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维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可债券投资就危险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昨天5月份的LPR正式与大家见面了,不出意外,由于在过去的30天时间里,MLF中标利率并未下调,因此本月度的LPR与上个月维持在同一水平上,1年期数据为3.85%,5年期以上的数据为4.65%。那么市场中的担忧声就又起来了,说好的降息呢?人家大洋彼岸那个国家的利率都降到了0,咱们为啥还要维持在这么高的水平上呢?


其实不然,实际上我们自1月份开始,央行的降息力度已经很大了,LPR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着。通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我们也能够得知,利率已经从2020年1月份的3.05%,下降到本日的2.69%,期间甚至一度下降到2.5%这个水平。要知道上一次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如此之低的情况还是在18年前。

市场上所谓的担忧声音,只不过是预期落空后的一种自我排泄方式而已,人家央行本来也没说一定要持续放低利率水平啊!更何况,通过这两月的货币数据我们也能够得知,市场上的货币总量是越来越多了,如果在加大注入水量的同时,还要放开出水口的话,市场资金难免会乱跑乱撞,2010年前后市场上发生的通胀乱象相信大家都不愿意再经历一次吧。所以只要市场缓过劲来,利率的支持力度暂缓一下是很正常的。

再说老美那边之所以要把利率迅速降低到0,主要因为金融市场出现了问题,货币紧张嘛!用巴菲特的说法就是,出现这样的利率和货币政策是不是对的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如果它们不出现,那么必然会糟糕透顶,市场可能会再一次出现多米诺骨牌般的倒闭潮。因此我们才会看到美联储一直降息,美元却一直在上涨的奇怪现象。

而反观咱们自己的经济是没有这样的困扰的,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让利率政策推进市场经济迅速恢复到疫前水平,但是同样需要防御的还有通货膨胀。注意老伊这里说的是真正的通胀率而不是被猪肉挤兑上去的假通胀。

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说过里根的故事,历史为了歌颂里根总统的贡献,还将他上台后实施的一系列救市政策称之为里根经济学。

其实当年美国总统里根上台之后他也很头疼,那时候美国的经济市场一片乱糟糟的声响,1978年由于石油价格从十几美元涨到了三十多美元,造成了全球多国经济体的衰退,并且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胀率一度高达10%,可以说是绝对的恶性通胀。

所以里根上台之后他就面临一个抉择,是加息压通胀呢?还是降息拯救经济和就业呢?左右为难的情况下,他选择了加息。实际上当时很多著名的投资人都不认为经济在这么糟糕的时候还会加息,包括瑞达利欧等很多投资人都在上面载了跟头。

结果正是在不断加息的背景下,美国的高通胀率被压制了下来,企业生产恢复正常,资金投入重新流回到实体经济之中。由此美国GDP由负转正,开启了辉煌的十年之路。

通过里根经济学我们应该能够得知,有时候一味的放货币不一定能刺激经济复苏,反而当货币总量发放过头之后,多出的货币会反过来抑制经济的发展,所以央行这种放放停停,看市场有需求再慢慢放货币的行为非常值得提倡,不然一旦恶性通胀出现,政策再来个180度大转弯,疯狂加息的话,那么经济肯定会更糟糕。

其实LPR没有继续下调打乱了很多投机者的预期,此前这些人会觉得央行会跟随全球降息而同步降息,可5月份的LPR出炉之后发现不是这样,于是资本市场就出现了短暂的疲软,像今天股市下跌就有一部分源于此。

更有很多投资人担心如果央行不再降低利率的话,债券市场会由牛变熊。其实这种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近期出现了小幅度的上调,持有债券的投资人近期应该是小亏的。

如果我们回看债券的价格走势投资者就会发现,自2018年1月份开始,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一直走低的,从而也就造就了债券这几年的牛市。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利率本身也是跌宕起伏的,它不是一直下跌,途中也是跌跌停停,总体下滑而已。所以出现阶段性起伏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近期债券收益率提升,这是由于市场资金需求多引发造成的,证明企业愿意开始拿钱,对经济总体而言是好事。

因此,投资债券的投资者只要记住一点,政策的利率调整方向有没有改变,只要方向不变就不需要退出债券投资。当然你说一定要卖在最高点,买再最低点那么老伊是没有能力办到的,估计市场上基本上也不会有人能做到。

但是话又说回来,由于我们的利率下降幅度已经很大了,看这张图就知道了,已经下探到20年内很低的位置了,未来继续下降的空间有限,也就是说,即便赚钱比之货币基金也强不了太多,对于这方面投资者还是要有自己的预期。

所以如果你承受不了这个波动那么可以先把钱拿出来,放到货币基金就是了,毕竟未来主要还是看股市,而如果你能承受的了那么就继续持有,只要宏观政策不变,债券大方向就不会有太大变化。

$国债ETF(SH511010)$ $招商产业债券(F217022)$ $工银双利债券A(F48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