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奶爸股市小学生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喜欢:11
市场在变,人也要变,有错吗?跟随守正
15年 16年,吹重组股的逻辑在于,当初PE+上市公司的盛行,大量产业资本介入二级市场帮助上市公司转型,准确的来讲,做价值成长股,我是12年就开始开窍了,而做重组资本运作是在14年才开始的思路,当初就是看到了硅谷天堂等PE开始的PE+上市公司模式,所以,前期我分享了大量这方面选股思路的逻辑,15年,我有多只翻倍的个股得益于这些思路,比如,浩物股份,威创股份,高新兴,宝通科技,(以前叫宝通带业),未名医药这几只典型股票都是以跟随产业资本的思路当年拿得翻倍股,这些个股,在没混雪球以前,都是在东方财富网博客和交流群里分享过,目前都还能找到记录日记,包括威创股份目前很多V看好,如果你早就关注的话,你就会知道威创股份转型教育是怎么转型的?就是借助和君资本前面的资本入住之后的,不间断的外沿扩张。而公司的原主业是很垃圾的。
包括,来雪球后主要分享的三剑客,黑牛食品,从分享到股价最高时也最多有过接近翻倍的涨幅,我当初赚了30%多跑的,,包括,目前的两个大衰股,圣来达,跟宇顺,圣来达,16年3月份开始买入,到最高时也有55%的浮盈,只不过自己对于产业资本的过度自信贪婪跟迷恋没有及时止盈。
为什么目前说这类标地研究的少了,主要是因为政策大环境在发生变化,新股加速,跨行业转型再融资收紧,各类内幕交易的收紧,未来可能的注册制跟退市制度,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前些年这种思路可以很好的适应市场,现在来看越来越难,,资本市场每天都在变化,没有一种思路可以一辈子去长期适应这个市场,我一直说的投资重要的是跟随守正,所以,我目前再把大量精力放到这方面,我认为就是无用功,因为政策环境在变化,没有哪一种思路可以一辈子适应这个市场。
而且我16年在做资本运作股的时候,也一直反复说过我的配置 ,就是资本运作永远不会超过总资金的3成仓位,价值成长,一般是6到7成,也就是一手激进,一手保守,价值成长本身在我的选股思路里面就占着很重要的位子。我是理性的,大部分人动不动满仓博重组理不理性就要问自己了,我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理性,更适应这个市场,至于别人如何去作,我管不着,也不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