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开建全国首个全场景氢能港口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6月12日,全国首个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启动仪式在青岛举行。活动现场,山东港口青岛港“氢能港口”建设方案发布,标志着我国首个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正式启动。

根据规划,山东港口青岛港将加快推动氢能全链条多场景应用落地,构建港口氢气供应体系、高效加氢体系、用氢安全管控体系“三大体系”,打造港口氢能全产业链一体化应用示范、多场景应用示范、多元化应用示范“三个示范”,建设氢能产学研创新发展平台、氢能贸易枢纽平台、氢能港口公共服务平台“三大平台”。

青岛港将牢牢把握机遇,聚力技术攻关,拓展港口氢能全场景应用,培育绿色生产力,加快建设‘中国氢港’。”山东港口青岛港党委书记、董事长苏建光表示。

先行先试“氢能港口”建设

据了解,山东港口组建五年来,聚焦国家所需、行业所趋,瞄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提速高质量发展步伐。构建起全球首个港口信息模型(PIM),自主研发自动化码头智能管控系统,建成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自动化码头,在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连钢创新团队”荣膺“时代楷模”;全力推进“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建成全球首个“氢+5G”智慧生态码头、全国首个港口加氢站,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行业领先的“氢港”建设之路。

同时,山东港口统筹氢能与绿色发展,在全港航领域率先发布《山东省港口集团绿色低碳港口“十四五”规划》,将氢能发展列入港区综合能源应用的关键要素,全力支持青岛港建设“中国氢港”。自2019年起,在青岛港启动了氢能集卡、轨道吊研究工作,于国内率先开展氢能集卡在港口的实景运行,全球首创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2021年承接“氢进万家”项目课题,开展氢能港口关键技术集成及示范研究工作;2022年在青岛港建成国内首座全资质港口加氢站,并引进氢能集卡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山东港口牢牢把握国家发展战略和港口发展规律,探索出了一条和合共生的港口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全国港口乃至全球港口绿色发展的典范。”中国港口协会常务副会长陈英明表示,“此次青岛港的氢能港口建设,不仅将显著提升港口运营质量,还将有效减少碳排放,提速‘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同时还将加快构建制氢、加氢、用氢、氢交易的产业生态圈,推动港口氢能贸易发展。”

“氢能港口”取得阶段性成果

扩大氢能应用、加快能源替代是大势所趋,建设氢能港口、打造绿色港航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五年来,山东港口积极践行绿色低碳使命,推动港口能源变革,创新打造了全国首个港口低碳清洁能源供给体系等4项“氢能港口”成果,为全球港航业绿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全国首个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在青岛港启动,进一步拓展了氢能应用场景,是山东省氢能产业发展‘走在前’的又一标志性工程。”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二级巡视员王楗夫表示,此举不仅大大提升全省乃至全国氢能产业发展国际竞争力,而且为全球氢能港口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山东海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柳强表示:“山东港口作为绿色港口的倡导者、实践者、推动者,致力打造‘中国氢港’,积极推进氢能应用,建成全球首个‘氢+5G’智慧生态码头,推进‘风光储氢’一体化发展,启动建造全球首艘7000匹超大功率氢电混合动力拖轮,将为绿色航运发展激发新活力,注入新动能。”

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启动

依托庞大丰富的应用场景、资源及基础优势,山东港口在氢能港口建设中已初显优势。此次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启动,将汇聚更多高端思想、合作资源,再次为加快建设“中国氢港”注入更强动能。

会上,山东港口介绍了建设氢能港口、打造绿色港航的发力方向,将以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为总牵引,以建设全场景“氢能港口”为关键抓手,更大力度推进氢能应用、打造零碳码头、服务国家战略。

在具体举措上,依托青岛港构建港口氢气供应体系、高效加氢体系、用氢安全管控体系“三大体系”,打造港口氢能全产业链一体化应用示范、多场景应用示范、多元化应用示范“三个示范”,建设氢能产学研创新发展平台、氢能贸易枢纽平台、氢能港口公共服务平台“三大平台”。

港口绿色转型,需要港航各方、上下游、全产业链条的协同发力。会上,山东港口青岛港与10家“氢能港口”建设生态合作伙伴进行了集中签约,将集聚全产业链力量,搭建起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合作交流平台,为未来发展引来源头活水。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