平安产险健康保 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32.50亿元,同比增长36.7%;健康保 险业务综合成本率95.2%。

4. 平安产险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01.60亿 元,同比下降27.4%;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综合成本率106.0%。

5. 平安产险企业财产保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94.23亿 元,同比增长14.8%;企业财产保险业务综合成本率97.7%, 同比优化1.5个百分点。

6.0 平安产险保证保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6.65亿元,同比下降97.0%;保证保险业务综合成本率131.1%,同比上升5.5个 百分点。

通过上图的承保利润可以看得出来亏损最大的是保证保险,达到68.34亿元,平安集团给出的解释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小微企业客户的还款压力仍然较大。

过去保证保险业务为平安产险创造了显著的承保利润,但近期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保证保险综合成本率有所波动,近年来公司持续收缩保证保险承保规模,并于四季度暂停融资性保证保险业务。

好了,该砍的也砍掉了,这一项业务以后不管是赚钱还是亏钱都跟平安没有太大关系了哈。亏损老二责任保险,亏损金额为13.73亿元,相对来讲比较没那么惊人哈。但不管怎么说,都不够优秀哈。这些业务不仅不太赚钱,还侵蚀了投资收益,那偿付能力如何呢?

应该说财产保险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69.4%)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07.8%)也都相当优秀,不值得担忧哈。因为此项监管的最低要求同样为50%和100%。

总结一下,财产险净利润占集团合并只有8.2%。贡献是相对来讲是比较小的。主要原因还是综合成本率偏高了哈。相对于寿险及健康险而言,可是弱爆了。有可能是此项险种的特性使然吧。可是跟同行对比,中国平安也弱了点哈。2023年财产险承保综合成本率中国太保为97.7%,中国平安为100.7%。

主要业务经营分析 保险资金投资组合

保险资金投资组合由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财产保险 业务的可投资资金组成。截至2023年12月31日,保险资金投 资组合规模超4.7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0%。2023年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综合投资收益率 3.6%,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净投资收益率4.2%,同比下 降0.5个百分点。

2023年很多基金亏钱,很多散户亏的哇哇叫,包括我也亏钱。中国平安的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6%,同比还将近上升百分之一,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

通过上图投资组合,我看到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是相当稳健的,固收类投资占比达到了66.6%。可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整个金融市场动荡的前提下,这能够起到压仓石的作用,确保投资收益为正,但是在整个金融市场一片向好的情况下,收益率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我记得上文有提到过,中国平安把内含价值长期投资回报假设下调为4.5%。可是在利率下行的情况下,公司占比66.6%的资金投资于固收类,想要确保其内含价值长期投资回报率达到4.5%。恐怕不容易啊。

主要业务经营分析 银行业务

平安银行业务经营保持稳健,2023年,实现净利润464.55亿元,同比增长2.1%,是中国平安的第二大净利润创造者,对集团的净利润贡献高达42.51%。

问了一下混元AI对几个指标的解释:

不良贷款率是衡量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它表示银行无法收回的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不良贷款率越高,说明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越差,潜在的信用风险越大。因此,银行监管机构通常会设定一个不良贷款率的标准,以保障银行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应高于5%。这个标准适用于中国的各类商业银行,包括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

银行不良贷款率在国内行业内,通常认为1%以下的比例算优秀。这个标准是基于国际优秀银行的比较得出的。

例如,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等,这些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通常在2.95%左右,而中国银行业的平均不良贷款率在1%左右,这表明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相对较好。

然而,这个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不同银行的规模、业务类型和地区分布等因素都会影响其不良贷款率。例如,一些城商行和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可能低于1%,而一些国有大行的不良贷款率可能在3%以上。因此,在评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平安银行2023年不良贷款 率1.06%,这一数据2021年为1.02% ,2022年为1.05%,很显然在逐年的上升,但整体差异不是非常的大。行业监管指标不高于5%。此项标准优于银监会的标准。也优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银行。

同2023年国有四大行相比较,也有优势。但是四大行同比是下降的。2023年末,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36%,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农业银行为1.33%,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为1.27%,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建设银行为1.37%,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银行业的拨备覆盖率(Provisioning Coverage Ratio,简称PCR)是指银行为应对不良贷款损失而设立的准备金金额与不良贷款余额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银行风险抵御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用于评估银行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覆盖潜在的不良贷款损失。

拨备覆盖率越高,说明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越强,能够更好地应对不良贷款带来的损失。然而,过高的拨备覆盖率也可能意味着银行过度谨慎,可能影响其盈利能力。监管部门通常会根据银行的风险状况设定相应的拨备覆盖率要求,以确保银行在保持稳健经营的同时,充分发挥资金融通的作用。

国有四大行2023年的拨备覆盖率:工商银行为213.97%,建设银行为239.85%,农业银行为303.87%,中国银行为191.66%。据中国银监会的规定,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要达到120%至150%。2023年平安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高达277.63%,远超银监会的规定,与四大行相比也不差。

再来看一看这个净息差。净息差(NIM)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它反映了银行在资金运用中所获得的净收益。具体来说,净息差是指银行净利息收入与银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计算公式为:净息差=(银行全部利息收入-银行全部利息支出)/全部生息资产。

净息差的高低对银行的净利润有直接影响。如果净息差较高,说明银行在资金运用中获得了较高的收益,反之则收益较低。净息差的变化可以反映银行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资金成本控制能力以及资产质量等方面的表现。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为例,2023年的净息差分别为1.61%、1.75%、1.62%、1.59%,较2022年分别下降了31个基点、10个基点、16个基点和16个基点。平安银行2023年净息差2.38%,此项指标优秀哦!

对比一下成本收入比,计算公式为:业务及管理费/营业收入。2023年建设银行为28.20%,农业银行为33.86%,中国银行为28.5%,工商银行为26.96%,平安银行27.9%。五个银行对比,平安银行能排在第二,仅次于工商银行,证明其管理层是牛逼的。能成为平安集团第二大利润贡献者,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哈。

上述资本充足率计算范围包括平安银行及其全资子公司平安理财有限责任 公司。根据《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以及2022年我国系统 重要性银行名单,平安银行位列名单内第一组,于2023年1月1日起执行附 加资本0.25%等要求,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 足率,最低监管要求分别为7.75%、8.75%、10.75%。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资本充足状况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银行在吸收损失和应对风险方面的能力。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主要包括普通股、留存收益和永续债等,这些资本具有最高的损失吸收能力。

如果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低于最低监管要求,可能会面临监管部门的制裁,如限制业务扩张、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等。因此,银行通常会努力维持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在正常水平之上,以保障其稳健经营和应对潜在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并非越高越好,过高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可能会导致银行的资本利用效率降低,影响其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银行需要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配置资本,以实现资本充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

截至 2023年12月31日,平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13.4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2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9%,高于监管要求。

平安银行做一个初印象的总结:赚钱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处于国内同行业优秀水平,值得期待。

主要业务经营分析 资产管理业务

资产管理业务为平安证券、平安信托、平安资产管理、平安融资租赁、平安海外控股等经营资产管理业务的子公司经营成果的汇总。

证券业务 : 通过平安证券及其子公司向客户提供证券经纪、期货 经纪、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及财务顾问等服务。

信托业务 : 平安信托定位轻资产、服务型信托公司,聚焦信托服务、私募 股权等核心优势业务。

平安融资租赁 : 平安融资租赁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专注行业、服务实体的 创新型融资租赁专家。平安融资租赁业务涉及行业范围主要 包括工程建设、制造加工、新型基础设施、城市发展、城市 运营、汽车融资租赁、商用车、小微融资租赁、结构融资、 平安保理等,未来将加快布局新能源、新基建、新生活领 域,积极探索经营型、管理型、服务型模式。

平安资产管理 : 平安资产管理负责本公司境内投资管理业务,接受委托管理 本公司保险资金的投资资产,同时提供全面的第三方资产管 理服务,为海内外各类客户提供多元化一站式投资管理解决 方案。

2023年中国平安的资产管理业务是近5年来最惨淡的一年。净利润的亏损额度高达195.22亿,之前四年从未出现过亏损的。可是对比近五年来的表现,其实2022年是可以有那么一点点预兆的。毫无疑问,中国平安2023年爆了一个大雷。

看到这里就能够理解最近有不少视频和文章都在爆料哈!到现在这一场风波也还未平息,2024年一季报投资收益亏损还达到了负68亿多!!!在这个泥沙俱下的市场,真的很少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哟!!!

主要业务经营分析 科技业务

科技业务反映汽车之家陆金所控股、金融壹账通、平安健康等经营科技业务相关的成员公司经营成果。

陆金所控股(纽交所股票代码 :LU;联交所股票代码 :06623. HK)是中国领先的小微企业主金融服务赋能机构,致力于为 小微企业主提供全面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也赋能金 融机构合作伙伴更有效地触达和服务小微企业主。

2023年, 陆金所控股顺应市场环境变化,持续推进战略转型,实现营 业收入342.55亿元 ;实现净利润8.87亿元,主要是受宏观环境 影响,贷款业务规模承压,资产质量下降,叠加风险承担比 例增加,风险成本处于高位,净利润下降。

金融壹账通(纽交所股票代码 :OCFT ;联交所股票代码 :06638.HK)是面向金融机构的商业科技服务提供商(Technologyas-a-Service Provider),向客户提供 “横向一体化、纵向全 覆盖” 的整合产品,包括数字化银行、数字化保险和提供数字 金融基础设施的加马平台。2023年,金融壹账通实现营业收入36.68亿元,净亏损同 比下降58.4%至3.63亿元

平安健康(联交所股票代码 :01833.HK,股票简称 “平安好医 生”)以家庭医生会员制为核心,依托丰富、优质的O2O服务 网络,打造专业、全面、高质量、一站式的 “医疗+养老” 服 务平台,为用户提供 “省心、省时、又省钱” 的医疗养老服 务。

2023年,平安健康实现营业收入46.74亿元,净亏损同比 下降49.3%至3.23亿元。平安深耕医疗养老生态圈超10年,覆盖保险、医疗、投资、 科技等多个业务条线,主要通过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 养老险、平安健康险和平安健康(股票简称 “平安好医生”)等 公司协同运作,全面推动医疗养老生态战略落地。

汽车之家(纽交所股票代码 :ATHM;联交所股票代码 :02518.HK)是中国领先的汽车消费者在线服务平台,致力于 建立以数据和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汽车生态圈,围绕整个汽车 生命周期,为汽车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产品及服务。2023年,汽车 之家实现营业收入71.84亿元,净利润21.60亿元。

科技业务为平安集团贡献了23.61亿元的净利润,各个业务有赚有亏。有一些应该说是处于起步阶段,亏损可以理解,也值得期待。比如平安健康,如果做的好,我相信将来对平安集团来说应该是一个全新的业务增长点。

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汽车之家竟然是科技业务中的业绩带头大哥。同时我也相信不出意外的话,汽车之家在接下来的发展会更好,但是扩展空间可能也比较有限。

中国平安近五年来的业绩表现。

中国平安近五年来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表现是让人感觉不太放心的。呈现着一路下滑的态势。五年的时间,净利润近乎腰斩。我没有对中国平安进行深入的了解,所以对中国平安会再次崛起又或是沉沦到底,并没有清晰的判断。

再来看看净资产收益率,这个下滑速度真的让人惊心。其销售净利率也是逐年下滑,到了2023年才艰难的回升。

负债方面

2023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保险 合同负债为人民币4159.801亿元,占总负债的40%。保险合同负债评估需要对保险合同计量方法的适用性、责任单 元的确定及未来不确定的现金流量等方面作出重大判断及估计。

保险合同负债的计量需要运用复杂的精算模型,并需要管理层 在设定假设时作出重大判断和估计。保险合同负债计量中运用 的主要假设包括死亡率、发病率、退保率、折现率、费用假 设、赔付率、保单红利假设及非金融风险调整等。

利润方面

2023年中国平安集团合并归母营运利润为1179.89亿元,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归母营运利润达到了1050.70亿元,占集团合并后的89.05%。再来看一下2023年年报这一个注释:基于对宏观环境和长期利率趋势的综合考量,公司于2023年审慎下调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内含价值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至4.5%、风险贴现率 至9.5%。

所以不管是寿险及健康险内涵价值长期投资回报率还是负债,中间都存在着不少的假设。这种假设有可能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所有的这一切让我对中国平安产生了看不清,摸不透的朦胧感。阅读完中国平安的年报,我的心情从最开始上篇的值得期待,发展到了值得观望。

既然是看不清,摸不透,肯定无法对企业做出估值。只不过为了学习如何对企业进行估值,还是得硬着头皮尝试一下哈。所以对中国平安的估值只是我的学习,只是我的尝试。各位看官请千万不要当真哈,如果以此结论对中国平安进行买卖,后果自负哦!!!

尝试对企业进行估值。

中国平安2023年净利润为1092.74亿元。由于我对中国平安的前景看不清楚,假设净利润的年增长率为零,总股本为182.1亿。

先来尝试一下格雷厄姆估值法

鉴于中国平安的未知风险,基础率采用格雷厄姆的8.5。

每股内在价值=1092.74÷182.1X(0X2十8.5)=51元

假设按照老唐的做法,为了预留安全边际,内在价值打五折为开始买入价位=51÷2=25.5元

老唐估值法

同样因为中国平安的未知风险,此处给中国平安以15倍市盈率。

三年后的合理估值为:1092.74X15≈16391亿元

开始买入点为:16391÷2≈8196亿元

折算成每股股价8196÷182.1≈45元

格雷厄姆估值法与老唐估值法的买入价格差了将近一倍。如果格雷厄姆估值法不按老唐估值法打五折买入,价格是相近的。我们来看一看中国平安的股价表现

前复权和不复权的历史股价相差甚远。这证明了中国平安的分红是很可观的。由此查看了一下中国平安的分红,发现它一年分红两次,而且持续了n年之久。见下图

大概计算了一下。从2015年~2023年,中国平安总共分红了16.18元。从这一点来看,在估值上中国平安应该是加分项。近几年的股息率截图如下。

看了一下中国平安的股息率,让我产生了以上两种估值法是否适合于保险类企业的看法。于是问了一下混元A|:

对于保险企业的估值,最常用的估值方法是内含价值法(Embedded Value, EV)和市场一致性估值法(Market Consistent Valuation, MCV)。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为保险企业提供一个全面且合理的估值。

此处应该给自己一个非常深刻的警醒,任何估值法都有其局限性,不可能一个估值法吃遍所有企业哈。

1. 内含价值法(EV):

内含价值法是一种衡量保险公司已赚取和预期未来利润的估值方法。它将保险公司的净资产价值(Net Asset Value, NAV)与现有业务价值(Value of In-force Business, VIFB)相加,得到公司的内含价值。

计算公式如下:

EV = NAV + VIFB

其中:

- NAV:净资产价值,即保险公司净资产的市场价值。

- VIFB:现有业务价值,即保险公司已签订保单的预期利润折现值。

使用方法:

首先,计算保险公司的净资产价值,包括公司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然后,估算现有业务的预期利润,并将其折现到当前价值。最后,将净资产价值和现有业务价值相加,得到保险公司的内含价值。

2. 市场一致性估值法(MCV):

市场一致性估值法是一种基于市场数据和风险中性概率的估值方法。它主要关注保险公司的负债端,通过对未来现金流进行风险调整折现,得到公司的市场一致性价值。

计算公式如下:

MCV = Σ [CF_t * P(t) * DF(t)]

其中:

- CF_t:第t期的现金流。

- P(t):第t期现金流的概率。

- DF(t):第t期的风险调整折现因子。

使用方法:

首先,收集保险公司未来各期的预期现金流数据。然后,根据市场数据和历史经验,确定每期现金流的概率。接着,计算风险调整折现因子,这通常涉及到选择合适的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最后,将每期现金流、概率和风险调整折现因子相乘并求和,得到保险公司的市场一致性价值。

一般来说,大型保险公司的内含价值倍数(Embedded Value Multiple, EVM)可能在0.5倍至2倍之间,而小型保险公司可能在这个范围的较低端。内含价值倍数是保险公司市值与内含价值的比值,用于衡量公司市值相对于其内含价值的合理性。

市场一致性估值法(MCV)得到的估值结果可能会因所使用的风险调整折现因子和现金流预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保险企业的市场一致性估值结果可能会与其内含价值相近,但也可能受到市场风险偏好和流动性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波动。

挑选内含价值估值法,对中国平安再进行估值一下吧。同时我采用年报上的集团内含价值去估算,毕竟我对中国平安的年报是第一次阅读,也不是精算师,无法对内含价值进行准确的估算哈!

2023年中国平安集团内含价值为13901.26亿元,截止到4月26号星期五收盘,中国平安的市值为7562.71亿元。这两项数据的比值为7562.71÷13901.26≈0.54。如此看来,目前的中国平安估值是比较低的。从这一点来看,其实也反映了市场对中国平安的悲观预期。

目前的我感觉中国平安太复杂了,太多的专业术语,太多的名词需要学习,需要理解,但是也不排除以侥幸心理在中国平安超级便宜的时候,买入一小部分作为中短期赌博一下。😝可是如果大笔资金长期持有,还没那个胆子,会睡不着觉的。😂

本周八卦

来自证券时报的消息:

自2024年4月5日津巴布韦央行推出ZiG(津巴布韦新货币“津巴布韦金”的简称)以来,津巴布韦证券交易所全股指数出现罕见暴跌。截至当地时间4月22日周一收盘,津巴布韦全股指数报96.33点。津巴布韦股市自年初直至新货币发行之前,全股指数涨幅超过330%,并于4月5日达到历史高点,随后仅在4月8日一个交易日,指数从915936.81点跳水至100.23点,单日跌幅超过99.99%,年初至今跌幅达到99.95%。

这世界真奇妙,真的是让我活久见了。如果以股权思维的模式去考虑,津巴布韦的所有企业不可能一天之间全部倒闭呀!

以旁观者的角度确实是可以非常清晰,冷静,理智的去思考和看待这个问题。可如果身处其中的话就不知道是什么心态了。到那时候或许也会感觉市场先生的癫狂也有它一定的道理吧,这就是市场的从众效应。看来在心理建设没有达到刀枪不入、铁布衫的境界的时候,合理的屏蔽一些负面的信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周实盘

截止到2024年4月26日星期五收盘,上证指数3088.64, 深证指数9463.91, 创业板指数1823.74, 沪深300 3584.27 本周分别于4月22日和4月25日买入一点医疗基金。成交价分别为0.314元和0.320元,第二次买入是用京东的分红再加了一点闲散资金。交易截图如下

下图为三年来持仓个股相关信息。

事先声明:本人的财报分析和投资记录主要是为了让自己能够通过持续的输出进而推动学习和复盘,同时也希望能给自己在这接下来的投资生涯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所以文中提到的股票和基金,涉及到的买卖交易,均不存在推荐股票和基金的意思。各位亲们切勿模仿操作买卖文中提到的股票和基金。如有模仿,所造成的损失,一概自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