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核电基本面和走势的粗犷而独立的浅见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2喜欢:7

先一起来梳理与核电的基本面有关的一组层层递进的逻辑和事实要素。

1、长期角度经济发展,社会用电总体量随着增长,这是中核产品总需求量的长期趋势;经济可能阶段性衰退,但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发展总趋势向上,衰退之后每一轮复苏都创造出更大规模的经济总量,具体参见瑞达利欧《原则》、霍华德《周期》。

如果我们认同相关历史规律、研究和预测,那么此为核电分析的长期大逻辑层面确定性之一。

 比尔盖茨:“这个世界需要的电力将是我们现在所生产电力规模的3倍以上”。

 

 (图片来自网络)

 

2.1碳达峰、碳中和属于确定性政策,随着每一年全球环境的进一步异动乃至某些指标的恶化,国家层面忽然改变上述政策推动力度或进程的可能性属于极小概率。相反,全球碳中和将因为共同的原因越来越成为共识和政府、企业的实际行动。

 

2.2 在上述纲领性且关键在于已经处于实践路途中的政策范围内,以及相关的全球大量该领域的研究结论中,核电都属于“无法回避”的重要的清洁能源,参见我国碳中和政策表述、比尔盖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理查德罗兹《能源传》,尤其罗兹先生通过对人类能源史的分析高度肯定了核能对于人类未来的战略性意义,而盖茨先生从资金投入的市场化角度同样指出了核电发展不可缺席全球碳中和的旅程。

政策制定者、远见卓识者及手握巨资者,在为我们审视着基本面的全局和趋势。

 

补充引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同时斥资数亿美元成立了一家致力于设计下一代核电站的公司”。

“核能是唯一能够一年四季、不分昼夜地提供可靠电力的无碳能源,几乎可在地球任何地方建厂……没有任何一种清洁能源的发电规模能够接近核能”。

“在于人类要再一次认真对待发展核能的问题。这是一个极有前景的领域,容不得任何忽视”。

(建议对能源分析和投资有兴趣的朋友阅读原文)

 

2.3就我国核电行业发展来说,依据2022年底的重要规划和系列表态,说“核电行业进入了政策春风期”并不为过,这个不是未来会发生,而是已经发生,具备确定性。当然,未来因为某些事件触发而改变政策或政策力度,有没有可能呢?有,但对于这种体量、级别和性质的行业及其政策来说,属于极小概率事件(关于风险,后面还要提到),所以不改变当前的“确定性”。

顺带一句,且不论碳中和的宏大目标,西方国家因为众所周知的现实紧迫的能源需求,同样由启动核电建设新周期的趋势(对于中核,主要是对外输出竞争的可能性,但不属于确定性关系)。

至此,粗略归纳为按投资研究中的“自上而下”的原则和方法确认了核电产业、行业发展政策的确定性

 

综上,核电在我国电力总量中的占比由目前2%+提升到未来的5%+(未精确)是大概率事件,差异可能在于数值本身而非翻倍趋势——仍然属于行业在中期产品总需求角度的增长确定性

 …………………………………………………………………………………………

3、秉着谨慎保守的态度,我们可以判断电价具有“提升的概率”。电价市场化改革已经开启,确保这一“概率”的逻辑具备;同时,电价提升的幅度不会大(降低预期),毕竟电关系千家万户,属于公用品性质;另一方面,耐不住前述电力产品特性“总量”大,较小的提升幅度就能为企业带来业绩弹性的直观体现,这个效果或关系在电价上涨的假设基础上应该是没有疑义的。

 

那么,产品的单价提升*产品需求总量提升,这一乘积效果具备可能性。

如果按比尔盖茨先生的分析和预测力度,到2050年,全球电力总规模*3,核电在总电量中占比*4(5%到20%),电费平均上涨15-20%,多因素乘积叠加,自上而下对于核电的理论发展空间不言而喻——这是一个跨越30年的预期,虽然远超笔者目前在雪球上看到任何分析预计,但并非毫无根据和毫无可能。

 

 …………………………………………………………………………………………

4、中核机组的增长率及发电总量增长,具有确定性,属于企业产品供给侧的确定性。中核甚至将来年的发电量计划(注意)公布,属于企业经营的确定性体现,从企业责任角度公开透明对于中小投资者首先是好事。

事物一分为二,公布数据带来经营确定性高了,但没有超出部分投资者的预期,公司的“预期差”就没有了,于是一部分看重预期差的投资者离场,情理之中。

事物仍然一分为二。在企业做绩效考核的朋友应该明白,基数低一点,容易“超预期”,于是“预期差”这个能够短期股价带来变量的东西又回来了,但是,预期毕竟是未来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不属于我们今天重点梳理的确定性。

 

(附:雪球上有一篇“周期之期”撰写的《盈利:确定性与预期差》,言简意赅,很不错——偶然阅读到这篇不长的文字,和同时阅读到中核球友的大量评述,理论分析与实际标的一相逢,才引起笔者今年第一篇文字的兴趣)

 

回到机组或者说生产能力。根据球友分析,即便23年增量略显平淡,24年将进入再次加速增长的情景,若成立,继续为“长期投资”增加确定性比重。此外,从前述碳中和计划中核电总量占比提升等自上而下倒推,也能得出企业生产能力必须在这个中长期过程中同步提升,否则无法满足上述指标。

毕竟,行业分析不可遗漏的一环“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在这里高度简化概况可知:我国核电市场是一个寡头市场——这种市场格局的稳定性在3-5年改变的可能性较小。

也就是,从行业和企业本身来看,供给侧增长空间和市场格局是稳定的或者确定性的

(注:球友已经大量分析的发电量、装机量、上网电量等等数据均不引用和展开了)

 

5、其他变量或因素:

(1)仅考虑核电和机组,需足够考虑风光大发展(碳中和逻辑适用)带来的收入利润贡献,落实在中核汇能作为国企在该领域的发展速度,以及核电财报中的“敏捷端储备”(理解是光伏新的技术);

(2)仅考虑国内,未前瞻性考虑三四代机组的国际化市场分一杯羹,这属于我国大国重器“走出去”的战略内容之一。如果说“预期”,这当然也算,可以查找到目前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核电企业在对外商业这块的收入也是客观的。但是中核自身在这块的能力、进程、成果均不确定,收入贡献占比少(缺乏数据),所以不作为确定性因素;

(3)技术突破:这是一种科技企业都具备的内生要素,核电技术不例外。短中期快堆、小型堆等等,未来永远“还有五十年”的可控核聚变(科幻科普也好,但实事求是地说,目前看到这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或者说让核电的产品端供给上限打开天花板的终极方式,见比尔盖茨著作亦认同)。显然,这些同样无法作为当前分析的确定性因素,只能作为长期投资的“诗和远方”。

 

关于“长期性”的重要引用,《能源传》:某种能源需要40-50年的时间才能从占有市场1%的份额扩大到10%的份额,而要最终占据市场一半的份额,则需要从达到1%份额的时候算起,再花上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才能够实现……所有这些发展都需要时间。

从木材到煤炭,到石油,再到今天的风光锂,莫不如此。我们的长期投资若专注于能源领域,是一年还是五年,十年?

 

…………………………………………………………………………

6、不说风险是不负责任、不够客观的分析,变为为了“心中的结论”而寻找支持条件。

《能源传》:每一种能源方案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今天花笔墨聊核电,自然也并非等于核电就是“完美的”。它和其他能源一样有着自己的优缺点,作为企业经营的中核也有着其他国企通常具有的一些效率问题,否则还需要“发展”干什么?

 

风险角度,常见如经济衰退-用电总量下行等逻辑,属于宏观层面,这可以从前述确定性逻辑里面倒推。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经济活动如此糟糕的一年,我们竟然发生了用电危机,当然这里面有需要发展储能的逻辑,有天气异常如高温和枯水并存的因素。目前看,欧洲迎来了史上最高温的冬天,美国超级暴风雪肆虐,而四川今冬的降水量历史偏低……“异常”也许会成为“常态”,如同我们与病毒的常态相处。

扯远了,至于企业机组的检修、故障等,属于经营管理和生产运营方面的风险,是企业共性通用的风险,没有额外的特殊性。

 

特别聊一下少数球友提到的:“万一打仗了,核电站是最危险的,所以核电没有长期投资价值”。

以个人愚见,这里面可能有对常识认知逻辑的问题。

(1)打仗是人类历史常态,但世界大战乃至核战争级别的世界大战,发生的可能性仍然属于小概率事件;

(2)我国与别国发生核战争的可能性属于小概率事件;

(3)如果发生世界核战争,那么此时此刻我们拥有的绝大部分资产将无用或剧烈贬值,超出投资的正常分析范畴;

(4)我们不能因为小概率事件而影响正常的投资,犹如因为存在空难的小概率所以永远不做飞机或否定航空行业的投资价值(当然,实际上你可以选择不坐飞机或不买航空股——有选择,是自由的直接表现,如同疫情政策放开后,我们可以选择出门或不出门,和之前想出门而不能出门,在“自由”哲学意义上存在本质性区别);

(5)恰恰与“认识误区存在的常识”相反,我们认为核电在这一点上具有更安全的属性,即因为极其重要,所以技术上不断加码、防护至上,所以不会有人或国家轻易攻击核电站,仍然是类比乘坐飞机,与某些常识误区不同的事实是飞机从数据角度是更安全的出行方式;或者,我们这样来看:水电面临枯水,光伏面临阴天,风电面临风停了(气流改变),谁没有风险呢?水坝和火电厂是不是更容易成为常规战争的靶子??

 

补充引用《能源传》:核电在公共卫生方面的记录,好到完全可以压过它出现过的一些事故。

 

…………………………………………………………………………

说到这里,不会设置观点的“答案”,因为本就没有答案。用一篇关于基本面的粗犷感性的文章去判断随后的股价涨跌,是缘木求鱼,所以先别急着说认同观点与否,先降低阅读预期,不要指望这篇文章能解决任何原本就有的认知问题。明天或下周,核电的股价也不会因为我或者某人的观点、文字而改变应有的走势。

 

……………………………………………………………………

从基本面的高谈阔论,回到眼前脚下的股价走势。

在浏览学习大家的帖子过程中,观察到有一些球友近日用“垃圾”字眼定性或描述中核。是真垃圾还是假垃圾呢,这要看你观察这一“存在”的时间周期,或者与专注和理解角度、程度有关。

 

首先,如果是因为近期股价下跌而定性其为“垃圾”,这恐怕属于投资研究中的本末倒置。一个问题:假设随后一周中核上涨10%或某日上涨10%(别说没有这个概率,具有短期出乎意料发生不同走势情况的变化概率,这是“股价”本身的一般现象),按前述决定逻辑,它是否一下子在其心中又不“垃圾”了?变成小甜心或乖宝宝了?

当然,实事求是地说,更大的可能性是其时持有上述观点的朋友已经不太可能拥有持仓了,涨跌均无关系,也就是回顾时心理上或者自得(看,我没说错吧,就是个垃圾,幸亏卖了)或者懊悔(唉,TM的,早知道再坚持一下就好了)一下罢了。

言归正传,我们认为对一个公司/人的评价不应变化过快,或依据某一段时期内的表象,而应回归考察长期的基本面/行事为人。

不过,这也是持有价投观念、投机观念不同的投资者的判断标准的差别,且当投资“以结果论英雄”,没必要进行过多的道德评判。

 

其次,即便从股价表现角度来看,只要我们稍微拉长一下周期,中核似乎难以和“垃圾”二字匹配。

2020年6月1日-2021年12月27日,一年半的时间,最高价为最低价的2.42倍;

2021年7月29日-2021年9月23日,两个月的加速段,最高上涨约82%。

数据角度,对于大盘股来说,这样的表现说是“气势如虹”也不为过了。且,大家都知道,2020-2021年底,一直是疫情、贸易摩擦等市场负面因素并存的时间,进入宏观环境和市场更糟糕的2022年,中核股价一直到6月底都相对抗跌。

 

决定股价的因素有很多,如果这时候笔者再去为大家分析移动平均、K线、筹码分布等等,一方面参考意义不大(且不说对不对准不准),一方面前面大段的“基本面分析”就纯属“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了。

如果非要给股价涨跌找理由,我们不妨试着回头一起观察和寻找一些基本面结合(投资者)行为学上的细节。

 

核电2015年上市之后处于多年调整,这和彼时核电政策的停滞或保守、企业本身营收规模等有直接而对等的关系,我们可以搜集很多相关信息,和本文前述基本面进入“政策春风期”对比。

其后,随着风险因素的淡化消除以及碳中和的需要,行业和企业基本面触底回升,一方面主力或对政策春风期具有信息上的提前预判或预知,另一方面定增上市的资金群体为拉高兑现利润(减仓)而发动行情,更可能是二者或更多因素的叠加共推,大家可以看到一个股票的主升通常都是主力资金面与企业基本面的双击效应。

 

那么,这些既得利益的、大幅获利的资金,在“政策利好兑现”或按价投法则实现“估值进入偏高区间”时,会不会、能不能、应不应该减持?这无论从人性利益还是价值理论角度,都是说得过去的哦。

而大盘股的阶段性减持兑现或出货,通常也是绵延较久的(表现在K线上自见顶后“波段下行”“间或反弹”,都是最常见的走势,对应2022年的抗跌-补跌走势),如同上涨时,不用小盘股那样一两周暴风骤雨急涨急跌,对于中核来说是不是正常的、有利于长期走势的?

 

而任何股价经历一轮一年以上的上涨周期后(万物皆周期,风口远超核电的锂矿、光伏现在看莫不如是),都要经历见顶卖出-左侧震荡下行-见底-右侧上升的循环,只是节奏快慢。新一轮筹码的收集过程,通常就是伴随着左侧的下行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因而也是最难熬的,负面流言和臆想满天飞的,这些都是人性的体现,从而也是为新的主力收集筹码服务的。

 

若此,股价自身的波动,在正常的可以理解的范围内,并非企业基本面发生了显著的剧烈的变化。“凯撒的归凯撒”,交易动机和交易行为就归交易分析范畴,无需联想和扩大化。

单个外资机构的卖出行为,同样在上述分析范围,并非脑门上写个“外资机构”就和内资机构在交易者这一本质属性上天差地别,不是一定要有先见之明或更加愚蠢。

君不见,在下行的同时,社保基金等也入驻其中,反推基本面的稳定(如果一定要从机构的进出来附会)。

 ……………………………………………………………………………………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归纳述说的是股价运行的通行规律,规律的效力大于具体个股,即中核也好其他也好,都要服从大的规律。分析个股固然属于不可或缺的功课,但容易陷入观点狭隘和为标的寻找特殊理由的境地。

 

以及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对于股价波动的分析,自我设定、推定成分居多,和技术分析一样对未来参考有限;况且,对于过去的走势,究竟为何如今都不重要了。

短期股价的波动,自然有其规律。机构的进出也属于正常的交易行为。机构不会因交易或波动改变对企业基本面的判断,但散户却会因机构交易带来的波动而陷入怀疑、自我否定直至恐惧卖出筹码,构成股市中上述一轮常见的循环。

或许这就是当前问题的实质。

 

换句话说,今天的问题在于,我们可能一方面嘴上说“这是一只值得付出岁月共成长的价值公司”,一方面手里敲字“跑输大盘,垃圾”“(最近)就是不涨,垃圾”……

知行不合一,这才是价值投资中最痛苦的根源啊!

中核还是那个中核,痛苦的是人心

若要抚慰己心,或许还是回到基本面分析审视逻辑。

 

…………………………………………………………………………………………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本文仅作交流,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

 

2022年1月11日

蓉城

$林洋能源(SH601222)$ $中国核电(SH601985)$ #核电核能# 

全部讨论

2023-01-11 21:46

谢谢😊记录学习。

2023-01-12 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