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金凤一号: 我一直认为,相比高收益者的总结,细品细读投资大佬的反思文章将收获将更大。@xydongxin 大佬的这篇总结,对投资体系和方法的反思可谓非常深刻。谈到价值,很多经典的价值投资书籍都给大家讲了现金流折现等的金融概念,但有一点讲的比较少就是——供需。脱离开股票市场看,大家会发现市场上的任何东西,只有交易才能体现“价值”,而影响价值最大的其实是“供需”。很多人反思为什么“施洛斯式”的价值投资方法论今年效果不好?很多人表示困惑是因为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而这个因素就是A股(包括港股通)“供需”的变化。一个是注册制下的供需,股票供应量的预期增大,将来市场空间小,没有概念没有成长,现金流差的股票可能会长期“低估”下去,期望像以前一样来个大牛市就能被资金“雨露均沾”是不太可能了。另一个“供需”的问题是机构与散户的比例。对于散户来说,市场预期不好可以持币观望,但对于机构来说,手里的资金是生产资料必须进行投入,随着机构在市场比例的增大,定价权也越来越大。在去年疫情肆虐大部分行业都衰退的背景下,机构只能选择还有增长,现金流良好的诸如白酒的消费类股票进行投资和报团,这个报团不是集团谋划,而是不断试错下呈现出来的最优选择和最终表象。这也就是呈现给大家的去年结构化市场行情的背后的原因,高估的消费还能继续高估,低估的小票还能继续低估。$长城汽车(02333)$ $小米集团-W(01810)$ $贵州茅台(SH600519)$ 【听懂的请打赏[赚大了](不要超过1元)】
引用:
2020-12-24 15:56
思考再三,最终还是用了这样一个标题为作为全年的小结。
2020,个人全年亏损-30.9%,最深的时候大概-33%,基本把2017-2019年累积的收益全部亏完。真乃神奇的一年,全年差不多做到了买什么亏什么,卖什么飞什么,拨鲜花灌毒草,只研究看好不买的打滚翻倍起步。2020,对于港股市场可以说是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