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149.9亿中央补助,医疗器械采购大潮来袭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5喜欢:1

文章来源:器械市场;编辑:新雨

继去年89.8亿元之后, 2024年中央财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再增至97.3亿元, 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补助资金为52.58亿元, 两大补助合计149.9亿元, 规模再创新高。

作为落实《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22-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重要支撑,这笔资金将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县域及边远地区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公立医院改革等领域带来重大利好,必将推动相关医疗设备采购需求。

5月14日,国家财政部发布《关于下达2024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根据《通知》,这笔资金已纳入直达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环节的标识清晰并保持一致。各省份需在收到指标文件后的21天内,提出直达资金分配到市县基层的方案,并在审核通过后进行发放。

根据补助资金分配表,2024年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补助资金总额为52.58亿元,较2023年的62.737亿元有所下降。

同一天,国家财政部还发布了《2024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高达97.3亿元, 较2023年有所增长。

#01 重点砸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等领域

52.58亿元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补助资金将精准支持全国31省市1409家医疗机构提升能力,包括25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930个县域医疗卫生机构、225个高海拔地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其中, 31省市共支持24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每个项目补助500万元,辽宁、浙江、福建、山东、广东5个计划单列市各支持1个项目,每个项目补助1500万元

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每个县补助800万元;对西藏新疆地区,按照脱贫县400万元/县、非脱贫县200万元/县的标准进行补助。对高海拔地区的每个地市选取1家市级医院,按照200万元/医院的标准进行补助;每个县1家县级医院,根据基本标准达成情况,达到标准补助100万元,未达到标准补助200万元/医院。

#02 37.5亿元助力示范医院改革

在97.3亿元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中,高达37.5亿元将投入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

依据国家卫健委早先发布的《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通知》,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期间,中央财政对地方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按规定给予补助。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主要聚焦三个方面:

一是着力提升市县级公立医院诊疗能力。规范诊疗行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支持市县级公立医院传染病、精神病、急诊急救、重症医学、心脑血管、妇产科、儿科等临床专科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一批市县级公立医院重点专科,做到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决,一般病在市县解决,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二是着力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支持建立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信息化规范,减少患者在不同公立医院检查化验次数,让群众少跑腿。

三是着力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加强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实行全口径、全过程、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约束,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公立医院积极参与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加强全流程成本控制,促进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减轻群众看病贵负担。

#03 国产医疗设备迎来大机遇

按照国务院要求,公立医院在采购医疗设备时应优先选择国产产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公立医院改革还包括实施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采购,确保相应的大型医用设备配备。

文件特别指出,公立医院在配置医用设备时,应优先选择国产设备

最近,河南省卫健委官方网站发布了《河南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大型(大宗)医用设备招标采购管理办法(试行)》,重申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应优先采购国产设备

148亿的财政补助无疑将带动新一轮大规模医疗设备更新换代。

以基层为例,补助资金将用于更新CT、DR、彩超、生化分析仪、除颤器、监护仪等设施设备,同时还将配备远程医疗设备。据测算, 2024年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采购需求有望超过100亿元

由此可见,这笔149.9亿元医疗补助资金必将为国内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带来重大利好, 特别是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县域及边远医疗等领域, 具备影像、检验、急救等优势产品线的国产厂商, 或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04 创新医疗器械或将扩围受益

此次财政补助的分配方向也映射出目前医改的政策导向, 聚焦临床重点专科、基层和远程能力提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数字智慧医院建设等。

业内分析指出,一些创新产品或将获得更多市场拓展空间。

比如结合临床重点专科和远程医疗建设需求,远程影像诊断系统(AI辅助诊断)、远程心电云平台等新型数字化诊疗产品有望受益;

公立医院改革也将带动介入、手术机器人、ICU呼吸机等高端设备采购;

而远程会诊、互联网医院等业务发展也将推动5G医疗、远程监护等创新领域。

总的来说, 149.9亿元医疗补助资金直击了当下医改的痛点和难点, 未来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的创新发展与升级换代还有较大空间, 特别是国产优势企业绝对不容错过这一重大机遇期。

文章来源:器械市场;编辑:新雨

公开资料显示,医疗器械ETF(SZ159883)为目前A股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行业ETF,追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一指覆盖医疗设备、医疗耗材、体外诊断细分领域,全面表征A股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同时该指数二级市场长期业绩表现较为突出。截至2024年4月30日,自2004年12月31日基日以来,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区间累计涨幅980.81%,折合年化收益率13.51%,不仅跑赢同期上证指数沪深300等宽指,也跑赢了同期中证医疗、300医药指数

场内可通过159883高效交易,场外也有联接013416、013415可布局。

$医疗器械ETF(SZ159883)$

$迈瑞医疗(SZ300760)$ $联影医疗(SH688271)$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以上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并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通常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风险越大。永赢医疗器械ETF属于中高风险(R4)产品,风险等级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测评后结果为成长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基金风险等级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对照表详见永赢基金官网。投资者通过代销机构提交交易申请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基金特有风险包括: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失败的风险、投资者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申购赎回清单标识设置风险、股指期货投资风险、资产支持证券投资风险、基金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低于面值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的风险、成份股停牌的风险、第三方机构服务的风险、存托凭证投资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敬请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仔细阅读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全部讨论

05-17 16:27

少得可怜,医疗机械股没半点反应

05-16 15:33

有点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