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铜齐飞涨!全球金属狂潮来袭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最近,全球市场迎来了一波“全金属狂潮”。

5月20日,LME铜创历史新高至10848美元/吨;沪银期货主力合约开市涨停,涨幅达8%,现货白银升至32美元/盎司关口上方,续创11年来新高;现货黄金涨超1%,再度刷新历史新高至2439.19美元/盎司。

今年春天,黄金因为不断突破历史新高,广受投资者关注。由此来看,当前的有色期货大涨,或是因为商品牛的来临,相关有色金属股票自然也水涨超高,从中受益。

贵金属还有上涨空间?

对于接下来黄金的走势,多家机构和分析师表示,金价未来仍有上涨空间,或将冲刺2500美元/盎司。分析师认为,未来地缘事件催化的通胀担忧与美国降息预期或交错推动金价上涨;此外全球多极化进程中,央行持续大额购金或将对金价起到托底作用。另外,Kitco的在线民意调查显示,58%的散户投资者预计金价将会上涨。

截至目前,今年以来,伦敦现货黄金、白银价格累计分别上涨17.06%、32.43%。

尽管今年以来贵金属价格已实现较大涨幅,但业内人士仍看好其后市表现。并且,相比之下,分析师更看好白银接下来的行情。

在这轮贵金属市场复苏中,由于各地央行持续买入,金价持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金银比持续拉开差距。白银尽管表现不俗,但价格至今尚未超越历史新高。近期白银的涨幅明显高于黄金,金银比开始缩小。

有分析师指出,在白银供需缺口不断扩大等潜在因素支撑下,白银可能正处于历史上最强劲上涨周期的前端。

此外,与黄金不同,白银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往往比黄金与经济的联系更为紧密。白银总实物需求的50%以上来自电子、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等工业应用。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全球矿产银供给增长受限,光伏+AI驱动工业需求增长,预计白银供需将维持短缺,供需基本面给予银价较强支撑;金融属性方面,预计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将进一步激发白银投资需求,触发白银价格快速上涨。

从供需的角度来看,白银一直供不应求:2020-2023年,白银供给量仅增长0.3%,而需求则增长5.2%,累计库存在短短3年内减少5.4亿盎司。2023年,全球矿产白银供应量下降630万盎司至8.3亿盎司,同比下降0.7%。

期铜上演逼空行情

近几个月,铜市场的多空对决主要围绕供给缺口和需求增长的预期。本周,市场力量发生了急剧转变,纽约市场率先走出的逼空行情震惊了金融圈。

交易所提高保证金为市场进一步上涨点燃了一把火,保证金的增加提高了多空对决的成本,加剧了部分空头的离场。5月16日,COMEX交易所的运营机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上调铜期货交易保证金要求,直接要求保证金上调500美元至每手5000美元,并在当天收盘后生效。

从收盘数据来看,7月合约持仓量仍处于高位,仅从5月14日的18.88万手降到5月17日的15.91万手,折合约181万吨精铜。

相对于市场持仓规模,交易所库存仓单规模偏小。根据中金公司的研究数据分析,COMEX铜库存由4月初的接近3万吨,已经下降至5月17日的2万吨,库存处于低位。同时,COMEX铜交割品牌相对有限、逼仓风险较高。与上海期货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相比,COMEX不接受中国品牌铜交割,且俄罗斯铜也不能用于交割,导致库存仓单无法快速上升。目前,LME的交割品牌中已有25个中国铜企注册。

“市场矛盾仍将延续,除非空头主动认输离场或者交易所有政策干预,否则COMEX铜价将延续强势。”中原期货研究所工业品组负责人刘培洋表示。

投资者可借道有色ETF

5月20日上午,贵金属、有色概念股集体高开,白银方向领涨,湖南白银涨停,白银有色盛达资源北方铜业豫光金铅兴业银锡等纷纷走高。

信达证券研报显示,历史上黄金上涨,大多是商品全面牛市的领先信号。在2008年四季度、2019年也出现过,黄金比其他商品更强,但随后的2009年和2020年均是商品的全面牛市。同样,1980-2005年历次商品周期中,黄金价格都是领先其他商品的,领先的时间大多在半年到一年之间。业内认为,美联储未来逐步进入降息周期,全球央行持续购金,区域政治风险仍在延续,从中长期来看,金价仍有上涨潜力。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近些年在多种因素等扰动下,全球铜矿山的生产事故以及铜精矿产量不及预期或将在未来成为常态,这将使铜精矿供应保持偏紧状态在中期支撑铜价的走强。

业内人士提醒,配置有色金属还是要注意均衡配置,个股风险相对较高。而有色50ETF(516650)跟踪的中证细分有色金属产业主题指数或为更优选择。因为该指数包含锂钴等能源金属,稀土等稀有金属等,铜铝等工业金属以及黄金等贵金属的一篮子有色金属。此外,有色金属ETF(512400)紧密跟踪中证申万有色金属指数,中证申万有色金属指数从沪深市场申万有色金属及非金属材料行业中选取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深市场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