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002607)纪要:招录持续回暖,研发服务带动考研等多品类发展20201104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日期:2020年11月4日

嘉宾:董秘

Q:1-9月收入占比及分拆情况如何?

公务员占50%,事业单位情况比较好,教师掉队因为没有举办考试。

考研一到三季度目前收款7-8亿,全年收款10亿,都是小班非名师陪伴式学习,1000多人专职教师,合计2000多人,渠道都是复用的,考研客单价在2w多附近。

Q:考研这块老师研发数量大概有多少?

研发几百人,整个考研团队加上客服市场2000左右。

Q:公司渠道这块情况如何?

渠道有小2000家,主要以公考为主。网点要审查项目能不能放,最开始有些网点不要考研项目,初期没有复用,这是需要时间和业绩支撑才能复用上。一开始各个学校背着指标(分校校长),项目能落地需要过程。

中公考研已经切入专业课和面试,目前大家都是公共课,都是规定动作,专业课和面试比较难,就得靠人海战术,每个学校每个专业都有导师。公司已经成立了28个研究院,专门对应所有考研专业课。根据各个地区需求去开网点,基本做到半年盈亏平衡、一年盈利。

Q:对于盗版笔记或者课程这块怎么看?

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今年国考报考150万人,卖书能卖120万套,但是买书人不来参培或是参加别家培训,也有可能学生自学,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

Q:考研个性化区域化的特点这么强的话如何来应对呢?

这个也存在公考市场,现在市占率20%就是这个问题,市场还没有出现垄断。现在能做的是努力提升竞争力,做好自己的服务、品牌,要把参培率提上来。

Q:提高参培率方式的方式有哪些呢?

继续下沉渠道,本质还是提高培训效果,让更多人通过培训能考的上,同时提升各种服务能力。参培率提升代表综合能力提升,将来退费也会减少,现在协议班一般退70%留30%,未来可能随着品牌力的提升不退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

Q:客户群这快情况如何?

应届生占60%,往届生占40%左右。今年大学毕业生874万,明年可能900w,后年1000万。

每年应届和往届一共1300万左右,这块数量像滚雪球一样会越来越多。其中对于应届生就在大学城周边拓展,对于往届生回到老家去扩展。现在主要需求还是发生在地市和县乡,这些需求是主力,公务员主要需求就集中在省里县乡,都是地方类的,地方需求特别旺盛。

第一个原因地方改善服务,好多农民进城,很多地方缺服务类人才。

第二个还有个更大需求就是退休潮,改革面临公职人员断崖式缺口,基本都到了60岁左右,这个缺口要补,能补好多年。我们客户群首先是大学生,所有2700多所大学周边都会布点,目前就几百个,我们下沉其实就是营销点,没有老师没有教室,学生会汇总到学习基地或省市,更多的会掌握当地需求,反应到总部然后设置课程。公司没有广告,渠道的网点就是广告,做到极度下沉。

Q:考研学生如果考跨省学校在哪里学?

大部分都是去院校所在地。我们老师每个省都分下去,同时也会匹配这个东西,每年都会招考研老师,这个数据库积累起来是很大的。Q:考研的老师,比如学生报专业课和公共课之后是自己分配老师还是什么情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老师的喜好结合以及自身情况去报名。比如结合学生自身的目标院校以及我们老师的毕业院校做一个匹配,会跟学生有一个更好的互动

Q:现在IT和医疗进展情况如何?

IT今年差一点,因为上半年没开,全程线下4个月,未来基地好了后IT会发展快一些。老师储备还好,专家老师也从大公司挖了一些过来,后续会加大力度,培训后直接上岗。达内这块做的早,当时还没有很大竞争,但市场不健康,搞线上,我线下收一样的钱。IT人才需求还是很大的。

医疗也和教师一样;先是医师、药师、护师、健康咨询师等。现在市场有做医疗的,但都是小规模做。疫情期间,因为自身健康或就业原因等,很多人都去培训,考健康咨询师证,现在医疗服务机构都是要证书。医疗这块本身就挺好,今年疫情更是促进发展,今年仅健康管理师就有了几千万收入。

Q:招录和培训收费能力如何?

招录这块是现金流发动机,培训收费能力弱于招录。目前培训做的主要是IT,项目比较少,首先是场地不够,成本比较高。但是在各个基地建成以后会同步发展。现在公司主要盈利能力来自招录。

Q:市场竞争情况如何?

这个市场足够大,大家都在初级阶段,一直在增长。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一起把市场做大。因为现在市场开发得不够好,一起把市场做大后才能拿到更多的份额。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企业一直遥遥领先,会产生惰性。比如其他机构挖中公的人,挖之前就打听好了,三倍开价,但老师离开后没有后援,研发和管理学生等,被挖后全部都要自己做,老师没这个能力所以不兑现。

企业文化也不一样。线上机构做线下比较难,不是钱砸出来的,要配合师资和培训。我们被挖的老师都是瘸腿的,因为研发和授课是分开的,公司设置了一些壁垒来保护产权,出去的老师只知道一点点。目前出去的老师没有做的很好的。

Q:模块化切割能具体讲下吗?

很多机构学我们的方式,一个人管研发和授课是管不来的。后来发现在教培行业不能捧人,一旦捧人后就是最危险的人,被市场捧为名师后,可能自己创业或者心不在我们这了。我们不担心老师被挖走,更想要的是全才,这行门槛很低而且很赚钱。目前出去创业的老师也没有做得好的。

Q:体外大学有想法吗?

可能会有4-5所,未来不排除做学历做K12等。因为将来不能只做招录,要有新的利润增长点。

Q:教师晋升这块是怎样的呢?

我们招老师基本不招别的培训机构跳槽的,全部校招,自己来培训实现文化认同。有3个月试用期,很多学生在这期间就走了或者被淘汰。我们的老师跟正常学校的老师不一样,凌晨睡觉是常态,很多学生自己就离开了。进入第二轮进一步培训,再6个月或1年以助教的形式进行。然后进入教师序列进行分级:初1-4级(10-15万,一般要2年)、 中1-3级(30万)、 高1-3级(50万)、 特1-2级(比高管还高)。老师的晋升渠道很方便。有些好老师几个月在外面讲课,复用率很高,讲课好的虽然工资高,但是确实辛苦。

Q:老师退出渠道有哪些呢?

比如很优秀的一线老师可以转研发。对于又懂一线又懂研发,具有文化认同感,而且教得好口碑好的老师,因为身体原因不适合讲课了可以转管理岗位。

Q:10月收款情况如何?

高峰在2亿/天,平均每天都有8千万到一亿的收款。

Q:公司定价策略怎么样的?

定价的话基本会比市面上机构高一些。每年提价10%左右,主要是由于课时加长了,以前15天就讲完了,现在变成20-25天。课时周期变长,将来的周期会更长,效果也会更好,学生体验更好,收费也更高。

Q:班级容量在多少呢?

大班效果不好,我们的班级容量也小一些,小班多,老师也多。小班基本配2个老师。

Q:对华图怎么看?

这还是人和管理的问题,华图过早引入资本,比我们早了好几年,教育还是慢功夫要内容。华图资本积累后,催着要快,融资上市等压力比较大。内容做的也不好,做书出身,没有研发团队。李永新确实比较专注,有教育情怀。

Q:教育行业系统和人谁重要?

首先是人。不管什么行业什么企业,最重要的是带头人,然后才是完善的制度。老板已经开始布局未来了,走一步看十步,接班人按照规划好好的走下去,会继续做得更好。

Q:对明年整体招录节奏的预判?

明年到大后年每年20%增长,国考不多,省考类、研究生类、事业单位、教师、医疗等不一定比国考低,退休是断崖式缺口。改革开放时的缺口,全国公职类400-500万,高峰1000万,刚好那部分人都退休了。

Q:整体通过率变化如何?

通过率是小幅增加的,这是个缓慢过程,没法量化。比如说,按协议方来讲,笔试只要进入前3或前5名,都会进入面试环节,笔试和面试通过率不一样。还有转化,没考上的做转化,教师、国企或银行等,学生的目的只是要今年就业。转化率逐渐提升,现在在20%多。退费大概退4成,但是这个数不准确。

Q:笔试面试分开报的情况多吗?

有的人报笔试面试联合班,有的单独报。联合的话通过率比较低,先要保证笔试通过,再面试,收费比较低。我们还有:国考+教师+国企三个班打包,这样的人群只是为了就业,公考是为了满足愿望,最后的目的是近国企就行了。

Q:关键指标会有什么大变化吗?

不会有大变化,除非不考试了,去年国考人数下降,改革的情况下,不考试了,对我们就是致命的。比如今年上半年没有考试,收钱了也确认不了。我们的收入确认模式是必须要有考试,根据成绩来决定退费与否,不考试就没法确定。这也依赖于协议班太多,我们收入大多来自协议班,不是协议班没关系,普通班和线上班按时间确认。就是靠政策吃饭,如果国家说以后不考了,业务就没法做了。

参培率客单价不会有大的波动。以后考试越来越难,很多原来不参培都参加了。靠漏题生存的机构,随着政策规范会减少。我们的服务能力也提升了。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好的话,人们更愿意买,觉得后面没有负担,包括诚信。现在学生交钱时,考虑小机构会不会跑路,无形当中提升了服务和口碑的重要性,拓客和议价能力也在逐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