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大健康市场:资本抢先入局,等待产业红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作者 | 启霖资本

#医疗健康# #大健康产业风口# 

上周的国内一级市场披露了120余起投融资事件,不约而同将目光集中于医疗健康;今年第一季度,各大主要投融资城市的热门领域也同样囊括了医疗健康。

大健康产业,正在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一、健康“大”概念兴起

过去三年发生的社会公共卫生事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随着疫情等外力危机的出现和公共卫生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2021年,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金额最为集中,全年达到6846.03亿元;其中2021年上半年,仅互联网大健康领域融资总金额已超119.6亿元。截至2021年9月公布的“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中,便有52家中国医疗健康企业榜上有名,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今年的疫情形势区别于过往,常态化成为关键词,将给健康产业的全面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大健康涵盖面较广,是一个“泛产业”,包括了涵盖医疗产品、保健用品、休闲健身、健康管理等多个生产和服务领域。依托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各大业态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全局理念,拓宽了健康的想象空间。因此也有了大健康这个概念。

疫情发生以来大健康产业就备受资本关注,加上人们的消费能力和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整个大健康产业还有更大的延伸空间。在此背景下,医疗健康行业潜力会加速释放。

二、市场持续增长

今年的宏观消费市场整体回暖给众多产业带来了机会,开年第一大促38节遇冷,五一出游人群基数大而人均支出却明显下降,人们对于如何支配有限的收入显然更加冷静。消费热情与消费需求高涨,心理诉求也在提高。在消费习惯的转变下,人们会更加注重消费支出的合理搭配,健康成本会成为人们乐于支付的一笔必要性开支。

大健康行业顺应了新的消费习惯变化,同时本身产业规模具有成长空间。在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以下称“规划”)中,提出了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到2020年达到8万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实现16万亿元人民币的发展目标。而事实上,这个目标显然还是低估了中国健康市场的增长潜力。根据普华永道数据,2020年中国大健康市场规模已达到13万亿元,且连续8年保持高速发展,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目前已经跃居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尽管纵向来看我国健康产业市场增速稳定,其中的市场增量和想象空间具备了足够的潜力。然而如果和发达国家相比,这一市场规模其实远远还未到达顶点。

参考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健康产业的发展与经济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健康产业的需求也会迎来爆发,人们从健康理念到物质消费层面都会有质的飞跃。事实上,2013年中国的人均GDP就已经达到了这一标准,然而以2019年的数据来看,我国的健康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健康产业的年收益至多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数据占比已经超过15%。

也就是说,按照国际经验,中国的健康产业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到了爆发期,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健康产业在GDP的占比甚至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相关产业依旧以医院医疗服务为主。在规划中,也点明了当前的健康产业在供给和需求方面存在矛盾。相关健康服务规模小、产业链环节分散等问题明显,成为制约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想要进一步激活健康市场活力,需要更规范的产业发展路径、更多的入局者。

三、细分赛道蕴藏更多可能

健康服务不只由医院提供。在多元化、个性化的健康消费需求面前,各大细分赛道都有发展空间。国外的大健康产业分支众多,产业链成熟且发展速度快。如美国的大健康相关产业中,健康风险管理服务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长期护理服务同样发展迅速,占健康产业产值的6%。

国内的大健康行业也正在布局跟上,如医疗美容行业这一与女性经济联系更紧密的细分赛道存在更多优势。《2022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达2179亿元,增长率达12.4%。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医美市场规模将达1.3万亿元,完成从千亿到万亿市场的升级。医美市场具有基数小而渗透率高的特点,因此尽管由于行业本身的特性在人群覆盖上存在局限,其依旧能够凭借用户忠诚度和单人消费额度拉高整体消费力。

健康产业的前景明朗,能够撬动这个万亿市场的支点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多。如长远来看社会的发展带来消费结构升级,将为发展健康服务创造广阔空间,近年来“互联网+”等技术进步也将为健康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新时代的大健康产业,正在等待爆发的时机。

(声明:本文全部内容仅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