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回复:28喜欢:10
$隆华科技(SZ300263)$ 
看来,那里都有一些虱子和跳蚤,喜欢无端生事。秋水也早已习惯,且不理会罢了。
同时,也敬告楼下某些回复者,虽然包括HJT在内的高效光伏电池技术十分复杂,但秋水也不是小白,不用给秋水普及HJT靶材知识。至于技术争论,敬请各位先自行百度脑补后,欢迎再来辩论。

以下是正帖:

今日,隆华互动平台新增一条关于HJT靶材的回复,回复称:公司ITO靶材已向隆基进行供货。
从隆华的回复可以看出,董秘依然在回避有关HJT靶材的相关信息,仍然延续以往的回复口径,强调ITO靶材已向隆基供货,但隆华现有的ITO靶材是否就是隆基所选择的未来高效光伏电池技术或者说HJT技术路线匹配的靶材呢?从技术上看,这之间并没有必然关系,显然,董秘在答非所问,或者,一直在回避有关HJT靶材相关问题。
秋水分析有这么几个情况:
一是目前隆华已向隆基供货的ITO靶材,并非隆基HJT靶材。之前隆华有称,使用于光伏电池的ITO靶材,仅测试的需求量就比较大。因此,我们是否理解为,已向隆基供货的光伏ITO靶材目前仅供隆基在ITO靶材方向上的测试用量?并不代表隆基即将扩产的光伏电池技术路线适用靶材。
二是隆华仅供货适用ITO的光伏电池靶材,可能并不具备隆基涉HJT的靶材技术?
三是隆华目前已完成测试并供货隆基的ITO靶材,正是隆基未来选择的光伏电池技术路线(很有可能是HJT路线)所适用的靶材,但为了配合隆基技术路线选择的保密需要,对投资者有关HJT靶材问题避而不答?
四是在测试隆基ITO靶材的同时,配合隆基开展无铟靶材技术突破上的非HJT路线。这个尤需保密。
为此,秋水刚才借道东财再次提问如下:
张总您好!请问公司子公司是否在光伏HJT电池靶材技术上取得突破?是否已经实现了HJT电池靶材批量供货?
但秋水每次提问,答复的仅十之有一,不指望得到答复。这里,请各位球友以秋水的问题提交互动平台,再次试探隆华的答复,看是否能从中探究一个较为明确的答案。
也只有隆华认真回复这个问题之后,确认晶联光电ITO靶材适用于HJT上,隆华才会被纳入HJT概念。

注:
隆华科技之所以新增了钙钛矿概念而没有HJT概念,就是隆华从未公布有关HJT靶材的直接信息。仅在钙钛矿和无铟靶材上,称已取得技术突破。
隆基扩产的技术路线,至今仍秘而不宣,直至三季度。隆基对未来光伏电池的技术路线是极为慎重的,没有跟随目前市场上各种喧嚣的路线,就是因为要在光伏电池降本增效之路上,抢占未来市场制高点。ITO靶材因为铟矿稀有,价格昂贵,隆基为此考虑无铟靶材来取代ITO靶材,以降低材料成本。
此番隆华解除与华锡增资扩股合作,是否因为隆基的技术路线的改变?目前因为隆基的秘而不宣不得而知。
高效光伏电池的技术路线纷繁复杂,隆华的靶材技术储备也种类繁多。短期内从无钙钛矿靶材、无铟靶材研发,到取得突破性进展近短短两月左右,可见市场技术路线不断变化对靶材需求的压力之大。
至于ITO靶材是否与HJT划等号,这个技术问题,秋水无法解答。但从目前所有关于HJT技术的信息,都没有明确这样的说法,还请球友们自行百度。
目前,隆华的ITO靶材除通过隆基测试,实现测试批量供货外,还在通威的产线上测试。任何有关HJT靶材的研究与技术突破,未经产线测试都不可能成为下一阶段光伏电池企业扩产的依据。所以,隆华在ITO靶材上是有优势的,但不能说在HJT上的ITO靶材具有优势。同时,隆基扩产项目技术路线是否走HJT尚不得而知。
至于现有光伏电池企业在明确HJT路线上的扩产,见诸报道的,大多以先导等国外靶材为主导,国内企业在光伏、半导体等高端靶材上的国产替代,依旧任重而道远!
有球友回复称未经测试如何扩产,秋水上述已回复清楚了,这里想说得更清楚一点的是,隆基不是一条产线在测试。反之看,如果隆基早已明确了隆华的ITO靶材作为自己HJT产线靶材,那么为什么会发布无铟靶材的研究与技术突破?以及一直对即将扩产的项目路线秘而不宣?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需要智商去分析的。

附上隆基今年四月份的一则消息

网页链接






从这篇报道中可以看到,隆基的中试线用的是HJT设备,却在三月份创造了无铟HJT电池25.4%转换效率的新世界纪录,随后有媒体报道称隆基新电池技术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量产。
报道同时指出:该人士称,隆基的研发中心一直在对HJT技术跟踪投入,今年三季度末的时候会有新的量产电池技术产能出现,但其也明确表示,即将量产的新技术并非HJT。
从这篇报道中,所建立的逻辑关系是:隆基在走HJT路线,但又不完全是HJT技术。靶材上有可能是无铟靶材。从技术整体创新角度来看,公司认为是区别于HJT的新技术。
从隆华的信息看,之前否认无铟靶材的研究,到迅速取得无铟靶材上的技术突破,应该是市场需求导致。
推理看,隆华与隆基合作测试ITO靶材的过程中,不断降低铟材的占比,直至完成无铟靶材的应用和测试。这样,就合理的解释了隆华在无铟靶材技术上的迅速突破,以及与华锡解约的背后原因。
同时,加上双面背板上AZO的应用,在靶材材料上的成本得以降低。虽然无铟靶材技术的光电转换率不一定是最高的,但从降本的角度来看,综合增效应该是最高的。
如果隆基把这项技术视为异于HJT路线的创新,也就不难解释隆基至今秘而不宣的理由了。
当然,这些想法除了逻辑上的推理外,确实是秋水的猜测了。


再附隆基的一则双突破报道,很有分析价值。其中之一就是无铟靶材光电转换率突破性进展。



网页链接






在产能的布局上,隆基股份一直秉承着“不领先不扩产”的原则,新建产能的前提必定是领先于行业。基于隆基的这种自信,秋水的哥德巴赫猜想似乎并非那么飘渺[大笑]。一旦隆华配合隆基实现无铟靶材及变异型HJT路线上的创新与突破,站稳市场,那么,其他基于ITO靶材的HJT路线将被隆基的新路线所颠覆,而让隆基与隆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引领高效光伏电池产业。
基于新技术路线市场巨大,隆华将加快四丰电子与晶联光电股改进程。我们也已看到近期隆华与子公司增资丰联科光电的消息,这是隆华解约华锡后,并没有停滞对晶联光电的改制与增资,而是迅速开展内部股改,时不我待。从增资规模上看,总体应该和与华锡签约增资规模相符(华锡以一部分铟矿增资,现金部分比较接近),说明股改后的丰联科光电即将扩产。

全部讨论

2022-07-06 10:28

详实

2022-07-06 09:52

隆基是所有技术线都在铺开试产和技术储备,HJT目前走势完全确定方向,最少是共存,所以增量靶材是确定的,只是多少问题。按最少来说,丰联科的问题也是产能问题而不是市场问题。江丰开始扩产显示平板用靶材,说明这里仍然是一片蓝海,隆华已经走在前面。

2022-07-06 09:29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力挺你

2022-07-06 07:09

很有道理

2022-07-06 00:39

这么积极,是套住了吧?

2022-07-05 20:54

市场表现已经反映了价值,不太认可啊

2022-07-05 20:51

不知道通威的测试有没有通过

2022-07-05 20:24

这牛角尖钻的累不累

2022-07-05 19:40

只有HJT要用ITO吧?只是判断不了量和价格

2022-07-05 19:37

难道除了hjt技术路线,还有其他技术路线需要靶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