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5喜欢:0
回复@会计误工人员: 是的。我夫人老家是广东某农村的,他们家应该是在90年代去城里的。10多年前结婚之后有好多次去过她家农村的房子过节。在这10年房子暴涨之前我就看到、观察到、感慨到他们村里的景象:70%的房子都已经杂草丛生,已经变成了鼠虫之窝。剩下的好一点房子还可以住的或者整装一下可以住的房子平时的日子之剩少数老人家留守。(现在如果我想0元租我岳父大人或者那些村子的房子将会被夹道欢迎)
过去的10年或者15年你驱车在任何的中华大地哪里不是雨后春笋般的鸽子笼。更加感慨这根本不是房屋,而是纯粹的金融旁氏游戏。有钱有势的有拥有很多房产的又没有房贷当然是人生赢家,不过是不是绝大部分人是不是比200年前的佃农更可悲?
其实这些人如果形容一下就是自以为“当家做主”的slaves
前些年搞加价去库存的游戏的时候我的预言一一应验。
从投资的角度我用我看的第一本股票投资书里看到的话指引对一线城市的房价预判“树不可能长到天上去”。(其实我从来没有炒过房[大笑]一线城市的房子也是太早退出)//@会计误工人员:回复@Decarbon:赞同。
现在其实就有了。虽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0房租,但实际上就是自己住不上,又长时间比如一年甚至两年租不出去的,比如惠东的房子体量非常大,2000一个月一套没人要,甚至1000也没人要,方圆50分钟开车几乎没有足够的工厂写字楼等就业机会……这可以说是0房租了。
有些比较偏的地方周边没就业机会,0房租请我偶尔去“度假”过周末我都不会去,其他人也不会去,周边没有足够的就业也没有其他值得让我去的。
特点就是供应的体量超级大,但实际的需求非常小,于是0房租其实是特定供求状态下的合理市场现象,虽然不可思议很多人无法接受,但实际上已经存在。
投资股票一模一样,港股很多仙股,如果也没有股息预期,业绩也不起色,那么接近0的价格才合理,因为不产生任何内在回报率。
引用:
2023-11-25 07:55
虽然房事疲惫,但看到这样的新闻还是很欣慰:

全部讨论

我老家还在农村,偶尔看到乡下曾经的百年大房子,曾经的大户,人去楼空,我会驻足浮现是否几十年前曾经非常热闹?曾经100年前花这么多的财力按今天的人工价格相当于今天可能是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成本,如今他们的子嗣如何了?
去了厦门鼓浪屿,岛上全是百年的大宅,如今大多被生锈的大锁锁上,有些被用于民宿,我也想知道曾经的繁华,如此倾住好些人可能一辈子的心血,只为千秋万代,可是几十年甚至十年八年后就不再繁华……
如果有用不完的钱没问题怎么享受都不过份,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当身上有了点钱后,还很多是那种老旧观念,把一辈子的心血用于筑梦-建房子买房子,其实很多人因为买房承担了对他们自己而言过高的代价。
比如路人甲手上有100万现金没有其他资产了,家庭工资收入2万,这是很好的情况了,假设按我说的情况,70万首付买了200万的毛坯,30万装修和买家具,130万的贷款远期利息60-80万或以上。假设我的话,我是不会买那个房子,因为对我来说性价比太低而且威胁未来的现金流安全所以根据我的本性不会买,2000-3500月租可以住同一个小区,3000的月租的在小地方是很好的装修了。但很多人还是类似路人甲就这样买下来了,为了面子,为了让人看得起,“为了孩子读书”,为了以后更贵,为了升值……
其实我目前月租3000元然后读私立学校一年3.5万左右也是可以的,如果条件差点这里也可以租1000的一年1万左右的私立学校,是不是远比买几百万的房子便宜?
大部分人都被时代的潮流裹着前行,害怕跟别人不同,于是手上稍微有点钱都变成了路人甲背负过高的负债和承担未来不确定的现金流变数概率风险,甚至变成路人乙(一家人大城市工作生活却在老家买房建房而无法享受闲置),而极少人敢于跟主流的别人不同,把这些钱拿去为他自己工作,比如即使存款产生可以现金流去交房租,比如懂投资一定比率拿去投资,产生现金流,帮衬他们自己的生活……
大部分人最终都活在了《富爸爸穷爸爸》里的rat race通道一辈子奔波,无法抽身跳出来,因为更多的钱导致更大的问题(更大的负债买更贵的房子)而不会让钱帮助他们工作……

2023-11-25 11:55

房地产很多人都知道是骗局,可是都认为自己不是接盘的那个,其实就和A股性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