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宝药业 新冠病毒双特异性中和抗体的真实性

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18喜欢:12

2022年2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和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吴燕教授团队在Nature Immunology发表论文,研制了一种基于单抗B38和H4的双特异性抗体“bsAb15”。论文内容与2021年10月在国家专利局申报专利的相同。申报的单位是中科院微生物所。

根据3月1日上海东方报业旗下的澎湃新闻报道,目前该双特异性抗体与山西亚宝药业合作,已经完成了临床前研究,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申报。

2022年2月14日,山西省科技厅发布了2021年度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中榜名单,共有27个项目成功中榜,亚宝药业抗新冠双特异性中和抗体药物研发成功中榜,揭榜单位药明生物,联合昭衍新药、中科院、希麦迪,技术

挂帅人是药明生物的陈智胜。

根据以上信息推断,中科院微生物的新冠双特异性中和抗体已经到了药物研发和申报临床阶段!令人奇怪的是,按说中科院微生物所是国家的科研机构,新冠双特异性中和抗体的成功,国家新闻媒体应该大势宣传的,通过网上搜索,最有影响的就是澎湃新闻的报道了,在新冠药炒得火爆的3月,当天亚宝药业的股价也没反应出来。这不得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之一高福,公开的身份是国家疾控中心主任,同时也是中科院院士,还有一个身份是中科院微生物所的主任,登录中科院微生物所网站,以高福团队名称在近年取得的科技成果也有很多项。毫无疑问,新冠双特异性中和抗体也是其团队的成果之一。那么,国家新闻媒体没有大肆宣传的原因是由于高福的身份原因吗?我觉得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公众对国家疾控中心在2020年1月武汉新冠初期控制不力颇有微词,特别是在新冠流行最严重时期防控不力,却在国外新英格兰杂志发表论文,引来全国上下不满,连官媒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讽刺道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很多人都预期,高福从国家疾控中心主任被下课已是必然。但是三年来,高福依然领导着国家疾控中心。那么事实证明,高福能被高层看重,依然委以重任,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吃一堑长一智,特别是3年来,新冠病毒依然未被控制住,这次论文发表后低调处理也符合逻辑。

翻开高福履历,1961年11月15日出生于山西省应县,1983年高福从山西农业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农业大学就读研究生;1986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高福与亚宝药业交集在于,与亚宝药业老板都是山西人,从而促成亚宝药业与中科院微生物所的合作,亚宝药业提供研究经费,公开的信息是已经投入一个多亿。新冠双特异性中和抗体项目更是列为山西省重点项目,中和抗体药物会在亚宝药业太原的制药工厂生产,在亚宝药业十四五规划中,更是会把生物制药单独上市。综上所述,新冠双特异性中和抗体“bsAb15”是中科院微生物所出人出成果,亚宝药业出钱的合作项目,亚宝药业具体股份比例还不得而知,但是根据同类投资项目推算,亚宝药业至少会占50%-60%。

那么“bsAb15”的前景如何呢?中和抗体是在已恢复的新冠感染体内抽取血液、选择最有效的抗体、大量复制并将其制成药剂——这可以被看作“现代版”的恢复期血浆疗法。该疗法通过采集康复期患者富含抗体的血液,经过处理再输注给其他患者,是一种传统的被动免疫治疗方法。疫苗是用来预防的,抗体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抗体药物的半衰期可能只有数周,但是比那些口服的小分子药物作用的时间要长,而且没有副作用,健康人也可以用抗体药物来防护。所以抗体药物的应用场景是集合了疫苗和特效药的功能。目前全球正在推进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不下10多个,君实生物和中科院微生物所联合开发的JS016、腾盛博药的两款中和抗体BRII-196和BRII-198、迈威生物的MW33、神州细胞的SCTA01、绿叶制药的LY-CovMab、复宏汉霖的HLX70、济民可信的JMB2002都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腾腾盛药的特异单抗体,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批准的抗新冠病毒药物国产单克隆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正是这款。而“bsAb15”要替代的也正是这款产品。

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的推进速度取决于资源。一是有取得众多康复群体血清的资源,二是取得拥有恒河猴的病理实验室进入病理实验的资源,毫无疑问高福团队,由于其国家疾控中心和中科院的背景,拥有优势,虽然是后发,但是推进速度快于项目。中和抗体一旦研发成功,因为没有小分子药生产工艺那么复杂,需要用到众多关键中间体,更容易大规模生产。由于生产成本关系,新冠病毒中和抗体上市预期每份售价应该会达到5000元,纳入医保集采可能会降低一些。这个价格对高阶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等依然有吸引力。未来在中国上市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产品应该会有数家,但是其市场规模会大于口服药市场。拓新,雅化,精华等仅仅凭借某个口服药中间体就可以市值200亿以上,那么仅仅市值60亿的亚宝,在一片蓝海的中和抗体市场,能取得多大的市场份额呢?

全部讨论

2022-03-27 20:00

中和抗体一旦研发成功,因为没有小分子药生产工艺那么复杂,需要用到众多关键中间体,更容易大规模生产。由于生产成本关系,新冠病毒中和抗体上市预期每份售价应该会达到5000元,纳入医保集采可能会降低一些。这个价格对高阶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等依然有吸引力。

2022-03-28 09:50

临床到量产要多久

别忽悠散户了,雪球上都是些大忽悠,真正有良心的不多

2022-03-27 19:27

长线看到30以上这个票

2022-05-11 10:10

收集筹码吗?等什么。。。

2022-04-19 05:55

股价怎么上不去?

2022-03-30 21:45

,这么久了,连临床都不能获批,还谈什么成功

2022-03-28 15:12

忽悠接盘啊

网传涉嫌抄袭,难怪董秘闭口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