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器械政策松绑,信心反转仍需时日!医疗器械板块缩量下跌,医疗器械ETF(159883)午后溢价扩大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1

一、今日市场概览

#械宝每日解盘# 

9月7日,沪指盘中窄幅震荡,深成指小幅走高,创业板科创50指数表现较为强势,涨幅均超1%。两市成交约8700亿元,北上资金净卖出33.74亿,为连续第5个交易日净卖出。

随着中报披露收官,主流券商近期对行业板块的二季度分析也接踵而来,医疗器械板块上半年表现如何?

中泰证券最新研究表示,疫情扰动下器械板块增速良好,自主创新+全球化发展逻辑持续兑现。22H1器械板块在疫情扰动下保持近20%快速增长。2022年上半年国内多地爆发奥密克戎新冠疫情,对病人就诊、医院采购等常规医疗活动造成一定扰动,同时也带动了相关耗材、诊断产品的持续增长,医疗器械行业整体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

医疗器械行业持续快速增长,看好创新驱动下的进口替代以及全球化发展,集采扩面短期内或将对相关品种带来一定程度影响,但行业长期趋势并未发生改变。一方面建议重点关注具备强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的企业,包括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南微医学鱼跃医疗安图生物等,另一方面建议重点关注基本面持续恢复,受益新冠核酸常态检测相关企业,包括金域医学迪安诊断等。

政策面上,近期医疗器械板块政策接连松绑:

7月13日北京医保局《关于印发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试行)》,针对创新性药品、医疗器械及诊疗项目提供支付端的政策支持,通过申报的相关业务产品将在3年内获得支付结算优势。

8月24日国家医保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8013号建议的答复”:正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指导各地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创新医用耗材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在推进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过程中,对创新医用耗材等按相关规定和程序予以支持。这是国家首次明确创新医用耗材医保支付途径。

9月3日国家医保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955号建议的答复”:由于创新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暂时难以预估,尚难以实施带量方式。在集中带量采购过程中,国家医保局会根据临床使用特征、市场竞争格局和中选企业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带量比例,在集中带量采购之外留出一定市场为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空间

从之前极度悲观的‘万物皆可集采’的预期,到现在国家医保局首次明确表态,创新医疗器械暂时不会纳入集采,可以确定的是政策已见底,医疗器械板块边际向好,在经历一年多的持续回调之后,板块信心开始逐步修复,只不过市场情绪完全反转尚需时日。

今日,大医疗行业继续回调,细分医疗、医药指数全线尽墨,医疗器械板块亦同步受拖累,两市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ETF(SZ159883)$全天水下震荡,最终下跌0.47%,成交额2265.18万元。从分时图上看,基金尾盘大幅溢价交易,溢价率达0.33%。

二级市场上,不少资金正在借道相关行业ETF逆向布局。医疗器械ETF(159883)近10日中有7日实现净流入,合计净流额4838万元。基金最新场内流动份额达14.86亿份,创上市以来新高!今年以来医疗器械ETF份额增长5.75亿份,年内份额增长率高达63.1%。

二级市场上,今日医疗器械指数76只成分股中,21只上涨,占比27.6%。其中,心脉医疗上涨4.02%,位居首位;海泰新光开立医疗涨幅均超3%;三友医疗山东药玻涨幅均超2%;正川股份伟思医疗惠泰医疗$欧普康视(SZ300595)$ 、天智航涨幅均超1%;万泰生物万孚生物中源协和$普门科技(SH688389)$ 、硕世生物新华医疗奥泰生物等均小幅上涨。

二、机构观点

中泰证券】医疗器械行业持续快速增长,我们看好创新驱动下的进口替代以及全球化发展,集采扩面短期内或将对相关品种带来一定程度影响,但行业长期趋势并未发生改变。我们一方面建议重点关注具备强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的企业,包括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南微医学鱼跃医疗安图生物等,另一方面建议重点关注基本面持续恢复,受益新冠核酸常态检测相关企业,包括金域医学迪安诊断等。

【光大医药】疫情影响业绩,内部分化加剧,看好政策支持方向2022H1医药板块营业收入11599.40亿元,同比+9.77%;归母净利润1251.70亿元,同比+10.29%;扣非归母净利润1161.87亿元,同比+20.89%。分子板块来看,不同的领域均或多或少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有些行业是疫情拖累短期增速,有些则是受到新冠产业链需求拉动增长;很多子板块内部正在发生新旧动能转换,分化持续加剧,行业长逻辑逐步发生变迁。未来我们看好受到政策支持的方向,例如医疗设备、生命科学上游、中药、创新药、创新器械等。

三、医疗器械热点解读

1、中源协和:“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治疗慢性牙周炎已进入Ⅰ期临床试验

中源协和表示,公司参股的北京三有利公司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共同申报的《异体人牙髓干细胞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研究(牙周基础治疗联合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治疗慢性中度牙周炎的随机、开放、对照临床研究)》项目完成备案。同时北京三有利公司与首都医科大学共同申报的“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治疗慢性牙周炎已进入Ⅰ期临床试验, 研究共计划入组36例受试者,截至到目前为止,36例受试者已全部完成入组并进入随访期,待完成全部受试者6个月随访后再进行临床试验数据分析总结。

2、东方生物:公司通过新设、收购等方式开展对外投资,主要聚焦在IVD产业链布局

东方生物董秘:公司通过新设、收购等方式开展对外投资,主要聚焦在IVD产业链布局,以已储备技术平台的全面产业化投入为主,适度开展收购兼并,目前主要技术平台及产业链布局如下:包括上游的抗原/抗体、引物、探针、微球等生物原料,中游的免疫诊断平台(胶体金、荧光免疫、酶联免疫)、分子诊断平台(PCR核酸+FISH荧光原位杂交)、液态生物芯片平台、生化诊断平台相关的诊断试剂以及配套诊断仪器,以及下游第三方独立检测实验室等构成,目前各投资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3、圣湘生物与QuantuMDx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圣湘生物与QuantuMDx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密切携手建立全球研发、生产合作关系,在Q-POC™平台上进一步开展深度合作,开发多重检测,扩展菜单,带来一系列创新、高性能的检测方法。

医疗器械ETF(159883)为目前A股规模最大的一只医疗器械行业ETF。该ETF追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覆盖医疗设备、医美、IVD、高低值耗材四大板块,全面表征A股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十大权重分别为迈瑞医疗爱美客乐普医疗健帆生物万泰生物九安医疗欧普康视金域医学奕瑞科技达安基因等龙头股,合计占比将近5成。

估值处历史低位,修复行情或可期。随着板块风险持续释放,估值修复行情或可期。截至9月1日,标的指数最新PE估值仅19.25倍,处历史0.43%百分位,低于同类医药医疗类指数,板块布局性价比凸显。

布局高成长,双创成份占比超7成。标的指数成分股中包含52只科创板+创业板股票,合计占比高达71.57%。双创板块投资门槛高,且高价股较多。相较而言,医疗器械ETF开通证券账户即可进行高效交易,一手仅需70元左右,免缴印花税,更适合普通投资者。

跟随新趋势,新基建+国产替代。医药生物行业是人民健康发展的基石,医疗器械国产化率低,行业具备极强的技术壁垒,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医疗新基建是国家医疗系统建设的大趋势,尤其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国内医疗短板显现(医疗资源紧张)背景下更受重视,后疫情时代,全球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我国医疗新基建正火热,新基建正逐步从订单兑现到收入。

借道行业指基,场内场外双覆盖。医疗器械种类繁杂且研究门槛较高,个股波动大,个人投资者研究难度较高,借道指数基金更省心,还可分散个股投资风险。场内用户可通过医疗器械ETF(159883),场外用户可通过联接基金(A份额013415,C份额013416)进行申购、定投。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并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通常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风险越大。永赢医疗器械ETF及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发起联接属于中高风险(R4)产品,风险等级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测评后结果为成长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基金风险等级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对照表详见永赢基金官网。投资者通过代销机构提交交易申请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基金特有风险包括: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失败的风险、投资者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申购赎回清单标识设置风险、股指期货投资风险、资产支持证券投资风险、基金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低于面值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的风险、成份股停牌的风险、第三方机构服务的风险、存托凭证投资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敬请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仔细阅读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