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MH分析(二)--知道LV,知道LVMH吗?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7回复:2喜欢:20

本系列文章将分享对不同公司定性定量分析,希望各位雪友积极交流。以下言论仅个人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接下来更新的是LVMH的系列分析,第二篇主要是了解下奢侈品帝国LVMH的历史。


一、为什么说LVMH是奢侈品帝国?

LVMH是Louis Vuitton Moët Hennessy的简称,中文名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从名字可以看得出LVMH由两家集团合并组成,分别是1854年成立的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集团和1971年由Moët et Chandon酩悦香槟与Hennessy轩尼诗干邑两大酒厂合并组成的Moët Hennessy酒业集团。

LVMH旗下拥有75个知名品牌,大家熟知的LV(路易威登)只是LVMH旗下的品牌之一,LVMH旗下还包括Dior、Givenchy、Tiffany、FENDI、RIMOWA、GUERLAIN、DOM PÉRIGNON等全球知名品牌。

二、LVMH前传

1、Moët Hennessy酒业集团

(1)Moët et Chandon集团

1743年法兰西贵族后裔克劳德(Claude Moet)在香槟-阿登大区创办了Moet et Cie酒厂生产香槟。

1750年通过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引荐Moet香槟进入凡尔赛宫。

1792年,克劳德去世,家族产业交给孙子让雷米(Jean-Remy Moet)。

1840年让雷米成为艾贝涅市长,在Moet总部宴请拿破仑,之后订单飞涨。拿破仑退位后,香槟-阿登大区被俄军占领,Moet的60万瓶佳酿被洗劫一空,让雷米不怒反笑:今天毁我生意的士兵将成为明天最好的推销员。之后Moet的客户包括拿破仑的宿敌,比如英国的威灵顿公爵,普鲁士国王等。

让雷米退休后,家族交给儿子维克多和女婿埃尔,酒厂改名为Moët et Chandon。

20世纪50年代,通过Moet家族200年的努力,政商关系和独特的品质被转化为享誉全球的品牌,家族功成身退,Moët et Chandon被非家族成员德.沃居埃尔伯爵接管。

1962年,Moët et Chandon在巴黎上市,之后收购MERCIER(梅西耶香槟)和迪奥香水。

Moët et Chandon这个品牌一直都是香槟的代名词,拿破仑庆祝胜利的时候是喝这个品牌的香槟,维多利亚女王也爱喝,因此也被称为「皇室香槟」。

(2)Hennessy酒厂

1765年成立的 Hennessy 酒厂,由爱尔兰裔的退役军人Richard Hennessy创立,他退役后来到法国的干邑市酿造干邑白兰地,经过六代人努力,大受欢迎,连法国国王都爱喝,世界最知名的干邑白兰地就是轩尼诗产的。

(3)Moët et Chandon与Hennessy合并

1971年,Moët et Chandon与Hennessy两大酒厂合并,组成Moët Hennessy酒业集团。

2、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集团

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父亲经营着一家木工作坊,受父亲熏陶,他从小就学会了木材的加工方法。

14岁出去看世界的想法使路易·威登决定离开家去巴黎。在没有汽车火车的年代,路易·威登靠打工挣路费,去巴黎的400公里他走了一年时间。

路易·威登在巴黎一家箱包店打工,箱包店除了卖包还有各种其他服务,比如帮助王公贵族打包旅行的行李,因为当时贵妇日常穿着非常复杂,还有应用场合不同的衣服,所以出门旅游的时候打包非常麻烦。

打包行李对于箱包店来说只是个附加服务,但是路易·威登做得非常认真,整理过的行李井然有序,衣服也不会被弄皱或者弄坏。他的这门手艺很快就在整个巴黎的上流社会圈传开了。后来这个消息传到皇宫里,当时拿破仑三世的乌捷妮皇后非常看重他的才能,决定认命他为御用捆工,留在宫里专门负责皇后的行李。之后,路易·威登越做越好,乌捷妮皇后主动提出资助路易·威登开店。

1854年,33岁的路易·威登,在离开家19年之后,有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箱包店。

(1)LV核心理念一:工艺革新

1854年,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法国完成,整个社会都在大举发展资本主义,民众开始热衷于消费。蒸汽革命带来火车,当时法国贵族最热衷的就是坐火车旅游。为了让雨水更容易落下,当时大多数箱子都是圆顶的,但带上火车后没法摞在一起非常难携带。路易·威登敏锐地发现这一点,做出世界上第一个平顶箱,同时路易·威登看准王公贵族的炫耀需求和消费能力,用了上等的木材和各种装饰加防水材料,这就是LV著名的、奠定公司历史的——平顶白杨木行李箱,既结实又美观。一经推出有口皆碑,迅速在法国上流社会成为贵族出行旅游的首选。不到十年,“路易·威登”出品就传遍欧洲王室。后来就连俄国王储、西班牙国王等都向他订购行李箱。

之后路易·威登把这种工艺创新的基因融入了自己的品牌历史。比如,路易·威登在1875年推出了一款衣柜旅行箱,里面配有衣架和抽屉,能很好地防止衣物起皱,受到了很大的欢迎。1878年,LV又推出了折叠床旅行箱,打开后可以变身为一个小床,这是专为刚果探险家皮埃尔设计制作的,也是走在了潮流的尖端。

到了1890年,路易·威登的儿子乔治·威登开始接手家族业务,他发明了LV后来著名的特殊锁扣,之后LV生产的所有行李箱都使用了这款锁的设计。而且一把钥匙,就可以打开客户所有的路易·威登皮箱,避免了旅行者在裤子上拴一大堆钥匙的麻烦。等到1896年,他在帆布上印制了著名的“LV”商标,从此路易·威登真正开始作为一个品牌象征,进入了人们的观念。

第三代传人卡斯顿·威登和当时的欧洲艺术家交往密切,经常邀请他们参与自己设计过程,力图将自己喜爱的古典元素转化为经久不衰的时尚经典。

(2)LV核心理念二:旅行精神

LV的品牌理念里面“旅行”的概念是至高无上的。从第一款平顶木箱开始,LV就在围绕着“旅行”这两个字打造自己的整个产品哲学。甚至有人说,LV的发展史就是交通工具的变革史。例如:

1858年的平顶旅行箱,是给马车和火车时代设计的;

1901年,LV推出了长方形“Steamer Bag”,为的是满足旅行者乘坐蒸汽船的需求;

1924年,LV设计Keepall多用途包,像枕头一样,成为长条枕形现代箱包的鼻祖。适配乘汽车出行的短途乘客,箱包比较轻巧,而且一个包满足多种功能;

1931年,路易·威登的孙子设计出各种舱房行李箱、餐具箱以及LV Speedy Bag,为的是搭乘飞机的乘客可以按照不同需求携带自己的行李。

LV有一个延续了150年的定制服务:尽可能满足客人的各种要求。为了彻底奉行品牌的“旅行精神”,LV的这项服务至今还在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不定制任何不能带出去旅行的东西。如果你要定制网球拍、高尔夫球具,甚至扑克牌、筷子、麻将,只要能携带,都没问题,但是像放在家里的家具这种不能带出去的,就不行。

(3)营销

(a)广告:当普遍认为花那么多钱在报纸上打广告不划算的时候,1870年路易威登就把广告确认为其营销定律。1880年路易威登在50家报刊不断做广告,成为新闻媒体宠儿,知名度不逊色于当时任何新闻人物。

(b)店面橱窗:1875年,路易威登的店面设置了华丽的橱窗,摆满行李箱,整个巴黎都被吸引了,在他的橱窗前可以碰到王室、贵族、政客、富豪等上流人物,大家都来欣赏什么叫时尚。现在路易威登在巴黎的旗舰店像一座艺术博物馆,成为巴黎时尚的丰碑,是巴黎最迷人的旅游景观之一。

(4)全球扩张

乔治·威登于1893年将路易·威登产品带到美国。 他在当年的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展示了威登系列,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产品和品牌。从那以后,路易威登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了很大的知名度。在随后的几年中,路易威登在纽约,华盛顿,孟买,伦敦,亚历山大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开设了国际商店。

路易威登最初的全球扩张终结于1936年乔治·威登去世,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路易威登的核心业务被纳粹从巴黎迁至柏林。它的前法国工厂被迫关闭,其国际业务也被终止。

三、奢侈品教父阿尔诺和他的LVMH帝国

伯纳德·阿尔诺(Bernard Arnault)是谁,看过福布斯排行榜的人应该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据《福布斯》富豪榜最新数据显示,阿尔诺是世界首富。阿尔诺被称为“世界奢侈品教父”、LVMH集团缔造者。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下他充满传奇色彩的过往。

1、建筑业经历

1949年,伯纳德·阿尔诺(Bernard Arnault)出生于法国一个小有名气的建筑世家。

1971年阿尔诺在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完成土木工程和数学的学业后,进入祖父在法国北部城市创建的建筑公司担任工程师。

1979年,阿尔诺升任公司董事长。阿尔诺说服父亲出售利润较低的工业建筑和公共事务部门,专注从事房地产经销业和建造私人住房和公寓业务,开始投身休闲房地产业务,战略转变对阿尔诺后来的发展意义深远:做业务的主人,更加接近终端消费者的意图。

1981年法国社会党总统上台,意将私人企业国有化的举措成了潮流,阿尔诺决定将公司的部分业务移到美国。几年后,社会党对经济进行松绑,阿尔诺才觉得回国时机成熟。

2、阿尔诺与Dior

阿尔诺在纽约乘坐的士,问司机是否知道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不知道,”司机回答,“但我知道克里斯汀·迪奥。”纽约出租车司机的一句调侃点醒了阿尔诺:“你是法国人,我不知道你们总统是谁,但我知道迪奥是法国的名牌。”

阿尔诺对迪奥情有独钟,据说是因为他在美国的一次购物经历。据法国时装及奢侈品管理专家,《迪奥传》作者玛丽·法兰西·波希娜回忆:一天晚上,在美国的阿尔诺需要一条浴巾,便去附近一家百货公司购买,而那家商店正好也售卖迪奥的产品,他觉得迪奥的东西明显比其他产品高雅。后来只要有机会,他就会买迪奥的产品。

迪奥的创始人克里斯汀·迪奥在创立自身品牌的过程中,博萨克(Marcel Boussac)在1946年资助迪奥创建了新的时装公司,才让迪奥在后来绽放出了愈加炫目的光彩。而博萨克集团后来的破产,则让其旗下包括迪奥在内的资产也出售给了Willot集团。但Willot在1981年的破产则让迪奥再一次陷入了深重的财务危机。

1984年,法国政府为Willot集团寻求社会买家。阿尔诺找到Lazard拉扎德投资银行的高级合伙人Antoine Bernheim,想一起凑钱,把破产母公司买下拿下迪奥。

阿尔诺抵押家族资产凑齐1500万美元,搭配拉扎德提供的8000万美元购买金,将Willot集团收入囊中。

收购前,他承诺会保留公司的纺织品和一次性尿布业务以及工作人员,但迪奥一到手,便开掉9000名工人,卖掉大部分产业,收了5亿美金。赢得“穿开司米羊绒衫的狼”绰号--阿尔诺在业界响当当的外号之一。

阿尔诺从其他公司挖走优秀年轻设计师,两年内就让迪奥起死回生,将这个传统的品牌改造成为了具有时尚年轻气息的品牌。

而他一直有一个未了的心愿:迪奥的香水权(收购的Boussac只有迪奥的时装权),在LVMH手上。

3、阿尔诺掌权LVMH

1987年,LV主席亨利 ·拉卡米尔(Henry Racamier)为了解决集团整体的利润无法突破的问题,决定与Moët Hennessy酒业集团合并,就此成立了LVMH集团。

从体量上看,Moët Hennessy酒业集团是路易·威登的三倍,其CEO成了新公司的主席,原路易·威登的CEO拉卡米尔则出任执行副总裁。

但合并后并没有真正的合作,两间经典老牌仍然保持着自己的运作模式,没有整合、没有系统、没有协同,真正结合的只有他们的名字,因此很快就产生了问题。

1987年10月股市崩盘,LVMH集团市值缩水40%,阿尔诺果敢出击,以极低的价位收集LVMH的股份。

1988年,LVMH成立一年后,两家公司的负责人就战略问题发生冲突。拉卡米尔联系了阿尔诺,希望阿尔诺帮助他和酩悦轩尼诗老板争股权。

1988年到1990年间,利用LVMH股价的颓势,阿尔诺再次联合帮助自己拿下Willot集团的拉扎德投资银行,出资15亿美元,成立投资公司。

除掉酩悦老板,阿尔诺通过投资公司,拿到LVMH接近24%股份。接下来他又花6亿美元买下了公司13.5%的股份,成了LVMH集团的实际掌门人。

拉卡米尔就非法购买股权、暗箱操作、非法并购等将阿尔诺告上法庭,都以拉卡米尔败诉告终。

阿尔诺上位后,为了平息怒意和纷争,直接将军心不稳的LV高管连同拉卡米尔开掉。

接管LVMH之后,阿尔诺在同年将Christian Dior与原属LVMH的迪奥香水业务合并,终于得偿所愿。

4、LVMH奢侈品帝国扩张

(1)1993-1997年

收购Celine(思琳)、Loewe(罗意威)、娇兰等一系列品牌,主攻时装及皮具品牌和精品零售品牌,在精品零售端收购Sephora(丝芙兰)、DFS免税商店。

丝芙兰目前在零售渠道端占据了6%的全球市场份额,是全球重要的零售渠道之一。

DFS是全球领先的奢侈品免税旅游零售商,为公司旅游零售渠道带来新机遇。

(2)1999-2001年

建立起钟表及珠宝业务线,大举收购了TAG Heuer(豪雅表)、Chaumet(尚美巴黎)等品牌,并在其他四条业务线均有布局,在香水及化妆品领域收购了Fresh(馥蕾诗)、MakeUpForever(玫珂菲)、Benefit(贝玲妃)等品牌。

(3)2008-2013年

在金融危机后,公司完成了宝格丽、高奢服饰品牌LoroPiana等的收购。

(4)2016年-至今

公司再次进入扩张期,在时装及皮具端收购了日默瓦、Dior、Off-White等,在2021年收购了Tiffany&Co.。

公司通过收购构建了自身奢侈品帝国,多领域布局,并在各个业务部门都形成了有梯度的品牌矩阵,涵盖不同的消费客群,同时有利于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LVMH主要通过收购实现了增长,阿诺特前前后后发起了几十次收购,涵盖了70多个品牌,如今LVMH的版图已占据了奢侈品市场的半壁江山,人们将阿诺特称为“奢侈品生意场上的拿破仑”。

5、GUCCI、LV、开云集

(1)GUCCI兴盛

创始人Gucci·Gucci (古驰奥·古驰)年轻时是一名英漂的酒店行李员,一战爆发,英国发生动荡,他参军退伍后到了一家皮具厂工作,与皮具结缘后他回乡开始创业。

1921年开了一家经营皮具和小型行李箱的店铺,取名Gucci。

在伦敦有过工作经验,Gucci深谙贵族上流奢华优雅品味,制作出来的箱包皮具投其所好很受上流人士们喜爱。

1938年,在罗马开了第一家分店。慢慢的随着业务的拓展,他的三个儿子也加入经营。

长子Aldo奥尔多最有生意头脑,也最早参与公司经营,象征着财富与特权的经典“双G”商标出自他之手。奥尔多还将Gucci的钻石纹改成了双G纹,把两个字母G”锁了“,对向嵌入钻石菱格纹中,加上复古耐用的帆布面料,莫名讨喜。这就是Gucci经典老花的由来。

二战时期物资稀缺,品牌不得不克服面料的难题。Aldo奥尔多采用日本进口的竹节火烤之后再打磨成U型包袋手柄,手感光滑又具有异域风情,Gucci经典竹节包诞生。每个竹节手柄包由140个大大小小的部分组成,全由GUCCI在佛罗伦萨的工匠用13个小时纯手工打磨完成。

1950年,奥尔多再次从马肚带中获取灵感,发明了红绿相间的织带,就是我们超级眼熟,Gucci著名的“红绿织”。

还有比如经典的马衔扣乐福鞋也出自奥尔多之手,灵感来源于“马车”上的小物件。精美小巧,作为皮质装饰很特别,一眼能让人记住。

(2)GUCCI衰败

1953年,创始人古驰奥不幸离世,品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奥尔多的长子Paolo和奥尔多的三弟明争暗斗,想尽各种办法争夺佛罗伦萨总部的管理权,没抢赢的Paolo以公司名义偷偷开了一个“私生”品牌Paolo Gucci。奥尔多发现后将Paolo开除出公司,Paolo不服,收集父亲奥尔多的偷税证据,把奥尔多亲手送进了监狱。

奥尔多三弟的独生子Maurizio在父亲走后,继承了50%股份,将奥尔多父子踢出Gucci,成为Gucci唯一继承人。不务正业又私生活混乱的Maurizio一度将Gucci推向破产的边缘,1993年,他将全部股份卖给风险投资和管理公司Investcorp,这意味着Gucci家族企业的终结。1995年,Maurizio被前妻雇人杀害(家族最大丑闻)。

这一阶段品牌历史经典设计较少,“Flora 图案”是幸存中经典。

(3)GUCCI花落谁家

1999年,LVMH短短三周内耗资14亿美元,想要收购Gucci集团34.4%的股份。看到阿尔诺企图的Gucci集团,直接提要求:要买就全部买!

阿尔诺拒绝后,Gucci破釜沉舟,扩股稀释股份,将42%的股票用30亿的价格卖给了巴黎春天(开云集团前身)。LVMH的股份被稀释到20%,败给了开云。

阿尔诺起诉Gucci。反复磋商后,2001年,LVMH将Gucci的股份转给了巴黎春天。

开云集团1963年成立,前身做木材生意,1999年收购GUCCI的41%股权及其他收购转型奢侈品行业。2008年只有17%的营收来自于奢侈品销售,2019年97%的营收来自于奢侈品销售。

2021年GUCCI营收占比51.53%,营业利润占比66.77%。开云集团其他品牌难与GUCCI比肩,造成集团的业务过度依赖于GUCCI。

Gucci前些年通过华丽复古风实现了品牌复兴,但这两年迫于业绩压力,依靠大量联名和走量款、激进的电商数字化和免税店生意实现增长,却也变得越来越“虚胖”,品牌稀缺度下滑得厉害。

6、LV和爱马仕

2010年10月,LVMH集团以各种隐秘的股票交易拿到了22%的爱马仕股票,成为了爱马仕的最大股东。

爱马仕家族虽然持有70%的股票,但这些股票分散在家族200多位成员手里,没有一个人持股超过5%。按这个趋势,LV集团逐个击破爱马仕的小股东,爱马仕很快就会成为LVMH的囊中之物。

2010年12月,52名爱马仕家族主要成员经过多轮沟通,家族成员决定放弃个人利益,团结起来一起保护爱马仕。将共计50.2%的股份进行严格托管给股份公司H51,并在20年内不可出售。

2012年7月爱马仕向巴黎检察院递交诉状,控告路易威登集团通过“内幕交易”和“内外勾结”等非常规手段持有爱马仕22.02%的股份。

2013年5月,金融市场管理局认定,路易威登增持爱马仕股份的交易不透明,可被认作为"欺诈",是严重的不当行为。法国市场监管机构AMF宣布, LVMH将因增持竞争对手爱马仕的大笔股权而未能进行适当披露被处罚800万欧元(当时AMF有史以来处以的最高额罚款)。并在未来5年内不能购买爱马仕任何股份,法院判定LVMH集团将已持有的爱马仕23%的股份降低至8%。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处罚,但是阿尔诺在收购爱马仕期间已经赚了38亿之多。

四、奢侈品牌整合实现利益最大化

1、LVMH旗下75个奢侈品牌中超过一半来自对家族企业收购。这些奢侈品牌背后往往有一个古老家族的持续投入,这种特殊、不可替代的投入可以总结为家族企业的特殊资产。创始家族通过百年投入将特殊资产(对品质的追求,品牌历史等)注入品牌, LVMH通过收购、并购得到成熟品牌的特殊资产,并加以保护、粉饰,同时进行战略整合,实现利益最大化

LVMH网站显示:如果创始家族或创始人还在公司任职,一般品牌介绍中会提及。如果家族退出,则会强调虽然创始人或家族不在,但有谁继续弘扬了品牌传统。

除了宣传,LVMH还有很多具体措施保护品牌的特殊资产,比如不变更原产地。高档服装总在法国生产,皮具一般是意大利制造,钟表多半瑞士组装,高档游艇是荷兰制造,香槟酒永远由特定果园终值的葡萄酿制。

为保持各品牌独立性,LVMH将权利下放,各品牌享有高度自治,比如酩悦和VEUVE CLICQUOT(凯歌香槟)在香槟区的果园紧挨在一起,但有各自独立的会计和人力资源部门。LVMH集团有雇员8万余人,但是巴黎总部只有两三百人,总部一般不会干涉品牌日常经营,各品牌只需要向分支经理定期报告,五大分支经理再向总部汇报。

所以LVMH保护特殊资产主要围绕品牌进行,在不影响品牌的前提下,大刀阔斧的战略整合。

阿尔诺曾经聊到驾驭品牌的秘诀:“奢侈品品牌的树立要比其他生意困难得多,它需要创造一种根本不存在的消费需求,塑造时尚奢侈品牌必须遵循一个公式:通过挖掘品牌历史并用适当的设计师来诠释它,从而定义出品牌身份;严格控制品牌质量和销售;巧妙造势、吸引眼球“

阿尔诺曾表示:今天要打造一个像LVMH一样的集团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对奢侈品公司的估价远低于今天,而且如今也并没有那么多明星品牌。我和我的团队比别人更早发现了这一潜力。

阿尔诺每天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品牌的吸引力10年内不改变。

这是一个工作狂般的人物,他每天都工作11个小时,但是他还保持运动,每周打4个小时的网球,阿尔诺最初的兴趣爱好是音乐,每天都要有二三十分钟去弹奏钢琴,每个月至少一次坐着自己的公务机飞到自己的奢侈品帝国去视察。

2、战略整合实现利益最大化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LVMH为了更好的利用集团的规模效应,根据商品类型设立了业务分支,每个分支中有一个共享服务中心,主要提供IT、法律、金融、专利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协助。

在香水化妆品部门,为节省开支,纪梵希香水、迪奥香水和娇兰的采购及研发团队被集中在一起。但为了确保品牌独立性,生产计划及生产基地是分开的。

集团不会在推出新品牌时滥用自身议价能力,一个品牌必须靠自身努力赢取经销商。LVMH在1998~1999收购了一些创办不久的美国化妆品公司,包括Bliss、Hard Candy、贝玲妃、Fresh及Urban Decay。其中贝玲妃和Fresh很好的利用了集团的共享服务中心,特别是经济上的支持,并在2022年取得双位数增长。同年Hard Candy和Urban Decay却在竞争中被淘汰,直接被LVMH抛售。

其他分支的战略整合也类似,主要根据产品性质采取不同措施,充分利用规模效应,底线是不影响品牌的独立性,或者说不影响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独特性。

除了围绕各分支整合,更重要的战略直接在集团层面实施。LVMH专门设有一个部门直接和媒体及广告公司沟通,集团优势使产品广告出现在更好的时间和位置,而广告费也大幅降低。Donna Karan被收购后,在曝光率维持不变的同时,广告费降低了20%。另外,大型集团对杂志的影响力也更大,一位时装杂志编辑说:我曾被迫介绍一些特色产品。如果一家公司的广告费用巨大,它会要求社论给予相应的关注。

在国际层面,拥有全球营销网络的LVMH可以更迅速的搜集商业情报,把握时尚潮流。新产品进入市场可以利用已有产品在当地的关系网获得最佳门店。LVMH有一个数据库存有客户的护照号码,以便在全球各个角落识别客户。大多数会计和金融服务在分支中就已进行了整合,但规避汇率风险由集团财务部门统筹。另外,五大分支也依靠总部提供金融、会计、税务及法律方面的协助。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奢侈品起源于全世界独一份的欧洲艺术历史文化,需要运营者通过百年投入将特殊资产(对品质的追求,品牌历史等)注入品牌,讲求底蕴的奢侈品很难被颠覆和再造,品牌文化的积淀需要漫长的时间,具有难以复制性、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

LVMH通过收购、并购得到成熟品牌的特殊资产,集团化运作可以实现公司管理协同、经营协同、市场力量协同以及财务协同的效果。Arnault表示他更喜欢把奢侈品视作艺术品,优秀的奢侈品应该是经典品质和创意设计的结合。LVMH旗下品牌很擅长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其中LV箱包就是最好的例证:在160年的发展历程中,LV的产品线从旅行木箱拓展为箱包,又延展为高级皮革制品,并不断在材料、款式、图案、色彩等方面推陈出新。在经典的Monogram和品牌精神的基础上,加入更多年轻化、个性化的潮流元素,增强对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也丰富了品牌内涵,巩固了品牌地位。

以上就是我对奢侈品帝国LVMH的历史分析,欢迎大家多多交流。

全部讨论

2023-05-17 16:26

内容详实,收藏了!

写得太好了!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