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保-财险实力突出,寿险潜力显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中国人保-财险实力突出,寿险潜力显现

核心观点:

国资股东控股集中,分红连续稳定。

国资背景强大,财政部绝对控股。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保”)源自于1949年10月20日在北京成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家全国性保险公司。根据公司2024年一季报,财政部作为中国人保的发起人和实控人,持有公司60.84%的股份,是公司的控股股东;社保基金持有12.68%,为中国人保的第二大股东。两者合计持股比例高达73.52%,持股较为集中,股权结构稳定。

盈利实力整体稳健,分红率较高且连续稳定。公司加权ROE基本均稳定在10%左右。公司利润分配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过去5年维持较高的分红率,且分配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2020-2023年现金分红比例均高于30%。人保集团及核心子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近年来基本保持稳健,近年来人保集团、人保财险、人保寿险、人保健康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在150%以上,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基本保持在100%以上,远高于监管标准。充足的偿付能力给予公司灵活的业务经营空间和持续稳定分红的保障。

优质财险,龙头地位稳固,盈利能力突出。

总体来看,人保财险保费规模及盈利能力均领先同业。人保财险行业龙头地位稳固,原保费市占率均稳定在三分之一以上,且占比大于第二、三位之和。盈利能力方面,对比“老三家”财险公司中其它两家,近14年来看,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下,持续保持正承保利润,优势突出。而其它两家综合成本率在不同年份出现承保亏损。车险方面,人保车险具有显著承保盈利优势,综合成本率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基本领先其他两家头部险企,主要依靠优质的业务结构、不断强化自有渠道建设、庞大的客户积累与技术积累。随着2020年9月第四次车险综改不断深入,车均保费将逐渐下降,提高精准定价能力和费控能力对险企实现承保盈利愈发重要,人保车险优势明显。非车险方面,财险行业正加速向非车险转型,竞争较为激烈,承保盈利难度大,需要长期投入且具有较高技术壁垒,人保非车险不断提高承保质量、改善承保条件,2023年非车险实现承保盈利,推动财险总承保利润远高于其他险企。

潜力寿险,高质量转型成效逐步显现。

人保寿险积极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价值增长潜力较大。产品结构方面,公司加大中高价值型终身寿险、年金型保险销售;缴费结构方面,人保寿险加大价值期交型产品规模占比;渠道结构方面,虽然银保渠道仍为当前公司最主要的新单保费,但在严格落实“报行合一”要求下,渠道新单规模和价值率同时改善,个险渠道规模与价值均实现显著企稳回升。

人保健康规模实现高增,2023年结构有所改善。人保健康2018-2023年期间原保费收入年复合增速高达25%,驱动人身险保费快速增长。公司更依赖与银行渠道的销售,2023年银保新单占比82.6%,同时渠道价值率由0.3%大幅同比提升3.7pct至4%;公司积极谋划代理人渠道创新转型发展,提升销售人员人均产能,新单保费同比虽有所下降,但价值率提升推动渠道NBV同比大幅提升。

在投资端企稳预期下,受益于财险业务稳健盈利和寿险高质量转型成效初显具有较大的价值增长潜力,我们预计2024-2026年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6,025/6,471/6,96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8.9%/7.4%/7.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2/290/314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4.9%/10.9%/8.1%;EPS分别为0.59/0.66/0.71元,对应2024年6月7日5.25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8.87/8.00/7.40倍,PB分别为0.90/0.84/0.7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转型不及预期风险;相关政策大幅调整风险;资本市场剧烈波动;自然灾害风险

全部讨论

06-16 22:50

钱有,看投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