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0喜欢:0
回复@韭明: 从他可转债公布的竞争对手大概有14家。
上市的主要有时代新材天铁股份,还有科顺股份收购的那一家。新三板的有几家

但是他们大部分都是轨道交通行业。只有天铁股份明确可转债投了7000套的产能。

其他的公司还没有看到产能规划的公告。

总的来看,震安科技应该领先其他行业2~3年。//@韭明:回复@星星奶爸股市小学生:共振和地震减隔震是完全两个概念。共振是结构频率问题,大部分是结构自身构造尺寸决定的,轨道交通有这个问题,跨海大桥风大,也有这个问题,可以百度塔科马大桥风毁事故视频,就是震动问题。所以,这两个概念区分了,就不用纠结了。我们聊的是地震加速度来了,结构怎么抗的问题。

大桥的重量是结构无法比的,我们工作中有用到将近10000吨的超大减隔震支座,100多万造价。长大桥梁,变形位移量要求随随便便50cm超上。论技术难度,桥梁减隔震产品绝对比结构的复杂。但我没见过震安的产品用在桥梁上,我是说我没遇到过不是说他没有,好歹也是国内最大的市政设计院。设计桥梁采用减隔震产品,这十来年已经早就是标配了。可以说占比达到了95%以上。

关于订单问题,招投标法了解的话,都知道不能低于三家投标。也就是说,设计院绝对不会用只有一家能做的产品,尤其还带专利的,这是违法的。工程师提的技术要求绝对是按规范执行,市面上能做到的都不会少。所以,不存在说产品不合格靠关系拿订单。只是说大家都能提供产品的情况下,谁的营销更到位,包括价格等等。震安能在云南一家独大,可以想想为什么?别的地方大家同样也有地方特色。所以,这个东西技术难度就这么回事,很多单位都可以减隔震产品,很多高校土木工程教授也有研究的产品,找家企业加工就行。我不看好震安在云南之外的市占率,我是说不会是研报那么乐观,这是一个非常细分的专业领域,写研究报告的人绝对是外行的外行。但震安估值回归后,任然是个好标的,因为市场空间肯定是变大了。
引用:
2021-09-28 22:41
$震安科技(SZ300767)$
桥梁抗震硕士毕业,设计院工作十年了,做过的抗震项目那是数不清了。自从2008年汶川地震后,设计院对桥梁抗震的重视程度,其实最近十来年一直都很重视,因为地震后就出了相关规范。工作的这些年各种抗震设计理念的项目都做了很多,比如延性设计、减隔震设计(使用过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