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9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思考起点:
网页链接
在阶层的阶梯上你能爬到第几层?
网页链接
中国人到底有多少财富

yevon_ou这个名字值得稍微关注

先表述 '有多少财富' 的感想

高速发展和高通胀互相影响, 90年代商业/金融市场的发展, 99年房地产商业化
财产私有化, 财富再分配, 从而产生出账面上的高通胀
作者的计算方法可谓过于简单粗暴; 倒是可以先假设这个数据成立
当然, 先自我安慰一下, 在接下来的漫长日子里面
通胀无法以这种速度膨胀
GDP增长速度下降
过去20多年的人口爆发, 所产生的人口红利
野蛮时期已经过去, 接下来需要更多能力上的体现

从这个通胀比例出发, 个人可以推导出作者部分推论
对于贫富分化内生性缩小, 是这样理解的
一个人无论作为 受雇者, 企业家, 投资人, 都必须投入必要的劳动要素来增加财富, 将此部分设定为主动收入, 而通胀每年14%
再假设财产本身的被动性收入可以和GDP平均增长相抵消
一人有50w, 主动收入扣除日常开支, 一年后剩余15w, 财富增加30%
一人有100w, 一年后剩余15w, 财富增加15%
200w, 一年后剩15w, 增加7.5%, 正式跑输通胀
不能维持通胀以上增长率, 财富缩水; 而个人大资金大比例增长, 是有足够难度的
所以某种程度上缩小贫富差距, 此为内生性缩小
内生性缩小感觉是高通胀在宏观上产生的效果, 而财富天花板, 即文章一阶层阶梯问题, 则是关注个人/微观上的效果

令我在意的说法
以前 1kw以上的游戏, 放到 100w的圈子里面玩而已
'有钱的越有钱' 这个说法, 好像是在最近一两年才听的比较多?
最大的杠杆是人本身
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 人口红利降低, 资本产生的效益/壁垒的效果越来越显著?
这种程度, 最多只可以算是捕风捉影吧

对于'阶层的阶梯' 的想法
整篇文章, 直到2N定律部分, 都是可以理解接受的
但之后的内容很是令人迷惑
先是设定, 无风险回报5%, 再分析资金到一定量的时候, 主动收入很难达到9%
从而推导出消失的财富这个概念
想想500w资产情况下, 9%, 即45w一年, 完全有可能达到的, 因此, 消失的财富的对象, 是社会上的少数群体, 或者讲, 只是一个宏观上的概念
'消失的财富' 在宏观上, 显然存在, 亦是一个很难量化的存在

全篇文章, 其实一直在使用购买力这个概念, 而不是更为单纯的资产概念
购买力,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额
从个体出发
6位数的购买力, 在一段时间内被确实很容易消耗完; 但7位数,8位数呢? 
心态平稳的个人, 宏观经济不出现突变, 支出几乎是可预期的; 有一定的资产情况下, 谁会一把将自己的资产全部拿去换成实物了?

虽然'消失的财富' 有点道理
但对于资金量完全未达到需要担心这个问题的大部分人来说, 有点煽动的成分吧?
而且, 资金量达到需要担心的时候, 视野, 被动收入能力应该已经完全不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