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级B端新增量,蒙牛专业乳品正在抓住“奶咖”东风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咖啡市场的繁荣,为B端乳品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美团及CBNData数据,中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保持稳健增长,咖啡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84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191亿元,5年间CAGR超过33%,得益于需求端驱动,预计到2024年现制咖啡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900亿元。

华安证券曾在此基础上推算,B端咖啡赛道为乳制品带来的扩容在2025年有望达到265亿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巨头们纷纷开始下场,5月14日刚在上海召开的咖门新咖啡大会也成为了窥见咖啡行业新风向的最佳窗口。在会上,我们观察到又一家大型乳制品企业在B端的惊艳亮相——蒙牛专业乳品成为了大会的“全程战略合作伙伴”。

作为蒙牛集团积极布局乳品原料领域的子品牌、B端品牌新起之秀,蒙牛专业乳品的这一举措,不仅仅是品牌战略的一部分,更是对市场趋势的积极响应。

但蒙牛专业乳品会如何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它在B端市场的表现又将如何塑造行业的未来?这不仅仅是行业观察者关心的问题,也将是每一位消费者、每一个餐饮业主、乃至整个乳品产业链所关注的焦点。

这一次的咖门新咖啡大会,可谓是行业最权威的风向标。

麦当劳麦咖啡品牌总监、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挪瓦咖啡创始人、Seesaw Coffee营运总监、银流咖啡创始人等众多业界精英汇聚一堂,20+头部、新势力品牌集结,通过10余场主题分享、3场圆桌对话,共同探讨和展示了咖啡行业的最新技术、产品和市场趋势。

这场“咖啡人”的盛会,也得到了上海官方的鼎力支持。

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共同指导,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及咖门联合主办。让大会在搭建思想交流平台之外,成为对接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最佳舞台。

所以,高速发展的咖啡市场,出现了哪些新趋势?

近年来被Dirty、厚乳拿铁等新品成绩轮番轰炸的一线咖啡品牌操盘手们,有一个明确的共识——优质乳原料,正在咖啡行业中变得越来越最重要。消费者对于其中的风味、醇厚度、甜感、奶香味等等细微处,都产生了新的需求。

这其实是咖啡供应链升级的一个表现。

以前咖啡大多通过加入常温奶、植脂末、奶油等方式来获得丝滑口感和浓郁奶味,但随着健康、品质等需求越来越突出,所用原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像鲜奶、厚乳、植物蛋白的使用频率开始增加。

财经网就曾报道,“从多个精品咖啡店的原料需求看,一家三四线城市单日近三百杯的咖啡店,每月的的牛奶消耗量过千盒——这远远高于一个C端普通家庭的饮用量。”

这样的“助推器”效应,其实得益于我国消费者非常不一样的“奶咖”偏好。由于对美式、意式咖啡等所带来的苦涩接受度仍然较低,中国的咖啡菜单,已经进化出了和西方完全不同的产品体系。

以瑞幸为例,共计46款咖啡SKU款中,美式仅占11款;而“奶咖”概念有35款SKU,占比为76%。若剔除植物基底的生椰家族(6款),纯正含奶占比63%。

而对于另外两个代表性品牌星巴克和Manner,纯正含奶的SKU占比也达到了49%和72%,不可谓不高。

从制作技艺上讲,一杯好喝的奶咖应该是平衡、香甜、顺滑的,而要想达到这样的口感,牛奶相当关键。

牛奶太浓容易喧宾夺主,抢走咖啡味,太淡又无法呈现出应有的顺滑度和醇厚度。尤其是在制作热饮时,不同牛奶的奶泡质量可谓是高下立显。这其中又有两个指标可以作为参考:

其一是蛋白质。

牛奶蛋白质含量的质量与高低,决定牛奶是否可以被打发成气泡。蛋白质较高的牛奶还能给消费者更高的营养价值。

其二是乳脂。

乳脂的作用也不能小觑,牛奶与浓缩咖啡混合时,乳脂含量决定了奶香口感和细腻顺滑程度。它也是奶泡持久稳定性的关键之一,关系到奶泡的光泽度。

在中国已有六百多家门店的Tims天好中国就曾透露,“我们选择牛奶等乳制品时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杀菌方式,也会考虑到奶牛的牧场,奶牛的品种等。”

优质乳原料在B端客户眼中的重要性如此之高,这也让本次咖门新咖啡大会的圆桌对话中,蒙牛集团特通业务总经理(兼专业乳品部门负责人)武萍女士的发言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她表示:“我们非常看好咖啡市场蓬勃的发展活力和远大的发展前景,也有能力满足咖啡对乳制品多元化、专业化的需求,未来将围绕全场景品类拓展、产品功能及口味创新、品牌传播共建等角度,不断赋能行业发展,致力于为咖啡产业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支持。”

这一发言不仅展示了蒙牛专业乳品的专业度,更传递了其与行业共同成长、共同创新的承诺。

在大会现场,蒙牛专业乳品也带来了数款特制咖啡。比如将蒙牛稀奶油化作点睛之笔的“女儿红”,黄酒的糯香与云南美式的发酵感相得益彰,稀奶油打发的可可奶油奶盖将香气完整的封存在杯中。

与会者们均对蒙牛专业乳品现场展出的产品表示认可,纷纷表示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从2021年创立伊始,蒙牛专业乳品在B端市场的发展轨迹,明显体现出其战略性决策的智慧和对市场脉动的敏锐反应。

启动之初,蒙牛专业乳品没有快速将产品线铺开,而是注重深入的市场调研和消费者行为分析,以确保其产品矩阵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

如今,其打磨出了三款精简但适用场景广泛的核心SKU,让咖啡行业有了新的“大单品”。

首先是适用范围最广的蒙牛餐饮纯牛奶,这款牛奶原奶经过超105项的严苛检测,保证产品品质,每100mL含3.2g蛋白质及4.0g脂肪,以其纯正的奶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保证了咖啡或甜品能够达到最佳的口感。

还有来自优质生牛乳分离的纯乳脂蒙牛稀奶油,让一线咖啡或奶茶门店在制作奶油顶&奶盖时,不易塌,不易化,口感轻盈;烘焙师傅用于制作裱花蛋糕时,也能抹面细腻,裱花立体,稳定性强。

更出彩的是蒙牛厚乳奶基底,5.5g/100mL蛋白质,纯乳脂配方,甄选黄金奶源带奶源,口感浓醇,最大程度地修饰咖啡风味。

产品力所带来的市场反应,正在印证蒙牛专业乳品在B端市场的接受度、影响力不断攀升。

去年12月12日,蒙牛旗下常温、低温、鲜奶、奶酪、冰品五大事业部与百胜中国达成战略合作,分别针对饮品、甜品等领域提供乳品原料及应用解决方案;今年1月30日,蒙牛专业乳品与有着200多家直营门店的京城快餐行业领军企业南城香达成战略合作,其爆款单品蛋奶油条和早餐牛奶将全部使用蒙牛餐饮纯牛奶。

据悉,目前蒙牛专业乳品已经与多个Top级烘焙/茶饮/咖啡行业的客户达成产品合作,合作的区域覆盖全国,华东、华南为重点区域。

在我们看来,除了自身出色的产品质量和明确的SKU规划,蒙牛专业乳品最大的底气还是来自于背靠蒙牛集团的强大背书。

奶源建设层面,蒙牛集团以“中国乳都”为核心,在全国持续布局十大种养加产业集群,推动“百万头奶牛、百万亩草场、百万吨牛奶”优质奶源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奶源品质,确保了蒙牛专业乳品原奶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层面,蒙牛专业乳品厚牛乳中所运用的低温膜浓缩工艺和无菌均质技术,就来自于集团层面的技术支持。这样的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口感梯度、稠厚度和营养价值,更契合如今的咖啡创新风向。

质量管理层面,蒙牛旗下60个工厂开展了ISO9001、HACCP、BRC等七大体系认证,认证通过率达100%,这些国际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展示了蒙牛的专业性和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也为B端客户提供了信心和保障。

此外,根据我们长期对一线咖啡店、奶茶店的观察经验,对于B端生意来说,还有一点是大家可能不曾留意的。

和C端消费者可以接受网购等几天、对效期要求没那么高不同;B端的差异化在于其货源供货一定要准时、稳定、新鲜、品质如一。

刚刚前文提到我国咖啡产业的特殊性,导致店内奶咖占比平均超过50%,那么一旦门店缺奶或者有坏奶,势必会导致客户遭受直接经济损失。

同样,C端消费者可以随时换品牌消费,昨天和今天喝的牛奶就可能不一样;而B端为保证出品口感,一旦确定乳品的选择,短时间内不会轻易变更。

这些都导致B端客户,对于乳品品牌的选择会更加谨慎——考虑的因素不单单包括单一乳品产品的表现,还有整体乳品品牌的实力与货源供应、资源调配、售后处理、渠道协调的能力。这些正是蒙牛这么多年所积累下来的强项。

综上所述,蒙牛专业乳品入局B端市场的差异化竞争能力,源自于蒙牛集团在奶源建设、技术创新、质量管理、数智化转型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深厚积淀。

这些技术和管理上的成果,不仅为蒙牛专业乳品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也为B端客户提供了高价值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使蒙牛专业乳品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为B端客户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纵观消费商业史,许多知名品牌都是在C端获得巨大成功后,面对市场需求的演进更迭,开始尝试为B端提供定制化产品或解决方案。而基于自身已经积累的品类经验和行业资源,这些C端巨头在B端也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更容易为品牌创造新的增长极。

例如,可口可乐通过其Coca-Cola Freestyle机器,为餐厅、电影院和其他饮料提供商提供多种口味的碳酸饮料解决方案,显著增强了品牌的市场渗透率;

谷歌推出了Google Cloud,为企业提供云计算、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去年营收已近300亿美元。

而望向全球,雀巢、安佳等国际乳品巨头在B端市场的布局早已开始。这些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在海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面对这样的市场趋势,像蒙牛这样的乳业巨头不可能不为所动。相比之下,蒙牛等中国乳品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凭借对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和快速反应,取得显著进展只是时间问题。

其中的关键在于,在下决心发力B端之后,蒙牛最佳的切入点和打法应该是什么?

在我们看来,产品和研发技术的持续创新当然重要,这也是背靠蒙牛集团的蒙牛专业乳品最大的“底气”;但品牌力的不断提升和渠道的深入开发也必不可少,绝对不能忽视。这或许也是蒙牛专业乳品选择成为本次咖门新咖啡大会全程战略合作伙伴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今年以来,蒙牛专业乳品在品牌传播和市场拓展上就动作频频。

一支“年终总结短片”,把镜头对准普通餐饮人生活切面里的“小事”,读懂他们的心声和欢喜;玩转新春创意,推出“新春烘焙盲盒”,精准切入年轻主力;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还推动餐饮合作伙伴上线“书香限定套餐”……

每个契合C端消费者喜好的营销节点,蒙牛专业乳品都会贴心的为B端商家准备特制饮品配方,赋能终端门店的新品开发。

其实,对于蒙牛来说,开辟B端市场不仅仅是为了增加营收来源这么简单。

从更高的战略层面看,B端完全可以从产品和服务的优化、品牌形象和市场定位的提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整合等各个维度反哺C端。

一方面,B端客户对产品和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高标准,这为品牌提供了宝贵的反馈信息。

这些反馈有助于品牌在C端市场中进行技术改进和产品创新。例如,Nike Annual Report 2019中就曾披露过耐克一以贯之的策略——通过为职业运动队提供定制装备,从中获取运动员的实际使用反馈,从而改进其消费级产品,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另一方面,在B端市场中积累的专业形象和信誉,也可以帮助品牌在C端市场吸引更多、更广泛的消费者。

欧莱雅在这一点上就非常成功,其专业美容部门L'Oréal Professional为美容院和沙龙提供高端护发和护肤产品,2023年贡献了双位数的业绩增长。而在B端市场中的成功运营,进一步强化了欧莱雅在C端市场中的高端美容品牌形象。

展望未来,随着咖啡、奶茶等行业的持续增长与消费者习惯的养成,B端乳品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消费者对高品质饮品需求的增加、一线门店对新品研发的不断探索,都在倒逼乳品企业持续创新,提升产品的质量、针对性和服务水平。

作为国内C端市场的领军品牌,蒙牛发力B端确实是情理之中。它最有底气和实力,去为餐饮从业者们提供定制化的、最优质的乳品解决方案,赋能稳定出品与新品研发。

蒙牛专业乳品也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继续加紧提升其品牌优势和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给行业和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