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壕环境业务脉络梳理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3喜欢:1

声明:本专栏只是笔者本人基本面研究的笔记,在雪球发布旨在进行基本面探讨交流,不做股票推荐。任何人买卖专栏文章中提及的股票,盈亏自负,与本人无关。

天壕环境上市之初是国内余热节能的领导者之一。余热节能就是为水泥,玻璃等高能耗企业建余热发电厂,之后通过电厂售电分享盈利。这是典型的公共事业属性,前期重资产投入,后期逐步回收现金流。公司12年IPO募投的项目,以及14年3.8亿收购力拓,都在为余热发电加码。

之后,15年公司利用资本市场牛市,定增募资7.4亿,收购北京华盛,进军天然气传输和供应。天然气和余热节能同属公共事业,属于行业内的多元化。由于北京华盛深耕天然气多年,和后来建设神安线的中联公司合作关系深厚,也是在收购之后,公司开始和中联公司洽谈合作建设神安线事宜。

16年,公司再度借助资本市场融资10.2亿,收购赛诺水务,进军水务。公司可能是看中了赛诺水务优秀的研发团队,以及拥有过滤膜的核心技术。不过现在用上帝视角来看,进军水务,是有些“鸡肋”,和未来的核心业务天然气不符。这说明有可能当时管理层对神安线还不是很有把握,还不确定未来天然气会有如此大的发展机会。

直到18年,公司和中联公司合资成立中联华瑞神安线建设加快,公司才确认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于是公司在20年剥离了余热节能业务,回收8亿现金,还把前期建设的神安线813管道转让给中联华瑞,回收11.74亿元,大幅缓解了资金压力。另外就是19年底,实控人另一家公司聚辰股份成功上市,实控人的资金压力缓解,资本市场信用提升,也有助于缓解资金压力。20年,公司成功发行4.23亿的可转债,用于支持神安线建设。

至此,公司通过剥离余热节能业务,转让神安线813段,以及可转债发行,再加上每年的现金流回款,基本解决了神安线巨额投资的资金压力,而且之后还有资金收购广东城燃管道公司清远正茂,以及近期公告的重组中国油气。而公司的业务,也从余热节能、天然气和水务(工程加膜产品),转型为天然气为主,膜产品为辅(水务工程也逐步出售剥离)的业务模式,而且公司也承诺在未来将赛诺水务凭借高技术含量的膜产品单独上市,公司进一步聚焦天然气一体化服务商。

那么球友可能会问:中海油控制的中联公司为什么要和民营企业天壕环境合作?第一就是中联公司在被中海油收购之前,一直和北京华盛合作非常紧密,从业务关系和业务结构上,具备合作的基础。第二是北京华盛在被天壕环境收购以后,天壕环境凭借超强的资金管理能力,具备和中联公司合作修建神安线的实力。事实上,国内也有其他民营企业参加过其他天然气管道的修建,但均告失败,核心一点就是时间跨越5-7年的长输管道,需要持续强大的现金流支撑,到目前为止,只有天壕环境取得成功。(备注:天然气巨头新奥股份也是具备这个实力的,但他没有建设跨省的)

$天壕环境(SZ300332)$ 

$贵州茅台(SH600519)$ 

$宁德时代(SZ300750)$ 

全部讨论

2023-05-02 07:37

业务都卖了,怎么保证现金流

2023-05-02 07:28

这个股票是有多冷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