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基金系列之港股ETF:高效构建港股ETF组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港股市场目前处于估值低位,可能有较活跃的结构性机会。本文从组合构建的角度出发,通过“核心-卫星”的思路进行港股资产配置,并对相应的投资工具进行了介绍和详细的对比分析。$恒生科技指数(HKHSTECH)$ $恒生科技指数ETF(SZ159742)$

从利用ETF进行港股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当前内地投资者可选用两类工具,即内地港股ETF和互联互通ETF。截至2023年年底,A股市场上共有71只跟踪香港指数的内地港股ETF,规模合计约1785.89亿元;其中科技行业产品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目前共有8只南向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跟踪恒生指数盈富基金目前规模最大,2023年末超过1200亿港元。

底仓品种:恒生指数ETF、港股通50ETF

港股宽基指数对比:恒生指数可以较好地作为港股配置的底仓品种,编制方案更能反映港股市场整体的表现情况,权重更分散,风险相对可控,并且可选择的跟踪指数的ETF标的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

恒生指数ETF比较分析:内地上市的恒生ETF更适合于不具备开通港股通条件的个人投资者,以及对于资金交收效率要求更高,或者希望基金净值能够直接反映汇兑损益的投资者。互联互通恒生ETF则更适合于对于跟踪效果要求更高,以及对于费率敏感,资金量大、流动性要求高的机构投资者。整体上看,互联互通ETF对于恒生指数的跟踪效果更好,盈富基金规模最大、低费率、交易活跃,跟踪误差较小。

港股通50ETF比较分析:港股通50和恒生指数走势接近,同样代表港股大市值龙头整体表现;成分股均为港股通标的,能够更好地进行ETF套利。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50ETF成立较早、规模大,成立以来基金相对于基准取得了明显的超额。

卫星品种:科技成长+红利策略

科技成长:投资恒生科技时,在投资范围、费率、跟踪效果上,内地港股ETF中都有不错的选择,其中,华夏恒生科技ETF规模最大、流动性好;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规模也较大,同时费率较低;摩根恒生科技ETF、易方达恒生科技ETF在近两年的下跌行情中跌幅相对可控。互联互通ETF中,安硕恒生科技华夏恒生科技恒生科技指数ETF费率较低,跟踪效果较好。

红利策略:在目前成立满一年的红利策略ETF中,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可以通过QDII进行投资,投资范围较广,同时近一年标的指数表现突出,在红利风格占优的市场环境中显现出更好的弹性,可以作为较好的策略工具;2023年产品获得7.14%的收益,在港股基金样本中名列前茅。指数除了传统高股息行业,交运、电讯、石油石化等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高分红公司权重相对较高。

风险提示

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港股市场波动风险。

来源:招商证券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