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81喜欢:1

这种下跌,看短期确实很难受,但是,如果以1到2年的眼光,我还是认为这里是底部区域

精彩讨论

星星奶爸股市小学生01-08 11:20

现在即看好,又怂的人,只能搞指数的策略
虽然 指数也会下跌,但是,一般熊市末期,指数的安全性会远大于个股,可能指数跌个10%,个股大部分20%到50%
所以,对于市场爆跌后,即兴奋又怂的人,指数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指数也不要一口吃个胖子,要采用左侧越跌越买的策略,比如,每下跌多少点,加多少仓位的资金。
然后,等指数明确见底,趋势向上了之后,再把指数兑现,换个股操作,因为,当指数趋势好转后,个股的弹性会远强于指数
所以,熊末牛初买指数,牛市中期换个股。
目前奶爸总的配置打算是,指数与个股的配置资金对半
前面买的个股资金量过多,所以,近期一直是减个股,买指数,
无杠杆,慢慢熬吧。。时间会抹平一切。。。

星星奶爸股市小学生01-08 11:44

熊底就是用时间换空间,因为,没有人知道行情何时反转,所有人都幻想,买入后不久,市场就大涨,那本身就不现实,在市场还是要有3年不吃肉,吃肉管3年的心理预期,
23,24,25年,完全可以3年不吃肉,没有这个预期打算,就不要轻易的进来。
13到17年赚钱,18年亏钱,19到22年赚钱,23年微亏
这就是我这些年的经历,13到15闭眼赚钱阶段,因为,创业板涨了7倍,这属于时代的红利,16到17年虽然那个阶段创业板是向下的,但是市场上依然有结构的机会,所以,依然是赚钱
18年亏了27%左右,尤其是18年5月份以后,全市场几乎所有的板块,全部下跌,那个阶段很难受。
之后就是19年到22年,这个阶段19到21年也是闭眼赚钱的阶段,因为,这个期间,创业板涨了2倍,22年虽然 创业板开始了爆跌,但是,在22年5月份,创业板当中的新能源,走出了反弹牛,所以,19年到22年这几年也是赚钱的。
23年奶爸是微亏的,没赚到钱,但是,也没有伤筋动骨,23年虽然 指数是向下的,但是,是结构性的假熊,因为,23年有一部分行业涨了N倍,在高高的天上。
所以,24年我从来没幻想过,能有牛市,我对24年的定性是过渡年,
21年冲高回落见顶,22年主跌,23年继续跌,24年过渡年,也就是我认为24年是一个指数见底后的盘整年,可能下一轮周期在25年开始的概率会更大一些。
所以,19到22年连赚4年,完全可以忍受 23年,甚至24年,甚至25年,三年不吃肉,我绝对是有这个耐心的
而且,23年最难的一年,我没有受重伤,只要24年我尽量不去碰23年炒高的标地,那么,我24年受重伤的概率也不会大,
熊市的核心就是不亏或少亏为目标。然后,下一轮周期后,你承受的所有,都会加倍还给你。核心是,在熊市当中,你别受重伤。
所以,24年大概率定性为过渡年,也就是还是要熬,
但是,我认为在各大指数高位腰斩之后,在底部熬,总比在牛顶熬,做的更正确,前者时间是你的朋友,后者时间是你的敌人。

星星奶爸股市小学生01-08 11:56

国运不在了,只有移民了,国运不在了,各行各业都完蛋,不止股市

星星奶爸股市小学生01-08 11:48

港股你看23年的流动性是非常差的,也就是没有成交量,核心是在老美加息下,资金都跑路了,港股连跌4年,从概率层面来看,跌5年的概率小,哪怕极端出现,那跌6年就是历史罕见了,所以,在港股跌了4年后,进来赌,我认为可行,
而港股23年的流动性非常惨,每天只有几百亿,港股的估值也很低,
所以,港股未来可能的弹性,可能会强于老A,但是,港股,还需要一个确定性的催化剂
那就是,老美降息的开始,一旦老美降息开始,货币流动性起来,你看港股目前的成交量,外资稍微回流一点,估计弹性就起来。

蚂蝗金服01-08 11:21

底部区域太大了,3000-2000点都是底部区域。现在就等爆仓和跳楼消息,但是并没有,说明还没到底

全部讨论

奶爸已经不信今年能起来了

01-08 11:11

继续跌

01-08 13:08

和顶部一样,都很不信,都很绝望

01-08 11:34

创业板1650
深证成指8800上下

硬抗趋势的代价就是这样的,只能用未来会走好的预期来给自己提供持股的信仰,但是不是每次都能有好的结果,因为熊市最后的杀跌才是更加的绝望

01-08 11:18

多头不死,空头不止。老婆本堪忧

01-08 11:17

想起了李大霄那张绑满绷带的配图。

01-08 11:15

同花顺全a还在高位的底部区域

01-08 11:10

越不舍得,就亏越多

01-08 11:09

缩量阴跌很难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