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真相的群众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47喜欢:187
理解您这种焦虑。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
我的建议是,在他对外来压力反弹强烈的情况下,先把压力松一松,等他的状态恢复正常一点,再跟他好好沟通。
他现在心理肯定也是焦虑、恐惧、烦燥,别人不应该再把焦虑、恐惧、烦躁施加到他身上。
即便现在他真的不去考试,也不用绝望,说不定过一段时间他又好了。我上大学的时候,碰到几位同学,都是曾经退学混过社会,后来又回去读书了。人是会变的。

热门回复

每个人都有可能陷在一种情绪里不能出来。这时候,旁人能做的,一定不是进一步刺激他的情绪,而是接受他的情绪,然后尝试建立跟他的情绪连接。如果建立连接了,就可以进入理性沟通状态。
在亲子关系里面,父母作为控制方,不应该是孩子压力、情绪的来源,而应该是孩子情绪的接受者,提供孩子的安全感与情绪连接。
当然,我并非专业人士,纸上谈兵,不一定对。。。

沉迷游戏是一种表像或者结果,不是原因。原因是他困在情绪里出不来。

过去我们那边面对这样的孩子,就是送到亲戚砖厂瓦厂或者农场上几天班,跟体力劳动者长期呆一起,一起吃一起睡一起出工一起喝两杯。该干活干活,该玩你随便玩,玩通宵也没人管,别影响别人工友睡觉就行。当然,私底下肯定会给工友们打招呼善待这孩子,有的放矢的给点“人生经验”。
好多顽皮孩子去了几个月都变得“眼神清澈,眉清目秀”了,后面读书(复读或者留级)都非常努力。
为什么劳动改造很有效,因为实践才能检验真理。
这倒不是说要采取这样的办法,毕竟用工违规啊。但什么心理咨询啊、亲友劝导啊,放出去玩一段啊,实践证明都没啥用。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负重深蹲,及时行房。。。

我是离异带着一个女儿,初二开始一年多,小孩比文章中的严重多了,去了好几家大医院看心理医生,有说是抑郁症的,有说是双向情感障碍的,开了好多药也未见好,后来我们自己先放弃中考这些东东,把学习压力的东东通通放下,然后每天家人轮流带她多走走,锻炼,现在已经没事了。其实就是一段时间,熬过来(家人和小孩)就没事了。现在给她找了个她喜欢的技校,她挺喜欢的。医院里初中出问题的学生是络绎不绝,很多时候都是鸡娃高中生出来的,这个阶段的小孩承受能力都比较弱,如果家里和学校双向加压,很多小孩都会崩溃。这段时间都在选择和研究广东的技校,发现很多重点技校里的重点专业其实前景看起来比读高中还要好,没必要拉着所有学生去拼高中。当然,因为长久以来的高中就是比中专技校高一等这种偏见也是根深蒂固,但这种面子的东东比起小孩当下的健康成长算个毛啊。。。。未来未来,谁知道呢。。。。
家长要先放下自己的焦虑,然后陪伴她走出来。。。。

我并不提倡高强度的劳动去改造一个无辜的有心理缺陷的人,但有时候是没办法的办法。一些知识分子总以为能通过道德感化,心理咨询解决问题,这是另一种“何不食肉糜”,他们又不懂,瞎扯的。孩子在出现心理障碍时如果不管教,很容易出大问题。大多数父母并不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
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可以有效降低大脑的兴奋状态抑制兴奋的发生,高强度的劳动能够让人长时间大脑很冷静,在歇息的片刻,理性的思考增加了,或者说想的事少了,就容易想明白什么对自己才是更重要的。
但长时间封闭环境下的高强度劳动也容易让人变得木讷、反应迟钝、沉闷和容易受惊,语言功能受限。
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问题小孩去有劳作环境的乡下生活生活,但得自己陪同。

方丈在教育子女上边,也同股票投资一样,理性、懂常识。。。
事实上,教育和投资很像,都是门槛低,谁都当父母、谁都炒股票,但懂的人,其实在人群比例是很少的。
教育比股票更难搞的是,因为,人群比例很少,大概率即使你懂,你的伴侣、家庭的人不懂,而你很难说服他们,你能接纳孩子的一切、包括情绪能非暴力沟通,他们未必可以。而股票操作,自己独立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就好了。
教育,总归家庭多人要配合。。。最后就是,教育子女,经常让两口子(再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处得不可开交,。。。谁也觉得对方是错的,谁也改变不了。。
我也有这个苦恼。哎[狗头]

很多事情搞不好不就是因为做不到吗?但这并不影响判断。

我叔有个同学,开始考的厦大,读了两年天天玩游戏毕不了业,回去复读又考上了南京大学。现在40出头的正处级[捂脸]

及时行房实在难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