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在研项目对比、业务规划等)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4喜欢:6

$天智航-U(SH688277)$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ISRG)$    $微创医疗(00853)$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1、 手术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手术机器人是一种精密的医疗设备,借助微创伤手术及相关基础技术的发展而发明。手术机器人被用于在狭小的手术部位实现人类能力范围以外的精准手术器械操控。手术机器人通常由手术控制台、配备机械臂的手术车及视像系统组成。外科医生坐在手术控制台,观看由放置在患者体内腔镜传输的手术部位三维影像,并操控机械臂的移动,以及该机械臂附带的手术器械及腔镜。机械臂模拟人类的手臂,为外科医生提供一系列仿真人体手腕的动作,同时过滤人手本身的震颤。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手术机器人的市场规模为83.2亿美元,在此当中,美国占据了50%以上的份额,达到了46亿美元。

本文汇总了手术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各环节上市企业,具体包括上游机械臂行业:新松(300024)、埃斯顿(002747);上游光学跟踪相机行业:舜宇光学(02382.HK)、麦克奥迪(300341)、永新光学(603297)、凤凰光学(600071);中游手术机器人行业:天智航(688277)、威高(688161)、微创(02252.HK)、堃博医疗(02216.HK)。

2、 手术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业务布局对比

目前,我国手术机器人行业主要上市企业均在境内布局,主要集中在苏州、北京、上海、江苏等地;从研发支出角度来看,行业中主要上市企业的研发支出占比参差不齐;如堃博医疗的研发支出高达271%;而威高股份的研发支出比重仅为5%。

3、 手术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业务业绩对比

从业务业绩上看,天智航的手术机器人行业业务营收达到了1.12亿元,虽然不及威高骨科的2.52亿元,但天智航更加专注于手术机器人业务领域,其营业收入占比为82%。

注:目前大部分企业的手术机器人项目处于研发过程中,尚未进行销售。此外,天智航和威高暂未公布2021年年报且季度报中并未体现手术机器人的营收。

4、 手术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在研项目对比

目前,我国手术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的在研项目主要集中在骨科、腔镜、血管介入等领域。

5、 手术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业务规划对比

从手术机器人行业上市企业业务规划上看,2022年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均将重心放在了研发上面;以天智航为例子,公司将坚持“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研发机制不动摇,加大在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应用创新、配套耗材等方面的研究投入。

医疗器械ETF(159883)为目前A股规模最大的一只医疗器械行业ETF。该ETF追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前十大权重分别为迈瑞医疗爱美客万泰生物乐普医疗金域医学健帆生物华大基因欧普康视英科医疗达安基因,全面表征A股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l      标的指数成分股中包含16只科创板、27只创业板股票,板块投资条件较高,且高价股较多。相较而言,医疗器械ETF开通证券账户即可进行高效交易,且一手仅需70元出头,免交印花税,更适合普通投资者。

l      随着板块风险持续释放,估值修复行情或可期。截至3月9日,标的指数最新PE估值仅22.89倍,处历史0%百分位,低于同类医药医疗类指数,板块布局性价比凸显。

l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医疗器械种类繁杂且研究门槛较高,个股波动大,个人投资者研究难度较高,借道指数基金更省心,还可分散个股投资风险。场内用户可通过医疗器械ETF(159883),场外用户可通过联接基金(A份额013415,C份额013416)进行分批布局。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并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通常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风险越大。本基金特有风险包括: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失败的风险、投资者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申购赎回清单标识设置风险、股指期货投资风险、资产支持证券投资风险、基金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低于面值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的风险、成份股停牌的风险、第三方机构服务的风险、存托凭证投资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敬请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仔细阅读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全部讨论

2022-03-24 20:58

多好的赛道,多好的企业整成这样,让人痛心呀

2022-03-24 14:45

将来肯定会的

2022-03-23 14:55

医疗机器人有集采风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