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7喜欢:1
$上海机场(SH600009)$ 我一直关注上海机场,但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标准对其估值,所以没有办法买入。看到上机,我就想起以前我们投资开过的一个小店,那个店在三线城市一个老桥的南头,桥北头是老城区,人口众多,桥南头发展较晚,主要有几个学校,然后自发形成了个小商业街,人流熙熙攘攘,周边临街的农民的自建房都出租给了商户,租金水平在这个小城市也是中上水平。
十年以前,这个老桥可以通车,一分钟内就能过桥,所以桥南头的店生意都还可以。后来,因为桥太老了,政府不准机动车上桥,但是摩托车自行车还可以走,桥南头的人流量依然还可以,对我们的生意影响不大,但是有些大的饭店就不好做了。
再后来,连摩托和自行车也不让上了,只能走人,很多生意就明显差了。最后,有艘船撞上了桥墩,它成了危桥,彻底封闭了,现在已经拆除了。桥南头的市场瞬间就没啥人了,因为绕行其他桥到这里需要至少20分钟。
生意还是原先的生意,但是人过去太难了,那片区域的商业也就自然凋落了,现在只留下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大排档还能正常经营。原先趾高气昂的房东们降价也找不到租客了。我记得最早的时候,那里临街的自建房动辄交易价格百万以上,现在应该是大幅贬值了,因为这些年城里建了很多商品房,相较而言这些城边的农民自建房的居住价值极低,根本没人愿意买。前几年规划要拆迁,有人还在期待赔偿,所以交易价格是按赔偿标准定的。现在也没有消息了,估计彻底没人买了。
换句话说,这个地方的房子,有三种估值模型。一开始是按租金标准,然后是居住价值,最后是拆迁赔偿。
我觉得这像极了上机的情况,过去是按租金加提成估值,但是现在“桥”没了,人流量没了,肯定不能按原先的标准定价了。现在上机到底该怎么估值?让人很困惑。

全部讨论

02-21 11:01

感觉你拿这个例子类比上海机场不太合适

02-21 12:11

个人粗糙看了一下三季度财报。有几点,上海机场三季度收入接近2019年三季度收入的90%,可净利润不足19年三季度的五分之一,这可能是运行成本的增加,也可能是填补疫情期间亏空的债务。具体还需要细看才可以。疫情期间上海,白云,首都这些机场都是连续三年亏损,想一下子恢复元气,其实不容易。相比之下,反而厦门空港是做到在疫情三年盈亏平衡,而且还有剩余分红。虽然厦门空港疫情三年收入也缩减,可是毕竟不用倒贴。
上海,白云,首都疫情后都有所恢复,可是前面疫情三年的窟窿需要填补的,虽然厦门空港无论人流,体量还是地位都不及这几家,但是今年收益分红可预见性更强。
机场股,我也准备研究,后期有好的价位,我优先考虑厦门空港。

02-24 07:25

这个还不大一样,当地政府不是以商铺人流为核心来思考怎么修桥,怎么有利于商铺,这边不行那边行。机场的规划是以怎么有利于机人流为核心来思考的。

因为桥头做生意的没有上面人的亲戚,要不然,新桥就在老桥的位置重新建了,新桥位置的改动,肯定是想带动其他地方的某些东西

完全不同,你类比的前提就是错的!你说的那家店在三线城市,经济不好,人流没了就是没了,而上海机场地处魔都,全国经济中心,人流会有的……上海机场其实是最正宗的国运股,看好!!
【本人对于上海机场,逻辑一直没变!
网页链接

也可以是这个过程,老桥南头有个商店,原来因为危桥封闭,人车都不让过。后面改造后封闭慢慢解除,开始是能过人,等沥青铺好车都能过了

这个例子恰恰说明了上机的价值非常好

02-22 02:45

企业估值方法与商铺估值逻辑相同。
估值方法:在企业未来全生命周期中现金流折现。先大致估算未来现金流,再选择合适折现率折现,得到企业价值。
估值方法比较简单,但是要确定其中的变量非常难。
1、企业的生命周期有多长不好确定,
2、未来现金流不好估计,
3、最简单的是折现率选择,一般选长期国债利率(大概4%)。
以上三个变量都是估计,因此算出来的估值会比较粗略。
我的经验是估值之后要比较两倍无风险利率、自己的机会成本,确定足够便宜的情况才买入。
1、由于买企业是有风险的,所以我会要求收益率达到8%作为投资门槛。
2、机会成本:假如我能找到另一个投资机会收益率为10%,我不会去投8%的机会。
以上海机场为例:我估计上海机场是能永续经营的,未来能持续的赚真金白银60亿以上,4%折现率,对应估值1500亿。
但我不会以这个价格去买入,因为以上都是估的,所以我把收益目标定在8%,而我又找不到比8%更高的投资对象,那么就可以在市值低于750亿时考虑买入。

02-21 21:00

19年虹桥没有并表

很疑惑,不知道你是真的不懂还是刻意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