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业学习笔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7喜欢:3

下午花了点时间看了下海天味业(以下简称海天)2023年报。

在公司管理层分析与讨论章节里面,我觉得有两段相对比较重要的定性论述:

“调味品行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作为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调味品的使用需求融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得益于调味品的消费频次高,具备一定需求刚性的特点,整个调味品行业在过往保持相对稳健的发展。”

“作为调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我们聚焦主营业务,坚持在调味品领域做深做实,坚持用匠人精神打造每一款产品。酱油、耗油、醋、料酒、各类复合调味料以及粮油米面,发酵饮料等丰富的产品线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海天作为调味料行业最大的玩家,满足人们对调味料的需求。这种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就我的认知来说,目前人们对于调味料的需求,应该就是刚性需求了,只不过是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调味料,而不是要不要的问题。

那么对于人们有刚性需求的调味品系列产品,海天作为里面的做大玩家,其实这时候就可以好好看看。

另外年报里面摘录的两段话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词汇:消费高频次。其实这也很简单,无论是那种调味品,几乎都是小瓶小罐小袋装,以500ml或者750ml为主,当然也有更大或者更小的包装,更大的包装可能是面对餐饮或者预制菜企业,也就说是针对企业客户,更小包装可能适合单身狗,无论是企业客户还是家庭用户,他们每年购买调味料的次数肯定不是一次两次,可能是八次或者十次这样,购买次数多,既可以把每一次购买当做一次单独的决定,也可以依靠用户的习惯维持购买的习惯,这就是海天需要去想办法解决的问题。不过一般用习惯的品牌或者吃习惯的口味之后,再换其他品牌或者口味的产品,确实相对比较难,可能这也就是习惯或者品牌的力量。

既然是高频次消费的产品,那么就需要时时联动消费者,就是只要消费者想要购买,那么他就能够随时随地都能够购买到,无论是传统线下渠道,还是线上渠道。从公司的数据来看,目前还是以线下渠道为主。

在公司风险因素一栏中,海天提到目前消费者触达及渠道交付形式立体多元,行业发展面临新课题。消费场景已高度碎片化,消费的决策路径亦全然改变,全渠道的交付模式变得立体多元,这对行业供应模式,分销模式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企业在分销体系重构,供应交付立体重构,数字化能力升级,创新能力等方面持续作为。重构市场链和供应链两条核心主链的新能力。

海天的品牌度很高,大部分产品也做的有差异化,如果产品触达不到消费者,那产品又如何转化为收入呢?就目前而言,我们自己可以想一下有多久没有去过商超买东西,那么商超里面的任何商品都不会进入我们的视野里面,以前可以在货架上看到大排大排海天的产品,那一眼望不到头的气势就给人震撼感,觉得是大牌子好产品。可是如今消费者已经不怎么去商超了,看看现如今胖东来对各家大型连锁商超的帮扶就可得知,线下商超经营趋势堪忧,客流量少的可怜。

那么人们购买调味料一般就近在家附近的小便利店或者烟酒店之类的地方,特别注意就近原则,这一点非常的重要。一般调味料也比较便宜,那么人们也不会特别注意要去特定的场所去购买。又或者就在网上购买了,快递直接送到家。那么这就要求海天将经销渠道的颗粒度做的更加精细,不能向以前一样用机关枪扫荡一遍,结束战斗,如今可能更加需要小米加步枪,一枪一个点位。而且小便利店或者烟酒店的店面有限,那么SKU肯定要会有空间上的限制,可能摆上海天味业产品,那么另外一个同品类牌子的货就上不了货架。

想要抢占线下小便利店或者烟酒店的货架,那么就需要产品有知名度的同时,让这些线下渠道有高于其它同类产品的利润。那么海天是否能够同时满足这两点呢?海天大概率满足前面一种情况,海天的品牌知名度在调味品行业说第二,我想没有人敢说自己第一。第二点,给终端经销商的利润,其实看看大家周围的各种烟酒店就知道,调味品类肯定有海天系的产品,经销商特别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终端商家,他们计算的最精细,而且消费者在烟酒便利店购买一般也是指名购买,空间有限决定了烟酒便利店老板肯定要计算哪款产品更能赚钱,不会思考说为了引流销售不赚钱的产品,然后通过转化销售其它产品达成里赚钱的意图,况且海天味业又不是茅台,它也没那个能力,那么一定是海天味业能够让商家赚到钱,他们才会将海天产品放置在为数不多的空间里面。

至于公司说的行业景气度下降的风险,我认为就是一个经济发展周期的问题,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对于大的经济周期你只能不断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它,而且经济周期就如雪山崩塌,没有一片雪花可以幸免,但是你可以尽量努力别让自己被别埋得太深,然后期待下一次的沧海桑田周期轮动,这样你也会升起的更快,爬的更高。所以餐饮不景气、食品行业下滑、大众消费增速下行,这些从长期而言,其实就是一个螺旋的过程罢了。

公司毛利率36%,看起来确实不高,相较于以前看的白酒行业而言。这也就是命也,选择大于努力的最真实体现,辛辛苦苦生产并销售超过了400万吨的产品,营收250亿左右。

再看看白酒企业,就不用茅台的数据,看看中不溜的古井贡,销售了不到12万吨白酒,营收202亿,洋河销售了16.6万吨白酒,营收331亿。

不过海天味业只用了2888人就生产了超过400万吨产品,古井贡酒使用生产员工6201人,才生产了11多万吨白酒,洋河更是高达9431人,才生产了接近16万吨白酒。另外海天味业总员工数才7863人,古井贡酒总员工数12969人,洋河更是有20519人。

以上三段只是用数据对比不同行业的同样数据,看出企业的经营效率,也可以看出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提醒我们投资不仅仅是和同一行业的企业相比较,也是与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进行比较的过程,或者说投资其实就是比较。

至于海天味业,这肯定是一家好企业,一家有品牌护城河的企业,他们在年报里面其实已经写清楚自己目前遇到的情况,而且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目前海天味业的发展仅仅是遇到了一些不好的年头,而绝非土地盐碱化。

全部讨论

06-30 10:41

海天是家好公司!被竞争对手抹黑了,产品针对不同市场用不同标准并没有问题,因为世界各地标准并不是相同的!只要是安全产品和符合食品安全!无奈造大众误解了,但是管理又惜字如金!没有做好善后攻关工作向广大消费者解释清楚相关不同国家的标准!在广大的调味品市场监管,目前只有海天才是真正可靠!!!另外就是每年分红百分比太少!没有真正予靠收息一族有稳定收益!!!

06-30 10:34

严重高估,比伊利五粮液双汇贵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