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道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实就是指大自然的演化规则,也可理解为事物的形成规则和运动规则。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例如流水高山的石头泥土往下冲走,淹没低洼之地,森林树木过于茂密高耸,自然之火燃之烧之成灰;自然灾害,地震火山,海啸飓风皆为天之道。作者以张弓为比喻,通过描述弓的高低调整,揭示了自然的规律。天道就像一张弓,时刻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当弓的位置偏高时,需要向下调整;偏低时则需要向上调整。这种调整过程同样适用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即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可是人之道则不一样,社会法则不然,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不公平的分配方式,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富人只会越富,穷人只会更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交易之道,本质上是天之道。拿钱进入交易市场的,这说明你有余钱。天之道就有资格有实力损你的余钱,即损有余而补不足。交易之术,乃人之道。交易者在交易时,因为经验技术认知不足,而贸然进入,不仅随时会亏钱,还得支付学费等,这样就使交易者更加被动,更加不足,即损不足。这就是交易中的人之道。使做市商更加有钱,使经验丰富,认知更强的交易者更加有钱,即奉有余。

交易是天之道和人之道的结合,两者的作用力之下,百分之九十的普通交易者,再怎么努力学习悟道,最终也难逃被消灭的下场,只要你不离开市场的一天。余下的10%天选之子,会在其他的时间被天之道或者人之道给消灭掉一半, 例如,杰西利夫莫尔,丹尼斯,江恩,刘强等金融大咖,最终都逃不出被消灭或者退隐江湖,金盆洗手的命运。

我们生活在群体的圈子里,在商业化的社会,有资源有财力的富人,只会强强联手,共同富裕。穷人永远也很难跻身于富人圈子,逆天改名的例子只是占比很少,穷者越穷,永远活在被富人剥削的底层里。余者更有余, 不足者更不足,此乃人之道。天之道,老天要照顾穷人,与人之道相背离,当天之道与人之道对立之下,结果每隔几百年,天道强行干预,把冒尖的大树强行砍掉,历史上有李闯王李世民,明朝朱元璋,汉朝刘邦,最终被天道所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共同富裕才符合天之道。

一些有成就之贤愿意把自己的财富还之于民,用之于民也是符合天之道的。例如 钱学森,霍英东,邵逸夫,西蒙斯,巴菲特等。在达到一定的精神境界,和哲学境界的时候,顺应天道,慈悲为善,普渡众生。所以,当我们从事交易,在决定踏入这个行业之前,是否该给自己定下一个奋斗的目标,未来的理想,是否能够顺应天之道之宇宙法则,在前行之路上提高自己的悟性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