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北斗产业链投资大全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0回复:13喜欢:69
市场如猛虎,端午在家小薇没敢闲着,弄了一个北斗投资简报,但求大而全,你们一定要多揣摩、多领悟,最好多转发。

为什么要选择北斗导航

北斗是中国自主研发建设的重点航天工程,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Galileo)构成四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目前这四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市场分化的较为严重,其中主流的美国GPS 系统占据了全球绝大多数定位市场,中国市场有90%份额都是GPS,包括通信和电力等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因此在国家安全至上的时代,发展自主可控的北斗成为政府的重中之重。

国家对北斗导航的规划

“三步走”政策

根据国家规划,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分为“三步走”:第一步:1994 年启动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建设,2000 年形成区域有源服务能力; 第二步:2004 年启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2012 年形成区域无源服务能力; 第三步:2020 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无源服务能力。

中长期规划

《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到 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业应用规模和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大众消费市场逐步推广普及,对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贡献率达到 60%,重要应用领域达到 80%以上,在全球市场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北斗卫星产业链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一共有下面5个环节:1、卫星制造;2、卫星发射;3、配套地面设备建设;4、卫星导航应用;5、下游市场。而民营企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在导航应用终端这个环节。



导航应用产业链

导航应用包括上游的芯片、天线、板卡、模拟源;中游的手持型、通信型、授时型、指挥型终端;下游的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如数据采集、指挥调度、导航定位等。



芯片

北斗芯片主要用来接收和解算北斗卫星的信号频率。

从壁垒和产业链地位的角度,上游、特别是芯片(主要是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最为关键的。没有自主芯片研制能力的北斗导航终端设备提供商壁垒很低,原有GPS 导航终端设备的制造企业也很容易具备这一能力。

导航芯片通常由射频(包括天线、低噪声放大器和混频器)、基带(包括GPS 专用相关器、核心处理器等)和后端应用部分构成。其中射频部分对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接收、滤波、放大、变频及放大,其性能决定了后续信号处理的效果。基带部分则实现对码信号的解算,其中相关器模块实现对码信号的“读取”。

各大厂家都意识到了北斗二代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拥有基带芯片即抢占制高点的发展战略,纷纷积极布局研发或抢先推出北斗二代芯片,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多家国内厂商涉足北斗二代芯片。目前北斗二代的射频芯片主要有北京广嘉、西安华讯、广州润芯(海格通信)、国腾电子等,北斗二代基带芯片参与者众多,包括北斗天汇、华力创通、国腾电子、上海复控华龙、和芯星通(北斗星通)、泰斗微电子(同洲电子)、西安华讯、湖南创越、广州润芯(海格通信)、东方联星(泰豪科技)、广东广晟、湖南创越等等。

天线

由于北斗系统具有独特的双向短报文功能,需要国内天线厂商自行设计制造,北斗一代天线全部为国产产品,相关公司有航天772 所、海格通信(陕西海通)、国腾电子和盛路通信(朗赛微波)等。

北斗二代针对民用的无源工作模式采用三角定位的原理,在用户终端自主实现定位,不需信号发射或转发,且工作频段和体制均与GPS相近,其天线可采用成熟的GPS天线。随着北斗二代无源系统定位能力具备,以及中高端终端的北斗替代进程推进,我国在中高端无源导航定位天线上的缺口显现。

多家上市公司已采取行动布局中高端天线:华力创通已采取成立华力天星,收购泰格微波等行动;盛路通信也将目标瞄准了中高端卫星导航天线,收购了朗赛微波;海格通信收购了北斗一代的主要天线供应商陕西海通。

板卡

板卡是利用导航芯片、外围电路和嵌入式控制软件,制成带输入输出接口的板级产品,用户利用这个模块结合应用需求能够开发各种应用。北斗芯片及板卡的功能相当于电脑的 CPU与主板,用于信号接收后的解调和解算。板卡按照功能可分为测量型板卡和导航型板卡。

测量型板卡:此类产品定位精度在厘米级,用于测后数据处理,需要应用复杂的定位算法,技术难度远高于导航型板卡。此类产品而受“量价模式”影响较小,国产产品价格低于国外产品,国内产品未来有望形成替代。目前能生产高精度测量型板卡的有:华力创通、北斗星通、东方联星等企业。

导航型板卡:此类产品的定位精度为米级,主要用于实时数据处理。由于其对定位算法的要求相对较低,国内能够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较多。但由于受量价比影响较大,相对于纯GPS产品价格上存在劣势,相对而言具备导航芯片生产能力的公司,在此类产品上更具有成本价格优势。导航型板卡多为各整机厂商自主开发,国内厂商包括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合众思壮、航天电子等。

终端

终端产品可分为高性能专业产品和普通民用消费产品两大类,高性能专业产品主要应用于通信、军工、测绘、授时、海用,对精度要求较高且价格昂贵;普通民用消费主要用于车辆监控、车辆导航、信息服务、个人跟踪、娱乐消费等领域。

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通常需要对行业应用的需求有深入的了解,然后针对性地提出包括软件、硬件和平台建设在内的整套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商之间的竞争,相对比较注重客户资源并具有较大的区域壁垒。

运营服务

北斗运营资质的管理出于保密要求的同时,最主要的作用是维持北斗运营市场的有序竞争,每个申请资质的运营商都有明确的区域或者行业定位,预计运营市场将会呈现运营商诸侯割据的局面,具备北斗运营资质且有成规模的用户的企业将会获得稳定的收益。

全部讨论

2014-08-16 11:03

2014-06-30 15:27

看好振芯科技!

2014-06-24 15:56

留着学习

2014-06-21 22:22

有意思

2014-06-21 22:00

好料,谢谢!

2014-06-21 21:22

绝对应该加上$湘邮科技(SH600476)$

2014-06-21 16:33

端午节6月2日,今天才发出来,啥意思?产业链各家公司的数据呢?没一点干货,还错误百出

2014-06-21 16:17

好资料

2014-06-21 16:10

华创证券马军:《北斗民用市场爆发,产业环境加速成熟》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