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全球1/9机器人产量!达芬奇机器人全球第二个生产基地落户上海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3喜欢:3

 $直觉外科公司(ISRG)$   $基蛋生物(SH603387)$   $迪瑞医疗(SZ300396)$  

来源:器械之家

上周二,美国直观医疗器械公司与复星医药的合资公司——直观复星同张江集团签约,拟在浦东张江设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制造与研发基地。这意味着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继美国硅谷后的全球第二个制造与研发基地即将落户中国。该基地一期投资7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正式开工,建成后产值预计近60亿元。

据了解,目前全球机器人1/3产量在中国,而上海提供了全球约1/9的机器人产量,是我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直观复星政府事务总监仲敏表示,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和制造需要“高、精、尖”的人才,“这些人才其实我们很难在其他地方招募到,但上海张江独具优势。”

张江机器人谷布局机器人研发区、智造区、商业区、备用区等四大片区,通过打造企业孵化加速器、创新成果转化中心、建设全产业链制造基地、商业配套服务设施,继续强化生态,培育机器人核心企业,致力于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机器人领域技术创新能级最强、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之一。

张江机器人谷规划面积3.9平方公里,预计“十四五”期间形成机器人产业发展空间100万平方米,实现机器人工业总体产业规模700亿元,入驻机器人核心企业150家,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和创新中心。

01、在华十五年

自从机器人系统进入外科手术室以来,达芬奇(Da Vinci)外科手术系统一直占据着机器人手术设备的主导地位,几乎垄断了全球市场二十年。

2006年,第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被引进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后还是新奇的一个存在,10年后,被引进到中国各大医院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数量达到了59台,成了中国顶级医院的必备器械之一,受到手术室里被不少专家的推崇。

在过去二十余年,凭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美国直观医疗器械公司完成了1183.36亿美元市值的市场认可,多年来,对于这样的新物种,无论是公司、市场还是投资者都对其有着迫切的期待。

2008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美中互利代理了达芬奇外科手术机器人,并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2009年,复星医药收购了美中互利11.18%的股份。

2011年,复星医药美中互利将各自的医疗器械业务进行合并,并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成立了新的合资公司,即美中互利医疗有限公司,其中复星医药占比51%控股该公司,自此成为为达芬奇机器人在华的独家代理享有绝对话语权。

复星医药在刚布局的前几年,对于这一新概念的医疗器械一直都处于投入阶段。他们需要通过对医生培训的不断投入,让中国大量优秀的外科医生学会使用并接受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并用它来做临床、发表科学文章、做各种研究等。  

2015年,有一段视频火爆网络,视频内容呈现的是在一个小玻璃瓶内,一粒葡萄在接受机器人手术,整个手术过程快速而精准,最终成功缝合了葡萄的“皮肤”,这台令人印象深刻的手术让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一炮走红,不仅仅是医生,更多的患者也开始逐渐接受这种新的手术方式。

与此同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华的经销之路也初见成效。据复星医药公布的2016年中报,复星医药上半年实现营收69.3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7.15%,其中,医疗器械代理业务的营收增幅最高,达到31.41%,而带动这块业务增长的关键正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数据显示当年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手术量全年达19000台,较2015年增长约 54%,此后的几年里一直保持45%左右的复合增长。

这几年里,复星医药在华代理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业务可以说赚的盆满钵满,此后复星医药继续加投美中互利,2017年完成了其全资控股,寄希望以美中互利为平台进一步加速医疗器械业务在研发、制造、销售、产品服务以及投资并购方面的协同发展。

对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的设计、生产及销售厂家——美国直观医疗器械公司而言,2016年前后,这家公司的核心价值一直停留在美国,包括技术、人才团队,中国于它们而言,代表只有很少的市场。

截至2020年3月,全球达芬奇机器人安装量已达5669台,累计参与手术达到约720万台。目前美国已装机达芬奇机器人3581台,亚洲地区共装机800台。截至2020年底,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已经历第四代,而国内达芬奇装机量仅为200台,这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广阔的手术机器人市场需求。

02、未来中国或为主战场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da Vinci Surgical System)是一种高级机器人平台,其设计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拥有较传统微创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在精确性方面,手术视野放大倍数可以达到10倍以上,能为主刀医生呈现患者体腔内三维立体高清影像,极细小的血管也能一目了然,同时手术器械可以模拟人手腕的灵活操作,滤除不必要的颤动,超越了人手的精确度。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曾被业内认为一直是复星医药在器械领域的“金树”。毕竟,引进一套达芬奇的手术操作平台动辄逾千万元,单次手术耗材一套则达到2至4万元。不仅可以带动复星医药的业绩上升,未来一段时间内或许还将是具有实力的潜在拉升项。

2016年12月10日,复星医药与美国直观医疗器械公司正式宣布启动在华战略合作,这次合作不止于经销、代理层面,而是双方共同注资1亿美元在上海成立合资企业,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针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基于机器人辅助导管技术的创新产品。

这也是美国直观医疗器械公司除达芬奇手术系统产品外的又一创新产品线布局,其中复星医药出资并占股40%,美国直观医疗器械公司占股60%,为控股方。

“中国是有可能最先完成达芬奇手术系统商业化的国家之一,你可以看到它的市场需求很大,我们在中国选址最重要的就是希望贴近市场,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比如说胸腔科医生、肺部医生,追求用户的需求。我们希望在全球其他地方也可以找到施展拳脚的地方。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转让,也是新的合作机会。”当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GaryGuthart博士Gary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在手术机器人领域,史赛克、捷迈邦美、强生美敦力等国际器械巨头在中国市场早已撕杀多年。由于创新链和产业链不完整等因素,国产手术机器人一直起步较晚。

2016年以来,国家相继发布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扶持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包括《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传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深度应用,加上政策的加持,我国医疗机器人产业正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

数据统计,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将由2020年的4亿美元增至2026年的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4.3%,国内手术机器人未来使用前景广阔。近两年国产手术机器人锋芒毕露,为打破国外垄断国内涌现一大批企业,鑫君特、柏惠维康、妙手机器人、天智航、赛诺威等都已加入赛道,国产品牌手术机器人正在崛起。

据众成医械大数据平台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医疗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达23起,融资规模超40亿元。今年上半年,医疗机器人融资热度持续高涨,融资事件达19起,接近去年全年总量,融资规模接近30亿元。随着国产手术机器人不断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望大幅降低手术机器人的成本,打破达芬奇一家独大的局面。

目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泌尿外科、普外科、胸外科、妇科、小儿外科、心外科和头颈外科等等外科手术上都展现出了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外科大部分领域的微创治疗。由于价格昂贵、技术垄断,一直成为国内市场扩张阻力,销售额在经历2016前后的一波小高峰后也有所下降,加上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直觉外科自然有所积极行动。


国之高端重器·民之健康刚需,市场首只医疗器械 ETF(159883)

医疗器械 ETF(159883)为市场首只,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只医疗器械主题ETF。该ETF追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全面表征A股医疗器械行业表现,前十大权重分别为迈瑞医疗欧普康视爱美客乐普医疗鱼跃医疗健帆生物英科医疗达安基因万泰生物华熙生物等股,一指囊括医美、抗疫、养老三大热门概念龙头。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医疗器械种类繁杂且研究门槛较高,个股波动大,个人投资者研究难度较高,借道ETF更省心,还可分散个股投资风险。此外,医疗器械多高价股,如迈瑞医疗爱美客心脉医疗华熙生物英科医疗万泰生物等,一手均在万元以上,相较而言医疗器械ETF(159883)一手只需80多元,投资门槛比较亲民。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并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通常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风险越大。本基金特有风险包括: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失败的风险、投资者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申购赎回清单标识设置风险、股指期货投资风险、资产支持证券投资风险、基金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低于面值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的风险、成份股停牌的风险、第三方机构服务的风险、存托凭证投资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敬请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仔细阅读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全部讨论

2021-10-20 10:58

复星这种企业简直把买办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一点实事不干

2021-10-20 10:46

太棒了

2021-10-20 10:55

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