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连续出招,固收债基困难模式开始?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1

基能量:两枚小CFA,我们聊基金,聊大类资产,聊投资方法,聊感悟!

活出内心的自己......

这几天国内债券市场表现不太好,债基、理财都受到影响。

7月8日又出了一则消息:央行视情况开展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期限隔夜,采用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利率为隔夜正回购为DR007减20BP,临时隔夜逆回购为DR007加50BP......

翻译过来就是:

央行决定设一个新的机制或者工具,用来调节利率,央行回收和释放资金的价格是在一个参考利率(DR007)的基础上,不对称加减点。

国内的正回购就是央行回收资金,减少短期市场上的货币量,央行把手中的债券抵押给金融机构,向金融机构借钱,然后未来再买回来。逆回购就是反过来,央行向市场释放资金,增加货币量。

且这种临时机制,回收资金的价格是DR007的基础上-20BP,释放资金的价格是在DR007的基础上+50BP,不对称。换句话说,对利率底部控制更为严格。

市场不担心逆回购,因为这会增加市场资金,增加流动性。市场担心正回购,今天债券收益率走势就反映了大家的担忧,1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提升。

前几天才有新闻出来,央行要下场借债(《央行出手借债,我的债基和理财影响多大?》)。7月5日的时候,央行也确认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了借债的协议,而且会采用无固定期限、信用的方式借债。这意味着央行可以在没啥成本的基础上,直接找机构要债券,然后投放到市场上,增加债券供给,托住或抬升债券利率。

这么一来,是不是为债券类产品捏了一把汗?我们回到大家投资关心的问题吧,理财和债基影响如何?还能不能买?

结论:短期波动加大,中期波动降低,长期依旧依然继续配置。

先说央行的意图

央行借债的意图。一方面,为了避免系统性风险。因为大量的机构资金在“资产慌”之下追逐长期安全债券资产,这些资金对于机构而言,是负债,而且又往往是相对短期限的负债。如果放任不管,就会不断强化期限错配,积累巨大的风险,硅谷银行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另一方面,大量资金抢购长期限国债,把债券的收益率压得很低。这导致对外展示的“形象”不好。因为一般认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代表了市场对未来经济的看法。收益率往上,预期经济不错,收益率往下,预期经济疲软。如果一边国债收益率被压得死死的,一边又让大家要有信心,要把经济搞起来,总感觉怪怪的。

所以央行一直在提醒长期国债利率过低,以至于后来决定亲自抬一手。

央行创设新的利率调节机制。一方面提醒利率已经较低,整个下限,市场价格要是比这个价低,那我央行直接高价找你借钱,你借给我就行。另一方面,应该更重要,就是以临时的正回购和拟回购,以及-20BP~+50BP的上下限,来稳定利率在目标范围内。

短期波动加大:债券收益率已经持续下降了一段时间,现在也确实到了一个较低的位置了,特别是长期限利率。弹簧压紧之时,最为敏感。现在央行站出来,搞操作,市场情绪当然很不稳定。同时,央行后续操作的力度也未知。因此,短期波动加大。

中期波动降低:刚才已经说了央行的意图,防止像类似硅谷银行一样的系统性风险发生,以及增加临时性的资金利率调节机制。相信随着后续操作,预期落地,中期的走势会更为平稳。

长期影响不大,债券类资产依然是稳定的基石:各种原因导致了目前的情况。国内经济下行,迟迟不能复苏,中美利差倒挂,美国又迟迟不肯降息,汇率压力山大......但是,其实站在当前时点,依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那就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都是下行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应该是下行的,而在利率压力缓解后,为配合经济复苏,短期险的收益率也应该是下行的,或者说有天花板。

因此,只要不是明天要用的钱,其实就依然可以配置债券类资产。只不过要有一点心理准备,就是短期波动加大,时不时可能来个回撤,或者表现相对弱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