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观察 | 穿越迷雾,稳健前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9月A股迎来小幅反弹,港股表现较弱。上证50/沪深300/创业板月度涨幅3.2%/ 1.3%/1.0%,港股恒生指数月度涨幅-5.0%。9月份市场呈现出再平衡的走势,前期一直强势的上游行业当月跌幅较大,食品饮料等消费行业在利空出尽后,逐步企稳回升。市场对于当前产业链上下游利润分配的持续性存在较大疑虑,导致尽管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新高,股价依然大幅度回调。港股市场受地产、互联网等行业拖累,表现明显弱于A股。

· 9月指数涨跌情况

· 9月行业涨跌情况

宏观层面,出口维持韧性,其余指标较为低迷。8月以美元口径计量的出口金额增长25.6%,环比继续提升,在海外疫情反复的背景下,国际订单持续向中国转移。投资方面,8月单月投资两年平均增长4.3%,较前值2.8%有边际改善。其中基建投资小幅反弹,地产投资继续回落,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增速仅为0.3%,新开工面积同比下滑16.8%。消费方面依旧疲软,8月社零总额3.44万亿元,同比增长2.5%。除餐饮外,疫情影响也进一步扩散到其他必选和可选商品的消费,汽车和地产链相关消费表现较弱,拖累整体增长。受到供给影响,8月PPI同比增长达到9.5%,环比继续提高。在国内双控政策以及海外“缺气”因素双重影响下,9月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其中港口动力煤单月涨幅达到24%,9月PPI有望创出年内新高。8月CPI同比增长0.8%,需求不振导致PPI与CPI剪刀差持续扩大。总的来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总体以稳为主,疫情导致恢复进度略低于预期,未来或将有更多托底政策出台。

针对近期限电引起的市场波动,我们认为从短期来看,能耗双控叠加电力供应紧张导致多省实行省内限产限电政策,中游制造业面临原材料大幅上涨以及产能利用率不足的双重压力。往后看,随着下半年海外供应恢复,中国出口将回归正常水平,叠加国内动力煤保供稳价,电力供需关系将迎来边际改善。在双碳规划下,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或将持续限产,但全国范围的限产限电政策有望在四季度进行适度修正。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中国政府与优秀的企业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来解决当前的困难,能够平衡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之间的矛盾。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将延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之路。

展望十月,我们认为市场经历过前期暴涨暴跌后,会逐步进入平稳运行期。当市场缺少明确的主线之时,如何规避风险以及挖掘结构性亮点就成为了重中之重。目前市场已经有资金开始为四季度以及明年布局,当短期的变量太过复杂难解时,不妨用更长远的眼光去思考一些慢变量,在充满变化的市场中,有些经济运行的底层逻辑并未发生变化。中国的制造业将向具有更高附加值且自主可控的领域转型,这一决心没变。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将推动更多的国产品牌崛起,这一趋势没变。中国的医疗领域将涌现出更多的创新型企业,给患者提供更好的保障,这一方向没变。我们在投资上所有的成功,均得益于国力的强大,民族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对中国崛起最坚定的信念也将引导我们穿越迷雾,驶向彼岸。

 $泰旸创新成长2号(P000752)$  

风险提示

泰旸资产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的文章或其他内容是基于我们认为可靠且已公开的信息,但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可发出与这些信息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内容。文章或信息均免费提供,除运营商、微信平台自行产生的流量及其他费用外,不收取任何其他费用。文中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操作建议,不构成任何销售要约,泰旸资产不对此提供任何担保。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