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无情抛弃的中国中免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30喜欢:24

22年3季度,681家基金持有中国中免,持有市值高达353亿元。

22年4季度,又多了5家基金买入中免,686家基金的持有市值增加到384亿元。

此时正值疫情放开的关键节点,大家对于出行恢复、消费反弹、中免业绩暴涨都有十分美好的期待。

可现实是打脸的,中免的业绩反而下滑了。

23年1季度,持有中免的基金从686家锐减到365家,市值从384亿元暴跌到182亿元。

年初的时候,中免的股价是215元。

1季度末时,中免的股价是182元,相对于年初下降15%。

你以为减持一个季度完事了吗?不!

中免一季度的公布让大家看到了业绩真相:净利润只有23亿元,同比下滑10%,残忍的数据击碎了基金经理们的美好幻想,于是纷纷出逃。

23年二季度,持有中免的基金继续减少,从365家降到了103家,持股市值从182亿跌至86亿。

屋漏偏逢连夜雨,私募大佬已经盯上基本面孱弱的中国中免,在四五月份大笔做空。

前高瓴资本消费行业负责人,现浑瑾私募创始人李岳分享了做空中免的思路。

“我们在四五月调整时做空了一家免税公司(很明显就是中国中免)。 过去几年它的股价表现很好,原因很简单受益于旅游业,但过去几年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无法出国(中免从某种程度上讲其实是出国封控的受益者)。今年重新放开之后,在出境游只恢复了40%的情况下,又出现了更多的竞争者(放开后的竞争反而变得更激烈了),比如代购、海外游客,所以价格和毛利就会有非常大的压力。 其次,去年消费者能去的地方并不多,今年客流虽然稳定,但消费者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特种兵旅游,只逛不花钱)。 它的股价虽然跌了百分之四十几,但估值只下降了百分之十几二十,盈利可能下降了百分之二三 所以它与经济周期没有太大关系,更多地是一种结构性压力。”

可以看到,中免的股价正是从4月份开始迎来了一波非常快速的下杀,从180元左右连跌三个月,最低到了108元。

持有中免的这些基金大部分都是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所以等他们减持和做空到一定程度,股价也就基本见底了,这个时候去买的话,估值上的安全边际就比较足,等中免基本面所有好转,这些基金又会蜂拥而上买入了。

不过,私募大佬在这波做空中赚的每一个子儿,都是中免小散流的每一滴血啊[吐血]

但不得不承认,李岳的做空确实有一定道理,中免是沾了国人出不去的光,一旦可以正常出国,海南的旅游性价比就下降了,中免的业绩增速预期就要往下调。

今年我们的境外消费其实恢复得挺好的。LVMH集团首席财务官表示,中国游客的境外消费也开始恢复。在日本的消费表现却恢复迅速,已接近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

日本百货店协会公布的6月日本百货店销售额显示,免税品销售额达到约280亿日元(约合14亿元人民币),飙升至上年同期的约4.2倍。该数字创下2020年2月以来的单月最高额。与2019年6月相比,也仅减少0.8%,基本完全恢复。随着中国大陆访日游客的回归,化妆品及高档品牌销售实现增长。

日本的免税消费恢复得好还是因为人家从旅游上来讲有吸引力。蔚蓝的海岸、金黄的沙滩、宜人的阳光、热带的风情、完善的配套、适中的物价,这些才是海南真正需要重点打造的,只有几座光秃秃的购物城,是不能够吸引足够游客的,不然去东南亚玩不香吗?

对比日本的快速恢复就能感受到,仅靠价格优势支撑不起中免未来的发展,唯有提高海南的旅游性价比,才是吸引来客并增加客单价的长久之道。

$中国中免(SH601888)$ $贵州茅台(SH600519)$ $美兰空港(00357)$

@今日话题 @淡墨清荷 @公子是长安 @认知饕餮 @解封的骨世 @巴芒实践者

#消费股# #免税# #大消费#

精彩讨论

林城罗汉松2023-08-02 08:51

有数据、有来源,就比拍脑袋、喊口号,强太多。

我是老飞飞2023-08-02 10:43

首先用基金的离去证明了中免股价的合理性。
问题是基金离去是建立在其大笔亏钱的错误结果之上得。
自相矛盾大概说的就是这个吧。有价值的观点不能来自于这类观点。
想赚钱,永远需要买有争议的股票。
$中国中免(SH601888)$

了了有哈不了2023-08-02 10:09

境外竞争加剧,钱包收紧,高估值还没消化完,继续观察
转。
但过去几年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无法出国(中免从某种程度上讲其实是出国封控的受益者)。今年重新放开之后,在出境游只恢复了40%的情况下,又出现了更多的竞争者(放开后的竞争反而变得更激烈了),比如代购、海外游客,所以价格和毛利就会有非常大的压力。 其次,去年消费者能去的地方并不多,今年客流虽然稳定,但消费者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特种兵旅游,只逛不花钱)。 它的股价虽然跌了百分之四十几,但估值只下降了百分之十几二十,盈利可能下降了百分之二三 所以它与经济周期没有太大关系,更多地是一种结构性压力。

全部讨论

2023-08-02 08:51

有数据、有来源,就比拍脑袋、喊口号,强太多。

2023-08-02 10:43

首先用基金的离去证明了中免股价的合理性。
问题是基金离去是建立在其大笔亏钱的错误结果之上得。
自相矛盾大概说的就是这个吧。有价值的观点不能来自于这类观点。
想赚钱,永远需要买有争议的股票。
$中国中免(SH601888)$

2023-08-02 10:09

境外竞争加剧,钱包收紧,高估值还没消化完,继续观察
转。
但过去几年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无法出国(中免从某种程度上讲其实是出国封控的受益者)。今年重新放开之后,在出境游只恢复了40%的情况下,又出现了更多的竞争者(放开后的竞争反而变得更激烈了),比如代购、海外游客,所以价格和毛利就会有非常大的压力。 其次,去年消费者能去的地方并不多,今年客流虽然稳定,但消费者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特种兵旅游,只逛不花钱)。 它的股价虽然跌了百分之四十几,但估值只下降了百分之十几二十,盈利可能下降了百分之二三 所以它与经济周期没有太大关系,更多地是一种结构性压力。

2023-08-02 09:00

$中国中免(SH601888)$ $美兰空港(00357)$ $贵州茅台(SH600519)$ 私募大佬在这波做空中免赚的每一个子儿,都是中免小散流的每一滴血啊

2023-08-02 08:36

呵呵,做空成功出来吹牛批了,被拉爆的时候不要哭

2023-08-02 08:23

东南亚不敢去,欧美签证很难,国内海南玩玩算了

2023-08-30 19:11

我觉得这个做空就是成王败寇,成了怎么说都是对的。因为上半年,特别是一季度,国外航班恢复得非常慢。

2023-08-12 21:59

疫情那两年,免租金赚了很多钱。

2023-08-03 10:27

东南亚噶腰子不敢去了😓

2023-08-03 08:46

白马蓝筹老抱团股,在艰难而漫长的调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