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观察 | 守正待时,见可而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随着美联储继续强化鹰派立场,美元指数在9月份创下近20年以来的新高,而全球股票市场则出现较大跌幅。中国方面,上证50沪深300创业板指分别下跌5.5%、6.7%、10.9%;同期恒生指数下跌13.7%,其中,恒生科技、恒生医疗保健业分别下跌19.3%、20.8%。美国方面,道指、标普、纳指分别下跌8.8%、9.3%、10.5%。欧洲方面,英国、德国、法国主要股指分别下跌5.4%、5.6%、5.9%。

9月在多重利空冲击下,国内股票市场的跌幅相较8月进一步扩大。首先,随着中美利率中枢出现倒挂,人民币在月内贬值幅度较大。过快的本币贬值,使得人民银行在月中悄然调整了货币政策,国内流动性环境出现边际收紧。其次,在区域疫情的影响下,消费和服务业相关的经济活动继续走弱,从高频数据看,地产销售、汽车销售、航班执行数量环比8月份都有所回落。最后,海外需求和外部环境也在承压。9月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下跌超过10%,跌幅较8月有所扩大,这或许暗示了以欧美为主的海外需求在全球加息和能源短缺的双重压力下正逐渐走弱。

宏观方面,9月PMI数据表明国内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暖,但服务业仍面临较大压力。数据显示,9月制造业PMI为50.1%,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为51.5%,环比上升1.7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9.8%,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回升到扩张区间,表明制造业生产活动有所加快;但新订单指数仍在收缩区间,表明制造业需求景气度仍然不高。此外,服务业指数为48.9%,比上月大幅回落3.0个百分点,其中,零售、航空运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45.0%,这表明国内疫情反复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建筑业指数为60.2%,环比上升3.7个百分点,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1.0%,是近4个月高点,表明近期出台的盘活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落地。

展望10月份,耐心等待政策信号,积极把握行业变化。首先,从9月的宏观数据,我们能感受到国内经济处于脆弱的平衡状态。欧美在加息周期下,大概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从而导致中国净出口的走弱,在当前基建增速高位的背景下,未来想要稳住国内经济就必须激活消费和地产。虽然在节前,相关部门已经连续出台三项地产政策,但落地效果还有待观察。如果10月份出口数据显著走软,消费、地产相关的政策有望在今年党代会后陆续出台,相关资产有望迎来布局时点。其次,在美国中期选举之后,中美关系有望阶段性缓和,这有利于资本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将部分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从UVL名单中移除,将有望改善投资者对于生物医药板块的悲观情绪。最后,随着北溪管道、克里米亚大桥接连遭到破坏,OPEC宣布10月减产,全球能源危机的大格局仍然未变,加快发展新能源仍是确保能源安全的重要一环。在新能源渗透率偏低、新技术渗透率不足的领域,还存在着较多的投资机会值得去挖掘和布局。

风险提示

泰旸资产所发布的文章或其他内容是基于我们认为可靠且已公开的信息,但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可发出与这些信息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内容。文章或信息均免费提供,除运营商、雪球平台自行产生的流量及其他费用外,不收取任何其他费用。文中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操作建议,不构成任何销售要约,泰旸资产不对此提供任何担保。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