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当前的可转债市场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3喜欢:4

这周获一些朋友的推荐,公号粉丝数量同比小幅上涨,与同期A股走势形成强烈对比

一些新朋友听闻我对可转债有所研究,但我的文章似乎都是聊投资理念比较多,没有专门聊过转债,那么趁着这周的大跌,今天不妨来聊一聊我对当前市场下转债投资的看法。

内容分三个部分:转债市场正在发生什么?转债市场未来可能发生什么?我会如何应对?

第一个话题,转债市场正在发生什么。

最近几周,转债行情较差,而转债投资者们的体验大多都不太好,这背后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其一,正股原因。虽然前几周A股整体的指数行情还不错,但转债所依托的正股大多数是市值较小的股票。这些股票在前几年一度更多集中于中证1000指数,后来随着大量的新股上市,渐渐更集中于国证2000指数当中,到了如今,则是更多集中于微盘股指数当中了。微盘股指数至今已经连续调整四周,这是转债行情低落的重要原因。而如果我们查看转债的转股价值中位数,更会发现其阶段性高点出现于今年2月。也就是说,转债正股的调整不知不觉其实已经进行了两个月。

其二,波动原因。转债作为游资们顶级的投机目标,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反复出现巨大的个债波动。但由于资金从小市值的品种上撤离(去了AI、中特估等赛道上),转债成交量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逐渐回落,波动逐渐变小,使得习惯从波动中反复刷收益的老债民们收益寥寥。

其三,心态原因。过去几年,由于转债市场的不成熟定价,以及小盘股行情的持续,转债投资者们的日子实在过得太好了。定价不成熟导致一些非常简单的策略,例如双低、低溢价单因子等都能获得动辄30-50%以上的年化收益。另一方面小盘股的行情,特别是微盘股高频率的上下波动,使得很多转债策略的周转率极高、获利周期极短。如今面对一个还不算大的调整,许多投资者就已经开始叫苦不迭。这段时间,侯某自己运行的三个转债策略从最高点也出现了平均3.6%左右的回撤。

那么转债市场未来会发生什么?

虽然预测未来很困难,但有一些事情我想是大概率可以推断出的。

首先,可转债最好的投资时期已经过去,这一点我在最近半年常常和朋友们说起。无论从市场定价逐步成熟的角度,还是从小盘股整体估值已经追上甚至超过大盘股的角度来讲,维持过去“简单的暴利”已经非常困难。未来的转债投资要获得高收益,需要优质且持续优化的策略、丰富的交易经验以及小盘股行情整体不差作为前提。

而小盘股的行情如果很差,那么就很难期待转债整体上能有好的收益,大波动可能会更集中于一些头部炒作标的,较难扩散开来。不过如果是相对收益风格的投资者,在这样的市场里肯定是很容易获得相对小盘指数的收益的,因为转债最大的超额收益来源,仍然是其债性在大幅杀跌当中起到的保护作用。

另外,转债市场的交易规则经常被修改,这一点上是更难以预测的,且长期看一定会发生。

我将如何应对上面所说的这些情况?

首先还是必须从自身的投资体系出发。投资这件事情上,真相很少,角度很多。我一般不会单纯回答别人例如“XX能不能买”“XX多久能卖”这类问题,因为每个人的理念、体系、风偏和追求都是不同的,对应到具体品种的选择和操作上也就会截然不同。

从侯某自身资产配置、相对收益、多策略并行的体系特点来说,继续运行当下的三个转债策略(多因子轮、高波网格、低价小余量类现金)是大概率的。转债的债性,在资产配置中可以一定程度上分散大比例配置股权资产的风险。而在当前市场下,我对于策略跑赢小盘股指数仍有较大把握。再叠加不同特点的转债可以组成不同风格的策略组合,可以说转债这个品种整体上与我的体系相契合程度依然很高。

面对当前120左右转债中位数的价格,和可能继续发生的调整,我会积极对各策略进行调仓,并且坚持对确定性超额的把握,将到期收益率和溢价率等从规则上可演绎出优势的因子作为筛选的主要标准,而不会参与纯粹的妖债、次新债炒作以及追求交易性获利。

但市场肯定是动态的,如果定价进一步成熟,使得我再难挖掘出超额收益,或者交易规则更改使得转债相对正股的套利空间变小,那么其他的小盘股策略例如小市值轮动、IM滚贴水、双增成长等备用策略也可能出现在我的体系中,代替部分转债策略。

这就是当下我对转债投资的看法。

直面波动,抓住机会。

以后再聊。

#股民的日常# 

$花王转债(SH113595)$ $精测转债(SZ123025)$ $万顺转债(SZ123012)$ 

全部讨论

2023-04-23 23:48

谢谢受益匪浅

2023-04-23 21:33

刚准备入手可转债就被当头一棒
是不是以后可转债强赎的机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