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中的微创手术保障,你需要知道这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16

@雪球保险 @今日话题 @方舟88 

小诺的精算师做了一件非常酷炫的事情:疾病病种的细分和关联性分析,并对市面上百余款重疾险产品对各类疾病的保障程度做了打分。

今天给大家带来第四弹:微创手术保障测评。


重疾治疗方式

保险行业协会《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中,有四个病种是关于重大疾病治疗方式的:

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心脏瓣膜手术

主动脉手术


这些治疗方式目前在临床实践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扩张,保险公司也为了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将扩展后的治疗方式作为自行定义病种加入了保险产品,具体如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利用自身的静脉或动脉,一端连接于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的远端,绕过狭窄的冠状动脉部分,以恢复缺血心肌的供血,达到治疗目的,是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方式。

传统的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在体外循环、心脏停止跳动的情况下完成的。体外循环对人体的免疫功能、肺、肾、脑、肝及血液系统等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导致术后发生并发症。

保险行业协会对于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理赔定义也是要求实际实施开胸手术才予以理赔,并且规定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心导管球囊扩张术、激光射频技术及其它非开胸的介入手术、腔镜手术不在保障范围内。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病人需求的提高,最近十余年来搭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

新型的微创动脉搭桥术可以在不使用体外循环支持的情况下,在跳动的心脏上直接进行搭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根据目前中国心血管手术数量排名第一的医院:阜外医院的数据,目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比例约占全部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数量50%。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取患者自身骨髓、异体骨髓或脐血转输给患者,通过移植物中的多能干细胞在体内定居、增殖、分化,使患者机体恢复造血功能、形成免疫力的一种治疗方法。

保险行业协会病种定义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要求为异体移植。

而近年来逐渐推广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指移植物供者为患者本人。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最大的优点在于无需再去寻找配型,没有抗排异反应,相比较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要更为安全。

另外随着技术的发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除了治疗血液类恶性肿瘤,在治疗各类免疫性疾病的领域有突出进度。

加上目前储存脐带血技术的普及,说不准什么时候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就会救我们一命。


心脏瓣膜手术

保险行业协会病种定义要求心脏瓣膜手术必须开胸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或修复,但对于高龄、合并多器官疾病 、有开胸手术史以及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开胸外科手术风险较高。

近年来,经导管瓣膜置入/修复术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尤其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发展较为充分。

在我国目前有11家中心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手术,虽然国内开展手术的绝对例数不多,但每年均呈指数级增长。随着国产心脏瓣膜的研究进展,相信未来还会有进一步推广的空间。


主动脉手术

主动脉手术是为了治疗各类主动脉疾病(指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而进行的开胸开腹手术,保险行业协会病种理赔要求实际进行开胸/开腹手术。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经导管进行手术病例也在逐步增多,根据阜外心血管医院数据,2015年完成主动脉病变手术治疗960例,其中传统主动脉外科手术660例,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修复术233例,各型主动脉杂交手术67例。


重疾险里的新型治疗方式

除了上述四个病种外,目前重疾险可以提供保障的新型治疗方式还包括以下几类:

心血管疾病相关

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式,包括各类介入治疗、激光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切除术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冠状动脉激光治疗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其中保障效果最好的是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一般在重疾险中可以保障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粥肿斑块切除术或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等多种手术。


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相关

治疗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相关的治疗方式: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植入心脏除纤颤器

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植入

其中“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植入”保障效果最好,包含了植入心脏起搏器与心脏除颤器两种治疗方式。

目前我国心脏起搏器大约为38台/百万人口,还处于起步阶段,欧美国家目前大约达到800-1000台/百万人口,我国的心脏起搏器手术数量预计还会有快速的增长。


周围血管相关

治疗周围血管相关的介入治疗(周围血管指颈动脉、上/下肢供血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等,这些血管也会出现类似冠状动脉/主动脉出现的栓塞,狭窄影响供血,需要进行球囊扩张、植入支架),如:

颈动脉进行血管成形术或内膜切除术

特定周围动脉(包括为上/下肢供血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等)疾病的血管介入治疗

大脑动脉瘤的血管介入治疗


好险评测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想见未来各类微创、介入治疗将是传统外科手术方式的极大补充。

对于重疾险被保险人来说,保障期间长达几十年直至终身,我们当然不希望未来患病时医生表示可以微创治疗,效果好,恢复快,手术风险小,可是当我们翻阅自己的重疾险保单才发现原来必须开刀手术才能理赔…..

精算师分析了目前市场上的重疾险产品条款,以下这几款重疾险对于新型治疗方式保障有一定的优势(包含4-5种新型治疗方式)

华夏健康人生重大疾病保险、长城康健人生两全重疾组合险,泰康人寿健康百分百A款重大疾病保险

具体产品的保障责任如下:

特别关注微创手术治疗方式的盆友们在选择重疾险时,可以着重考虑这几款产品。


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就把小诺介绍给身边有需要的盆友们吧。

您有任何保险相关的问题,可以随时咨询小诺君为您解答,等你~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