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交易员:股票什么时候买,这招绝了,10分钟就可以掌握!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6

短线靠概率,中线靠技术,长线靠眼光,我们选择长期股也就意味着做长线。长期股的特征是涨得比较慢,累积涨幅较大,不断有资金买入,机构持的股份居多,长期股的缓慢攀升其实就是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从被市场低估到估值修复再到价值成长的任何,这一过程就是长期股的基本面体现。也就是从基本面和技术面两方面来看。

从技术面来看,长期股经过长期的下跌处于年线之下,当底部完成筑底之后,再次站上年线的时候,意味着中长期的机会来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泰格医疗,底部形成头肩底的反转形态,17年9月14日突破年线,接下来就展开了重心不断上移的上升趋势,近期爆发走主升浪,笔者也是从突破年线开始关注的,另外,当时也注意到了中央汇金的入场,也就是有了庄家的助力,后市上涨就是大概率的事情了。结合基本面来看,泰格医药是CRO的龙头,中国CRO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享受产业转移和中国研发投入双重红利,趋势向好,技术面的反转和基本面的支撑,泰格医药就具备了长期股的特征。

至于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上面其实已经提到了。如果一只股票具备了长期股的基本面特征,就可以先放到自选股里面,一般这种长期股经过长期的下跌过后处于年线之下,筑底之后再次站上年线就可以尝试建仓,当重心和低点不断抬高,可沿着半年线来逐步加仓,这就是建仓和加仓的时点。至于卖点的话,可选择在加速上涨之后形成头部结构时,例如双头、头肩顶这一类的顶部形态,也可以用上涨趋势线来衡量,跌破上涨趋势线逐步卖出。

“对”与“少错”的差异  

市场中几乎每个投资者,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无时无刻地在吸收着有关股市的信息、资讯、咨询等,并且其中绝大多数投资者以此来作为自己的操作准则。然而其中又有许许多多投资者对怎样合理运用资讯与咨询,怎样把握和调节资讯与咨询和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差异,并不十分在意。以至于,在同一时点,运用同一资讯与咨询结论,不同投资者的实际操作效果是南辕北辙的。

一般情况下,即使资讯与咨询的结论十分明确,行情也得到了明确的响应,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意味着能得到相同的效果。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差异,这个差异就是:资讯与咨询追求的是"对",对研究制作资讯或者提供咨询的分析师来说,只要他们提供的成果或结论是对的,就意味着成功了。而对投资者来说,他们追求的是"少错",即操作错误犯得越少,获得操作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对"与"少错",在字义上看似没有多大的差异。但在实际运用和操作中,差异却是无处不在。例如,最简单的,分析师例外举诸多理由判断若干时间内行情是上涨的,结果行情在这若干时间内确实上涨了,但涨幅不到3%,这对分析师们来说,他们的判断是成功的,但对投资者来说却是没有多大操作意义的。再如,分析师们以详实的资料研究表明,某股票有上涨30%以上的投资价值,但这30%以上的投资价值在行情中足足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体现出来,或者是先跌了10%,然后再涨了30%,这对分析师们来说,他们的资讯或咨询算是成功的,但对绝大多数投资者们来说操作上很可能是失败的。

其实,类似于这样的差异存在于有关股市投资与操作的每一个环节中。

分析师不等于咨询师:绝大多数专业水准非常高的分析师并不能给你提供出切合您的投资建议,更不能为您提供出有好的投资绩效的投资意见,因为投资是一项综合学科,而非某一单项的专业。

好的咨询意见不等于有好的投资绩效:咨询意见只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投资建议,而投资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非常系统的科学。

投资并不等于具体的操作:在完整的投资系统中,包含了适应投资偏好的投资理论依据;适应投资系统的资产配置目标与比例;风险控制体系与手段等,而操作则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只是服从和服务于投资的一个手段而已。

买卖不等于涨跌:并不是买了股票就会上涨的,也不是卖了股票就是下跌的。

上涨不等于盈利:即使行情上涨了,也不等于能够就此盈利,市场中有着太多太多的事例表明,即使在牛市行情中,也有比例占大多数的投资者会亏损的。也有许多事例表明,部分投资者即使买入的股票上涨了,但最后的绩效却是亏损的。

了解与明白这些差异,有助于每个投资者能形成自己的操作个性,在股市中迎合大多数观点,切合大多数投资行为的共性操作,必亏无疑,只有个性化的投资与操作方能取胜于市场。

买卖股票的几个重要时间点分析

要在股票市场上赚钱,只有先学会看盘才能过渡到分析。目前受消息面影响是事实,但一切消息都在盘面上体现,因此盘面最真实。如果您会看盘,就会买到低价,卖到高价,如果您不会看就只能追涨杀跌,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现有几种最基本的时间看盘方法供投资者参考:

(1) 开盘9︰00~9︰15的准备。“要赚必抢占先机”,掌握开盘15分钟必为股市赢家。最重要的时间输赢都在一瞬间,请散户投资者多把握。

操作技巧如下:短线交易者,开盘后必须立即查看委托买进笔数与委托卖出笔数的多寡,研判大盘究竟会涨会跌。一般而言,如果一开盘委买单大于委卖单达2倍以上(如买单10万张,卖单5万张),则显示买气十分旺盛,作出胜算较大,短线进出者可考虑买进,待股价拉高后立即于高价抛出获利;相反,若卖单大于买单2倍以上,则代表空方卖盘十分强大,当日沽空比较有利,开盘立即卖出手中持股,逢低再补回。

观察大盘的气势强弱,可在涨跌幅榜上注意涨停板或跌停板家数的增减。由于国内股市常有追涨杀跌投机风气,越涨越抢涨、越跌越杀跌。因此,发现大盘涨停板家数由几家迅速增加至多家以上,代表大盘气势强劲,上涨有力,收盘有上涨几十家以上的可能,必须择机立即抢进;相反,如跌停家数有出现迅速增加数家以上,且卖单大于买单时,很快就会有多家甚至数十家以上下跌,则代表大盘气势极弱,必须立即抛出手中持股,以锁定利润或免遭套牢,并可有资金择机再行入市。

观察一开盘即涨停跌停板的个股,并密切注意及追踪其价量变化。如果此时大盘买单大于卖单,上涨家数大于下跌家数,代表大盘偏多(买气较强),此时短线进出者可考虑以市价买进选中的个股,次日一拉高至平盘即抛出1/2,再拉高再抛余下的1/2,即可获利。

(2) 9︰25是集合竞价时间,也是每个交易日第一个买卖股票的时机,机构大户借集合竞价跳空高开拉高抛货,或跳空低升打压进货,这是经常有的现象。

开盘价一般受昨日收盘价影响。若昨日股指、股价以最高位报收,次日开盘往往跳空高开,即开盘股指、股价高于昨日收盘股指、股价,俗称跳空缺口;相反,若昨日股指、股价以最低报价,次日开盘价往往低开。跳空高开后,若高开低走,开盘价成为当日最高价,股民手中若有昨日收于最高价的“热门股”,有参加集合竞价抛货的机会,卖出价可大于或等于昨日收盘价最高价。若热门股昨日收盘价低于最高价,已出现回落,可以略低于昨日收盘价抛货。

此外,若你准备以最低价抓一暴跌的热门股,抢反弹,也可以参加集合竞价。因为昨日暴跌的最低价收盘的股票,今日开盘价可能是今日最低价。当然,也可以集合竞价卖出热门股,买入超跌股。倘若热门股超跌股仍有上(下)行空间配合“利好”消息(或“利空”消息)及大成交量,可突破上挡阻力位(下挡支撑位),就不应参加集合竞价“抛货”(进货),待观察开盘后走势再行决定。但是,当9︰25集合竞价出现时,你若发现手中热门股缺口很大(一般股票开盘价比前收盘高开5%以上时),且伴随成交量巨放,应立即以低于开盘价的卖出价“抛货”,以免掉入多头陷阱套牢。此时,一般不应追涨买入热门股。相反的,热门股集合竞价跳空缺口不大,成交量较大,经分析仍有上行,又有最新“利好”消息、传言配合,有可能冲破上挡阻力位,可考虑在冲破阻力位后“追涨”买入或回挡至“支撑”位时买入;若开盘价靠近“支撑”位,可立即买入。该“热门股”若随大盘涨跌,就应考虑开盘股指是靠近支撑位,还是阻力位,及股指上行的时对此热门股的影响。

(3) 9︰30~10︰00是第二次进出货时机。是要脱手热门股的一个时间,若股价开盘后高开高走,股价急剧上涨,最高价常出现于上午10︰00以前,且成交量急剧放大,往往这个时间为热门股抛货的一个时机。假如股价平开高走,随成交量放大,股价平稳上涨,此时可用分时股价图(60分钟K线图)、分时成交量图分析“热门股”走势,判断是否买入。

另外,昨日暴跌的股也往往在上午10︰00以前出现最低价,因此可考虑买入抢反弹。是否买暴跌的股票,一要看是否跌过了头,跌到了支撑价位;二要看消息面,主力意图,即暴跌股能不能再炒起来。

(4) 11︰30,收盘前为买入卖出股票第三次时点。若热门股从趋势上发出抛货信号,上午走势,随成交放大,一浪高于一浪,应立即抛货。若“热门股” 从趋势上发出炒作信号,可能以最高价收市。随成交量放大,一浪高于一浪,可考虑买入。注意上午收盘股指、热门股价,此为重要信号。若上午收盘股指、股价高于或低于当日开盘股指、股价,那么当日收盘股指、股价可能高于或低于上午收盘股指、股价,预示多方(空方)将取胜,热门股上午高收,也可能搏中午的消息。因此,上午收盘前,下午开盘后的几分钟,为买入、卖出股票重要时机。高收者,下午可能高开高走;低收者,下午可能低开低走。中午,注意上市的公告,一般临时的重要公告均为中午发布。

(5) 13︰00开盘,注意上午炒作热门股走势。若成交急剧放大,股价徘徊不上,当心主力在抛货或会有较大的回调。

(6) 14︰00~14︰30,是市场“T+0平仓盘”时间。股指、股价往往出现当日最高价、次高价。这是因为上午T+0买入的机构大户,要拉高抛货,此时为第四次抛货时机,要相当重视。因为,若机构大户出完货很可能打压股价,不再护盘。

(7) 14︰30~15︰00,是全日最后一次买卖股票时机。注意查询自己的买卖申报是否成交,该撤销的要撤销处理,防止误买入、误抛出。在高位或震荡时,这一时刻往往会发生相当重大的变化。

收盘前,是买入强势股最高价、收盘价和卖出弱势股最低价、收盘价的最后机会。此时全日收盘时形势明朗,可预知第二天大盘、个股走势,若高收,次日必高开高走,故投机者纷纷“抢盘”。有的投机者只作隔夜差价,当日收盘前抢入强势股,次日开盘后抛掉,稳稳当当地获利,风险也小 ,短线者切勿在重要时刻擅自离开或分心,更不能委托他人处理,以免造成不如己愿的情形发生。

(8) 收盘后要择时做下复习工作,从大单入手寻找大资金意图,把消息面、基本面理个思路。查看当日股市涨跌榜,分析大盘及个股情况,注意成交最大的个股榜及涨幅最大的股票群,看机构大户是在抛货还是进货。晚上在家做“功课”,尤其周末阅读有关证券投资的报纸及刊物,分析宏观面、基本面及技术面,分析本周大盘与个股走势,预测未来走势,确定买卖或捂股方案。

11种最佳买入点

股市实际操作中,散户要关注以下11种买入点:底背离,六线四托,两谷夹山,锅底捡芝麻,高位空中转折,黄金交叉,重锤坠地,突破十字星,周线KDJ金叉,牛市抄底,支撑点.

(一)底背离

底背离一般出现在股价的低位区.当股价K线图上的股票走势及股价指数逐波下行,而MACD却是逐波上升,MACD图形上由绿柱构成的图形走势是一底比一底高,与股价走势形成底背离,预示着股价即将上涨。如果此时出现DIF两次由下向上穿过MACD,形成两次黄金交叉,则股价即将大幅度上涨。

底背离现象一般是预示股价在低位可能反转向上的信号.表明股价短期内可能反弹向上,是短期买人股票的信号。见图11-1,赛迪传媒(000504)2009年8月至9月的走势就是底背离的状态。

(二)六线四托

将日价格平均线参数设为5日、10日、20日、60日、120日及240日,便出现了5日价格平均线、10日价格平均线、20日价格平均线、60日价格平均线、120日价格平均线及240日价格平均线,简称为“六线”。当5日线上穿10日线和20日线,10日线上穿20日线,称“月托”.见图中A;当10日线上穿20日线和60日线,20日线.七穿60日线,称“季托”,见图B;当20日线上穿60日线和120日线,60日线上穿120日线.称“半年托”,见图中C;当60日线上穿120日线和240日线.120日线上穿240日线,称“年托”,见图中D。以上四个“托”,简称“四托”。在漫长的股价运行中.有时会出现“六线四托”形态,这是难得的买人机会。见图11-2,日K线在“四托”上方,有依托地爬高。把各股价高点E, F用直线连接成颈线.股票的日K线正在冲过颈线(见图11-2中G处),此时买入.收益大、风险小。

(三)两谷夹山

“两谷夹山”是指股价跌到低位后,5日移动平均线在底部走出的W底形态(注意与K线圈W底形态的区别).该形态的两个低点,在移动平均线图上如同大山中的两个峡谷。该形态的中间突出部分,如同两峡谷之间的一座山峰,将峡谷与山峰联系在一起观看,就是一幅“两谷夹山”风景画。然而,这幅风景画,在股市行情中,就是散户的聚宝盆,经常使用它,财源就会滚滚来。该形态是依据“两次探底”的原理来显示买入信号的。第一个峡谷(即左边低点),为第一次触底;第二个峡谷(右边低点),为第二次触底。两次低点,大致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这是股价跌不下去的支撑位,也就是股价见底的迹象,此时进场,容易获利。见图11-3,用电脑去除两个谷底附近的日K线图.就可以看的更清了。左谷底和右谷底都是买入点。

《四》锅底捡芝麻

“锅底拣芝麻”的操作要领,见图11-4。图中B处是锅底,A处与C处是锅边.从A处下跌到B处,大致经过三波杀跌。每次跌到成交量相当萎缩.见图中的0, P, U三处。然后拉高股价.制造反弹。庄家杀跌,是看有没有恐慌盘跟着杀出。如果有恐慌盘,特别是大户的大笔杀跌盘跟出.说明盘中还有敌方“潜伏部队”,随后将是庄家更加凶猛的杀跌。O处的成交量很小,说明浮动筹码基本杀出;P处的成交量更小,说明暗藏的浮动筹码进一步肃清。这时庄家并不会罢手,此时习惯性地会再重甩一下,导致最坚定的持股者也最终卖出。U处的成交最最小,像个芝麻点。S处的徽小成交盒会持续几天,几分钟

才出现一手或几手成交量,等到实在没什么杀跌盘了,庄家的洗盘任务就完成了。B处是股价的最低点,出现锅底图形。0处、P处、U处的成交量逐步减小,出现了“芝麻点”,这是明显的底部信号,而这时买入股票,就叫“锅底拣芝麻”。“锅底拣芝麻”的位置如选在0处,就会出现P处、U处的更低点,显然不妥。正确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分批买入,在P处试探性买入,在U处再试探性买入,在S处与T处加码买入;第二种是不创新低买入,即在S处与T处,见股价不创新低了,一次性买入。从一波大行情的角度看,0处、P处、U处、S处乃T处都是芝麻,都是底部成交量,都可以买入。

(五)高位空中转折

高位空中转折是指周线KDJ高位死又后,周K线下行到50附近重新勾头上行与D线将要金叉(周五收市仍未金叉)或刚金叉,从而走出另一渡上升行情。此方法要满足的条件如下:

①周线KDJ高位第一次死叉后,周K线下行到50.00附近.勾头上行与D线将要金叉(束金叉)或刚金叉。

②股价在20日均线上方的强势区域运行。

③在此周内,日线KDJ金叉上行。

见图11-5。图中天威保变(600550)的股价在2003年4月21日至25日这一周,周线KDJ在高位发生死叉;4月28日至30日这一周,周线KDJ中的K线下行至50.00上方,勾头上行将要金叉(未金叉)。此时,股价仍在20日均线上方运行。日线KDJ在4月29日发生金叉,满足低位买入条件。该只股票如果在4月29日均价10.15元买入,在5月23日再以均价12.40元卖出,每股获利2.25元,10个交易日获利22%.

(六)黄金交叉

当股价平均线出现黄金交叉时,是一个较为可靠的买入信号。道氏理论是最古老、最著名的技术分析工具之一,而移动平均线法则是将这个理论其体地加以数字化,从数字的变动中去预测未来股价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变动方向的方法。因此,移动平均线也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移动平均线。

西方股市中,技术人士把15天以内的称为短期,15-90天的为中期.90 -365天之间的称为中长期,365天以上的为长期。我国的沪深股市作为新兴市场,根据实战经验,以5日、10日、34日、55日移动平均线建立中短线研判法则较适宜,而长线散户可以120日、250日移动平均线作为研判后市的参考。黄金交叉是指上升中的短期移动平均线从中长期移动平均线的下方向上穿破。股价见底反弹时,短期移动平均线最为敏感。·它表示多方的力量已能够冲破股市的下降压力,原来的下降趋势开始改变,庄家隐蔽吸筹阶段已基本完成,开始大量买入,这是一个较为可靠的买入信号。在黄金交叉之前,较短期的移动平均线离股价较远,而较长期的移动平均线离股价较近。换句话说,此时短期投资的获利水平比长期投资大。因此,散户操作趋向短线,筹码较不安定。但是,当黄金交叉形成之后,较短期的移动平均线离股价较近.而较长期的移动平均线离股价较远,也就是说,此时长期投资的获利比短期投资大,筹码较为安定,有助于向上再涨升一段。因此。黄金交叉形成时,为买进时机。见图11-6。

(七)重锤坠地

股价经过较长时间的下跌后,在低位出现了一条大阴线,紧接着出现一条向下跳空开盘,并留有跳空缺口(实体之间的缺口也可)的星形小图线(不分阴阳),就称为“重锤坠地”。也就是说,该图线必须是在低价位出现.而且最后的两条图必须是由一条大阴线和一条留有缺口的星形线组成,因为星形线形似一个带柄的铁锤,故名“重锤坠地”。该形态之所以显示见底信号,是因为股价经过长期下跌后,未出现一次急跌的走势,做空能量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获利盘几乎涤荡殆尽.套牢盘该跑的早巳跑了,没有出逃的,已成“铁杆多头”不会轻易割肉斩仓。“重锤坠地”中的星形线,是卖压减轻.股价见底的迹象。先知先觉者,往往利用这一形态,暗中收集廉价筹码。等到后市出现戏剧性的上涨行情、后知后觉者踊跃进场时,先知先觉者已获利颇丰,此时就可以“落袋为安”了。见图11-7.

(八)突破十字星

底部涨停非常猛烈,同时涨停前出现连续底部十字星转折信号,这就是股票的真正拐点,见图11-8,当出现这样的信号,加上放量向上突破这些十字星所构成的平台时就出现了涨停,突破平台的那一瞬间就是买入的启动点。第二天会出现大幅度的回档.行情总是这样的,每次都给你很多选择的机会,使你不敢明确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在回调5日均线后再次向上收阳,均线就非常漂亮了,股价将沿着5日均线继续向上推升,这个时候就是加速上涨的阶段,可以大胆买入,等待收获。股票价格在连续大幅上涨之后出现高位涨停,然后收出一根长长上影线的“避雷针”见顶信号。在收盘前一定要空仓卖掉,这样可以防止股票短线见顶后的大幅下挫。任何般票都是有波动

规律的,涨多了就必然要跌,跌久了就一定会出现上涨。若散户把握好转折点和启动点,就一定能以第一时间买到涨停板股,回避跌停风险。成交量是分析判断庄家的最重要指标。只要有量的温和上涨,一般都可以持续。等到成交最开始缩小的时候,就是股票获利了结的时候。股票运作要求的时间性和趋势节奏很强,该买的时候要第一时间马上买,只有这样,才可以准确把握好每一次操作的成功率。

(九)周线KDJ金叉

日线KDJ变化快,随机性强,经常发生虚假的买、卖信号。而周KDJ指标考察的时间较长.运用周线KDJ与日线KDJ共振,选股法,就可以过滤掉虚假的买入信号。当周线KDJ金叉时,日线KDJ已提前金叉几天,股价也上升了一段,买入成本已抬高.这时候激进型的散户可提前买入,也就是在日线KDJ发出金叉时买人,这时候买人有一定的风险,所以买人时也要满足一理其他的条件,即周线是阳线,周线K, J两线勾头上行将要金叉(但还没有金叉),这时日线KDJ在这一周内出现金叉.当日收放量阳线(若日线KDJ金叉当天)。当天成交量大于5日均量更好,见图11一和图11-l0.

该只股票在8月7日至11日这一周收出周阳线。周线KJ两线在超卖区上行将要金叉。日线KDJ在8月7日金叉,当日又收出放量阳线,满足提前买人的条件。当天以收盘价7.36元买入,不仅短线连续上涨3周.而且中线连续涨幅达到50%.

(十)牛市抄底

牛市中要学会在调整中大胆抄底,尤其是对于领涨的主流品种,在其出现第一次大调整过程中,一旦出现缩量走稳,便可大胆介入。因为,主流品种的第一次上涨往往是建仓过程,或者是脱离庄家资金成本过程,调整后才会展开最具爆发力的拉升行情。如果在调整末期及时抄底,随后的涨幅也相当大。同时.在一波行情尚无见顶迹象之前.同期的调整都是不错的介入机会。上证指数在2006年至2007上半年的大牛市行情中,2007年2月股指的“倒春寒”行情,给散户的介入创造了良好的机会,见图11-11.

(十一》支撑点

支撑就是维持股价稳定,使某股止跌的力量。当股价下跌,跌至支撑点时,股价有可能反弹回升,这是买进时机。当股价自高档下跌至支撑点时,由于技术上的各种原因,会有许多买盘在支撑点附近介入买进,促使股价止跌回稳,甚至反转上升。因此,在股价下跌至支撑点附近时,为买进时机。一般而言,构成股价支撑点的因素,大致包括移动平均线;上升趋势线;密集成交地带;股价前波上涨的起涨点;过去股价波动的最低价,或前波低价;股价大幅上涨后,下跌至前波涨幅的50%处(1/3处或2/3处也可能有支撑);头肩顶与双重顶的颈线;多重底。

见图11-12,江西长运(600561),该股在2006年底到2007年初时,股价波动上扬,每次整理的低价都在20日均线附近,所以每次在20日均线附近的股价都是买入时机,止损点也可设在跌破支撑线之时。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买股票就是要投资该公司。买一只什么样的股票,比什么时候买股票要重要得多。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5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就他的个人经验和观察来看,虽然一家上市公司的好坏与公司管理层的努力、才能有关,但如果要创造出优异的投资报酬率,与该公司的原本质地密切相关。如果要一位著名管理专家去管理一家不具备发展前景的公司,往往很难扭转乾坤。通俗地说,你划的是怎样的一条船,比你怎样去划船更重要。与其把许多精力放在漏水的破船上堵漏,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去换一条好船之上。

巴菲特举例说,1985年7月伯克希尔公司准备停止纺织事业运营的经历,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事例。

他说,当21年前巴菲特有限公司买下伯克希尔纺织公司的控股权时,当时该公司的账面价值大约为2200万美元。虽然当时的全部业务都是纺织业,可是由于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强,所以该公司的内在价值要远远低于账面数字。而在此以前的9年中,也就是伯克希尔公司和哈撒韦公司两家公司合并经营期间,一共创造了5亿多美元的营业收入,可是最终却发生了1000万美元的经营亏损。虽然也有获利的年份,但总的来看是进一步、退两步。

巴菲特当初在买下伯克希尔纺织公司时,美国北部的大部分纺织企业都已经倒闭了,只是因为南部的一些纺织企业没有工会组织工人*,相对来说竞争优势更强一些。但从宏观形势看,整个纺织行业不景气,所以有许多人建议巴菲特不能购买这样的公司;或者,买下这样的公司后要早做打算,预先想好下一步该怎么办。

巴菲特检讨说,当时他抱有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如果该公司能够找到一位非常能干的明星经理人,或许就能扭转乾坤也说不定,至少也会改善运营状况的。于是当时就挑选了肯·大通(Ken Chase)负责这项工作。巴菲特说,肯·大通确实是个人才,并且他和后来接任他的卡斯帕罗夫(Garry)两人配合得非常好,可是由于整个行业在走下坡路,伯克希尔纺织公司的经营状况依然没有好转。

1967年,巴菲特利用伯克希尔纺织公司的一部分盈利,加上该公司削减库存、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催收应收款所收取的大量现金进入保险行业,购买了国家产险公司(National Indemnity),算是对整个公司经营战略的一次重大转移。

回过头来看,当时的这一决策非常正确。如果在纺织公司这棵树上吊死,伯克希尔公司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辉煌业绩了。因为归根到底,“时势造英雄”,这就是巴菲特上面所说的与其把很多精力放在弥补破船的漏洞上,不如重新换一条好船。当时的伯克希尔纺织公司虽然在肯·大通领导下营运状况大有改善,但平心而论,整个公司从来就没有从纺织业务上赚到什么钱,至多只能说是苟延残喘而已。

随着纺织行业越来越不景气,伯克希尔公司不得不开始多元化经营战略。而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开展,又使得纺织业务在伯克希尔公司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只是因为以下几项原因,才不得不继续保留纺织业务,但要想从它身上赚钱显然已经不可能了:①伯克希尔纺织公司在当地是一个重要企业,并不是说关门就能关得掉的。②公司管理层面对困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客观上延长了企业寿命。③公司员工体谅企业困难,积极配合公司管理层应对困难局面。④公司经营虽然困难,但这时候还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收入。就好像一个人虽然已经奄奄一息,但总算还有一口气,不忍心见死不救一样。

巴菲特说,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伯克希尔纺织公司依然得以保留了下来。但巴菲特承认,当时的他有些优柔寡断,尤其是事后证明上述第④点是错误的。

他说,虽然一年之后的1979年伯克希尔纺织公司的获利状况还不错,但之后却耗用了大量资金,这种情况在1985年以前变得越来越严重,令他对该业务经营下去也不是、破产倒闭也不是,左右为难。在此期间,肯·大通和卡斯帕罗夫虽然绞尽脑汁,又是重新规划产品线、生产流程、销售渠道配置,又是大手笔地并购同行,希望能东山再起,但到最后全都是前功尽弃,没有一点收获。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5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据美国《商业周刊》杂志报道,1980年以来的5年中美国一共有250家纺织企业破产倒闭,其实他对这一行情是非常了解的,只是因为自己不能客观地看待事物,才导致在这方面栽了跟头,不断吸取教训,可是到最后教训越来越多。如果能早一点看到美国的纺织行业在全球缺乏竞争力,早点关掉该公司就好了。

全部讨论

2023-08-28 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