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逆势上涨,大金融回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行情解盘——沪指跌超1%】

沪指跌1.28%,深证成指跌0.84%,创业板指跌0.36%。成交额仅有8000多亿元,电子化学品、光伏、游戏、半导体板块涨幅居前,保险、航空机场、房地产、银行板块跌幅居前。

【热点速递——光伏逆势上涨,大金融回调】

光伏板块逆势上涨。消息面上,在上海新能源展会前夕的第十六届SNEC全球光伏大会上,多位光伏企业负责人密集发声,业内普遍看好光伏发展潜力,在相继超越风电与水电后,业内预计国内光伏装机规模有望在2027年超越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资金面上,今年以来,新能源的跌跌不休与TMT板块的气势如虹形成了鲜明对比,但从北向资金的视角看,最近一周、一个月及一个季度,其净买入幅度最大的都是电力设备板块。基本面上,新能源历来是A股中的“盈利高手" ,去年年报和今年1季报新能源龙头业绩亮眼,对比A股其他行业增速居前,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整体保持了26%的营收高增长,企业实力和需求确定性支撑基本面持续向好。

以银行为代表的大金融板块集体回调,证券、保险股也纷纷下跌。“金特估”熄火了吗?,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讲,当前经济处于弱复苏阶段,无风险利率下行,以银行为代表的的金融板块,高股息率、低估值的板块性价比突出。在类似“资产荒”情况下,配置高股息率的金融股,或成为不错的选择。此外,5月15日起,协定和通知存款利率上限国有行、其他银行分别下调30bp、50bp,监管对存款利率的引导力度持续加强,预计存款降息趋势延续,负债端成本压力将有所缓解,有利于银行净息差企稳。

【热点解读——半导体自主可控逻辑再加强!】

近期美国联合日荷对中国芯片施加新的设备出口管制,妄想遏制中国科技的崛起,以这次日本对出口到中国的先进设备与材料实施管制为例,可能会有以下影响:

首先,对日本的相关出口行业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那些依赖中国市场的企业,在短期内可能会导致销售额和利润下降。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日本对中国的此类设备出口额同比下降16%,而美国下降50%,荷兰下降44%,已出现明显下滑。其次,如果不能从日本获得必要的材料和技术,短期内中国的半导体晶圆制造企业可能会有短暂的不利影响,这可能会导致部分中国半导体生产线产能和产量减少,同时在先进制程上的突破进一步放缓。

但中长期来看,如果中国无法从日本获得必要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必然会加速发展本国的相关产业,以国家大基金为代表的资本会不断投入相关企业,从而弥补日本进口减少的那部分,最终更快实现替代方案与“国产化”突破。

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是长期主线,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设备及零部件国产替代有望迎来加速期。预计今年半导体行业资本开支上行,设备订单有望超市场预期;国产设备获得大规模验证机会,国产化率有望加速提升。

$创业板ETF天弘(SZ15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