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5

$中煤能源(SH601898)$ $中煤能源(01898)$

Q:公司的当前基本面和未来发展情况如何?

A:中煤能源作为一家在2006年H股上市、2008年回归A股的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煤炭生产和贸易、煤化工、煤矿装备制造、坑口发电等领域。公司的矿区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新疆和江苏等地区,年煤炭产量维持在1.1亿至1.2亿吨。公司建立了现代的煤化工项目,其中甲醇年产160万吨、尿素175万吨、硝铵57万吨。截止到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562亿元,净利润167亿元。尽管市场下行,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3.7%,收入下降了10.9%,但其他经营现金流保持稳健状态。在2023年的前11个月,公司完成商品煤产量达1.23亿吨,销量2.6亿吨,煤矿装备产值达到105亿元。公司有信心完成全年计划目标,并且对于市场的不确定性,通过内力的增效和挖潜,保持工作的确定性来应对。对于2024年,公司将以保障安全生产和保供为重点,同时积极准备未来一年的生产经营计划并在2024年3月份董事会提交审议。

Q:你对煤炭行业2024年的展望有哪些看法?

A:预计2024年经济将处于弱复苏状态,煤炭资产因其高股息、高现金流、高分红和低估值的特性,将更受市场青睐。对于煤炭板块,我们有两个研究判断:首先,煤炭板块整体上不会跑输其他板块;其次,2024年将是煤炭板块估值提升的一年,市场将重新定价煤炭资产。在供需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强化的背景下,煤炭价格中枢预计将上行,所以整体上我们对煤炭价格及上市公司盈利状况持乐观态度。

Q:2024年中煤能源煤炭产量的具体增长预期是多少?主要增量来源是哪里?

A:2024年煤炭产量的增量主要来自大海河煤矿。去年大海河煤矿竣工验收后,预计今年可以组织生产达到2000万吨。但是出于调动组织的难度考虑,今年的安排较为谨慎,预计产量在1700万到1800万吨之间,比去年增加约300万到500万吨。此外,目前公司有两个矿井的产能核增正在推进,尽管具有时间上的不确定性,若乐观预期,可能24年完成一个,25年完成另一个。我们也在积极开展在产矿井的产能核定工作,以寻求可能的产能增量。但煤炭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产量不会一直保持平稳,因此我们也需要考虑减量的可能性。整体而言,2024年的产量指标预计将与2023年保持基本稳定。

Q:公司大海河煤矿在2023年的单吨盈利能力是怎样的?

A:关于单吨盈利能力的问题,由于通常不公开披露单个矿井或矿区的销售价格和成本情况,我们只能从大致情况分析。前三季度公司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是2950元每吨,而大海河煤矿因为尚未转入商业生产,其成本存在不完全性,但整体来看应该会低于平均成本。在售价方面,大海河煤矿的长协销售价格位于坑口约520元每吨,现货均价约980元每吨。因此,在去年的市场价格下,考虑大海河煤矿成本会低于公司平均成本,其盈利能力相对较强。

Q:2024年的长期合同在签约履约要求上与2023年有哪些变化?

A:2024年的长协煤与2023年相比,在签约履约要求上有细微的变化。在之前,我们被要求长协或中长期合同的执行率要达到100%。进入到2023年,执行率要求全是百分之百,所以2023年整个长协执行率会高于2022年。而对于2024年,发改委的新通知没有再提百分之百执行的要求。而是按照原政策要求80%的资源量要签订长协,年度执行率不低于90%,允许月度和季度之间有波动。从这个变化来看,可以预计2024年的长协占比和兑现率将低于2023年,回到类似2022年的水平,具体的执行率我个人判断可能在85%左右。

Q:山西四季度以来矿难频发,对中煤能源的生产销售有何影响?

A:实际上,山西四季度的矿难给当地以及其他矿井的产能利用率带来了一定影响。四季度整个行业确实发生了一系列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但对于我们来说,由于我们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公司内部实施了严格的安全监管措施,使得我们受到的影响相对有限。11月份我们生产的煤炭量完成了1,115万吨,环比增长了6万吨。整个行业来看,因为生产能力的分布较广,整体影响尚可控制。事故后一些煤矿在短期内就可恢复生产。

Q:公司在资本开支和分红政策方面有何计划?

A:近期我们的资本开支将维持在较高水平。我个人预计年度计划将是在150亿左右,实际完成可能在100亿至120亿规模,这涉及到公司的主要业务方向,如煤炭、化工、电力和新能源装备制造。我们有在建项目持续投入,以及现有矿井和化工厂中的设备更新维护。2023年6月份的股东大会通过了在陕西地区建设陕西榆林化工二期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238亿,这也是我们未来两年资本开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存量和增量,我们资本开支预计将保持高水平。至于分红政策,公司的分红一直较为稳定,在连续几年盈利稳定后,2023年的盈利给了市场一些惊喜,分红政策具体情况还需要依据公司收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