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与不舍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0喜欢:0
他们以前药质量还不错的,但是中药一直涨价估计亏损的原因

热门回复

不会亏的。我是半个专业人士,他们的药品毛利润率肯定是超过70%的,甚至可以做到80%或者更好。所以药品涨价不是核心的,可能是场地,流程,人员,便利性等因素导致把自己的药房关了。他们的药品采购都是通过公司自己的公司,蓝海还是什么名字,这个也是原先他们最大的竞争优势,自己的药,社会上聘请的名医+自己培养的医生。用现代化供应链管理降维打击小型中医馆,这个也是我买他们的最核心原因。可以像开肯德基一样开中医馆……

药房的场地现在变成诊所了,这样说其实对外包还挺失望的

逻辑要自洽的,因为有供应链,所以才叫做降维打击。但如果放弃供应链,找第三方,可以成本更低,那之前怎么降维?

从投资来说,短期这种肯定是降本增效的做法。原先是花心思每个门店有自己的药房,生意很好忙不过来,自己在浦东那边做了一个代煎中心还是收购了一个集中制药的厂房。然后听说是环评过不了,就裁撤了。索性把自己各个门店的药房也裁掉了。这样肯定是省钱,只是核心的放心药这个事情做外包,我作为病人是不放心的。长久估计是要出事情了。中药的代煎还是蛮复杂的,药品的炮制或者制作费劲。是用干净的水给你弄,药材靠不靠谱,有没有被老鼠啃了,自己内部控制,我可以相信固生堂的努力。外部我更难以信任,固生堂也没法控制,因为大家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像固生堂这样高利润的公司,这样做我会认为是砸自己的饭碗。

1.没有否认供应链的核心价值。这个也是固生堂我特别喜欢的一点,自己定企业标准可以比市场标准更好,更严格。良心医,放心药,我非常认可。
2.我也相信你说的,是自己的药和有质量监督人员。
3.但是作为会员和投资人,我个人不认外包模式。真仁堂能把这块做好。它为什么不是固生堂?
4.你说的自建更大的药房中心,在哪里建设?投资多少,招聘多少人?那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熟练工裁了?
5.药品煎制都有标准的操作法,如果中医将就科学疗效,那么应该按流程制作,在那么大的量下,外包追求利润下能做好?

固生堂近日吃了金戈吗

我说是要建新的,只是短暂外包应急。你坚持它是为了低成本而外包。信不信,一方面需要更深入调研去确认。另一方面,逻辑推演是能解决一部分问题的。
固生堂是自己的饮片,那么大的量,自己代煎的成本不会比外包高。别的医馆找真仁堂,是用真仁堂的饮片,区别太大了。
真仁堂是九州通旗下的,你问它为啥不是固生堂,就类似于问九州通能送药,那为啥不去开连锁医院了……

对,药房的场地变成诊室了。商业上肯定增加赚钱,增加了坪效比。

公司去年的毛利率相当稳定,部分原因就是供应链向上延伸,屏蔽了饮片市场的价格大幅波动

说的太对了,药材的品质直接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