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有人真的认为趣店在深耕预制菜?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5喜欢:0

关注浪潮,置顶公众号

记录新消费商业史,深度思考产业未来

━━━━━━

本文大概

2688

读完共需

5

分钟

浪潮导大型韭菜收割现场!

作者 | 甄妙

对于很多人来说,趣店和罗敏的名字,都很陌生。

但经过昨天9000万人在线薅羊毛,趣店至少把2个标签打出去了:预制菜、上市公司。

东方甄选的成功让直播带货又重新成了热乎的新风口。对于第N次追逐风口的趣店来说,这么大的进场姿势,玩的当然不能只是简单的带货,拉动已经跌落90%的股价,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只是这一次,直播带货能成为趣店最后的救赎吗?或者说,这轮韭菜准备怎么割?

6月15日晚,罗敏也在抖音开启了直播首秀,亲自下场为预制菜带货。

各种一分钱薅羊毛、首单9.9疯狂补贴,玩的还是烧钱引流的老一套。趣店早期是做校园贷起家的,罗敏可以说深谙人性。

昨天是玩得最大的一次,10万份酸菜鱼一分钱薅,罗敏曾说,卖一份就亏30(听到这句话时,我会心的笑了)。

再加上各种送iPhone,场面之狂热,恍若来到了每一个风口初期。业内更传,罗敏还砸了一个亿投流。

这场直播让趣店一夜之间涨粉400万,收获2.6亿GMV。

很多人都质疑,这样砸钱不是血亏?

其实投1个亿,GMV2个亿,比投100万,GMV1000万还赚。

这场直播带来的收益=GMV带来的利润(按照最保守估计假设只有2000万)+400万精准粉 + 广告效应(按照1个点击0.1元计算)+ 资本市场拉动收益,看起来像亏了,其实光是拿来造势就已经回本了。

而且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按照罗老板的手法,后面必然还会推出某种形式的加盟招商或者数目不菲的代理合伙人,因为这才符合最快收割准则,至于我说的对不对?大家可以留意下未来一周的直播间,必有端倪(立贴为证)。

罗敏在直播间自我介绍,自己和俞敏洪一样,在做业务转型。

这是实话。确切地说,从2017年开始他就一直在寻求转型。

2017年——推出大白汽车,主打汽车以租代购,18年9月GG。

2020年——推出跨境电商「万里目」,玩的也是“百亿补贴”、“明星带货”、“低价高奢”的砸钱玩法,但2021年就已经停摆,开始清仓。

之后,又进军了K12,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疫情后的第三个春节,资本市场的灯光来到了预制菜这边。今年3月,趣店也捕捉了这个风口,正式启动了预制菜项目,再加上被东方甄选重新做热的直播带货,看起来趣店一下子押了两个宝。

但很现实的是——

第一,东方甄选是有非常强势的内容输出的,这也是他们的长效模式。

趣店直播间目前除了福利,还什么都没有,补贴烧完之后用户还会趋之若鹜吗?普通人都可以看出的问题,精明的罗老板会看不到?除非,直播卖货从一开始就是个工具,或者说另一个上市公司炒作的概念罢了。

第二,从传播逻辑来说,东方甄选的爆火是在无人问津的蛰伏期先沉淀了足够的内容素材——在私域获得关注——站外流量反哺——抖音助推,形成了流量闭环。

趣店与流量原本无缘,全靠花钱,没错,校园贷起家的趣店,这次玩的还是一场披着预制菜的金融数字游戏而已。

第三,“上市公司CEO带货”,如果前面2点还不足以证明我的猜想,看到这行有意突出的背景大字,我就觉得完全没悬念了,本质上和微商朋友圈主页里某某集团董事长、主席这些浮夸的title一个概念。

校园贷的黑历史,是趣店摆脱不了的“人设”。

不过这并不妨碍炒作大师罗敏的一系列骚操作,美股刚刚开盘,股价应该要按照节奏涨它一个点了,毕竟在此之前,如趣店在未来6个月里未能达到最后一个交易日美国存托股份收盘价1美元 ,以及最后一个交易日的30个交易日内美国存托股份平均收盘价1美元,纽交所将对趣店开始停牌和退市程序。

这可不是罗老板想看到的。

趣店这一次的炸裂的营销,一箭多雕,只是我很诧异的是,那么明显粗犷的炒作居然还能把一群人带到预制菜的套路上去,难道你们真的认为一个隔三差五就出来换概念炒作的趣店,真的是有心在深耕这个行业吗?乱世里再狂割一次韭菜,准备过冬罢了。

【与3000多位消费行业创始人加速,点击加入新浪潮创业者社群!】

*本文来自甄妙,作者甄妙。欢迎加首席交流官白帆微信(fan_062400),深度行业交流,资本、资源对接,加入新消费Club。

全部讨论

2022-07-21 23:09

实在有点看不下去了。不管罗敏是不是在深耕预制菜,至少他已经在这么做了。如果没记错,从千团大战,到滴滴打车,再到共享单车,瑞幸咖啡,哪一个靠资本加持的O2O项目不是高举高打,通过砸钱快速培养用户习惯开始呢?感觉罗这次的抖音一分钱卖菜的活动几乎重塑了预制菜行业甚至抖音带货行业的玩法和规则,从普惠大众的角度,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这种做法已经触及到了太多人的根本利益,所以和东方甄选的一点点屁事被各路自媒体不断放大和疯狂带节奏,不惜揭罗的老底以置其死地而后快。事实上,从那个学生贷蛮荒生长的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的各路小额贷款,甚至商业银行的各种套路贷,哪一个敢说自己屁股是干净的?而金融行业监管和法律的缺位使得第三方追债公司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带,以至于各种社会问题频发,好在还有罗敏这样的背锅侠最后扛起了所有。

2022-07-21 22:40

全篇都是主观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