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0回复:47喜欢:4
$三一重能(SH688349)$ 不是以价格战搅局闻名么?为什么去年毛利比$明阳智能(SH601615)$ $金风科技(SZ002202)$ 和运达还高?pe、Pb也高于行业水平。谁来分析一下三一的特点。

全部讨论

2023-05-15 20:49

主要是关键部件自供比例比较高。比如叶片作为风机设备重要组件,成本占整机的25%左右,根据风机叶片销售公司中材科技(002080.SZ)披露的其叶片销售收入和销售容量,若以公司自产叶片单位营业成本测算,可以得到公司自产叶片在2019-21年为公司风机销售毛利贡献分别为5.1%、7.6%和2.9%。
目前,中国风电机组零部件国产化趋势显著,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重要零部件已实现国产化,但从全产业层面来看,高端轴承、变流器核心部件、变桨系统核心部件等仍高度依赖进口。
其次是向下游电站业务拓展。
风电整机企业在向下游电站客户卖风机的同时,常常需要同时提供风电建设服务和风电场运营管理服务,因此完全有能力自己向下游拓展自己建设和运营风电场,并对外售电获得收入,或者在转让收益可观时对外转让。
因此,各个风机企业也都不同程度上拥有电费收入或出售电站的投资收益。
如三一重能2021年发电收入分别实现营收和营业利润6.2亿和4.6亿,毛利率维持在70%以上,同时2021年出售电站形成的投资收益达到4.4亿,也就是说电站业务的利润还是较为可观的。

2023-05-15 16:44

1,金风和大客户前期签约单子,在中标方面的价格略低于市场价格。
明阳智能,运达的海风占比较多,前期平价上网,业主方压价,还有一些减值准备,影响了公司的毛利率。
2,三一的海风占比低于明阳,特别是单机5MW的风机,自产率很高,风机要省钱无非就是叶片,轴承,齿轮箱,塔筒等。
3,风电机组从招标,建造,投产有近二年的跨度,特别是海风,大参数的装机单价近年来的降价很明显,如果厂家的核心部件自产率不高,对于上游产业链议价能力偏弱,价格下跌的减值很容易出现。

2023-05-15 20:42

1. 得益于公司更高功率风电机组的精准面世。风电机组大型化是进一步降低风力发电度电成本的重要技术趋势。2021年整机公开市场共推出46款陆上新机型,其中单机容量介于4~5MW间的机型占比35%,单机容量介于5~6MW间的机型占比35%,单机容量大于6MW的机型占比13%。
2. 随后经过技术迭代和发展,三一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目前公司4.XMW-6.XMW机型的核心技术体系均为自研形成。
3.核心零部件自供。
一方面是产业链布局区别,风电整机营业成本中原材料占比在90%以上,同行的风机零部件主要采用外购的方式,自主生产核心零部件的企业仅有三一重能和明阳智能。
其中三一重能的叶片和发电机均大部分可以实现自产自供,而且2020年四季度开始公司叶片在自用之余还首度实现对外销售。

2023-05-15 15:59

1、三一的叶片完全自己生产
2、三一的齿轮箱购买价格比其他家低
3、轻量化做的很激进,同种机型塔筒重量最低。

2023-05-16 07:05

三一重能毛利率高我觉得主要以下原因,公司具备独立进行风电场设计、建设和 运营的能力,是全球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还具备发电机、叶 片等零部件的自产能力,致力于成为全球清洁能源装备及服务的领航者。
1. 三一重能一直坚持的双馈技术路线和箱变上置的技术创新,也在一定程度帮助其在成本控制上,优于其他厂商。
在机组大型化的趋势下,大功率、高塔筒、长叶片成为行业标配,技术成熟度和产品可靠性,愈发受到关注,同时行业也面临着材料增加、载荷控制等一系列成本和技术难题。三一重能通过轻量化技术、数字化产线、领先于行业的智能制造工艺为成本控制奠定了基础。
2. 技术突破是三一重能崛起的源动力,数字化、智慧化等流行于行业的概念在三一重能切切实实变成了平台、能力和产品。在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制造的加持下,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2020年,三一重能曾创造单条生产线“100天生产800台风电机组”的效率神话。这也帮助其在2020年的陆上风电抢装潮中,实现一次又一次的完美交付。这一势头在2022年得以延续,实现吊装452万千瓦,支撑了其业绩稳健增长。
总体看,风机大型化、轻量化带来装机成本下降;数字化、智能化带来高可靠性和发电小时数提升;自研大部件、产业链协同带来全系统和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以技术创新为本才是三一重能业绩飘红的坚实基础。

2023-05-16 06:29

三一重能也是明阳和运达的最大竞争对手。
三一重能其实在风电行业里是老玩家了,三一算是行业里最早做供应链穿透、自制的,早年他们家几个核心大部件比如叶片、发电机、齿轮箱等都是自制的,但在15年那轮抢装后由于各种隐患问题一下子跌入了低估,各种自制产线也就此停滞。不过在风电最终轮抢装潮时三一中段发力,当时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巴沙木稀缺、轴承稀缺、吊装资源稀缺,而这些三一都有,重能靠着三一全球的巨大销售网络很容易的找到了远在厄瓜多尔、巴西的巴沙木货源,而轴承供应商本身就是在车辆板块的战略合作伙伴,吊装资源更不用说,三一的吊装设备很多从工厂下线直接就拉去了风场现场,可谓是抓住了当年抢装潮的所有痛点,可以说是瞬间崛起。
三一集团为何突然那么重视风电也是出于集团战略考量,当时三一的工程车辆业务可以说走向了全世界,基本是顶到了行业的天花板,向上增长空间微乎其微,集团急切的需要新的增长曲线。恰逢风电抢装,集团从上到下都给重能抱有很大期望,从股权架构就可以看出,基本就是三一创业时的老班底。当然20年的重能和15年的重能在组织架构能力上还是有质的差异的,基本上属于三大派系,老三一系、中车系、联合动力系,三方势力能力不好说,但冲劲很足,在抢装潮可以说风光了一把。但重能在那么大的期望下怎么会仅止步于一次抢装,以联合动力系主导的技术轻量化,直接把整机重量干到了行业最轻,这里会否给以后埋下当年同样的隐患,现在还不好说,这个需要时间来验证。所以这第二手直接在平价时代把价格打到了行业从未有过的低价,而且价格的内卷重能还在不断追求。

2023-05-16 08:57

三一重能,作为新能源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风电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蓝海”市场,已逐渐体现出更为突出的优势。一方面,海上风能较陆地更强更稳定,发电效率更高;另一方面,海上风电机组可灵活布置且规模更大,发电能力更强,这令海上风电发展成为了未来“兵家必争之地”。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三一重能紧抓海上风电发展“窗口期”,其海上风电机组已于2022年投入开发。同时,公司还组建了海上营销团队,力争早日在海上风电市场实现突破。而今年3月,三一重能传来喜讯。据悉,公司首批9MW海上风电产品已在东营下线,标志着三一重能正式进军海上风电市场。值得一提的是,三一(东营)风电装备产业基地从开工到首台海上机组下线,仅耗时45天,充分体现了三一重能高效的项目执行力。
而近年来,国际化布局也始终是三一重能的战略重点。报告期内,公司着力开发海外市场,实现海外订单突破,中标哈萨克斯坦98MW风电项目,2023年公司将进一步增加订单获取并逐步开始交付实现收入。三一重能表示,未来将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依托三一全球化的海外体系,针对亚太、拉美、中东、欧洲等区域进行重点布局,推动中国风电“走出去”。

2023-05-15 21:02

三一重能——主营风电机组的研发、制造与销售,风电场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以及光伏电站运营管理业务;
2021年以来降本成效显著。
众所周知,海机运维成本远超陆机。优化运维成本也是降低海机度电成本的重要维度。三一重能从三个维度着手应对。
第一、整机到子系统到部件的可靠性量化分配和测试验证保障。通过提升可靠性和可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第二、针对定维工作量和部件运维周期的优化设计;第三、数智化运维系统,对关重部件的运行状态和外部环境因素跟踪监控和防控预警,提供全生命周期监察优化。
三一重能将以实际情况为导向,将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优先级,生产出“稳健、实用、经济”的海上风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