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新政后首场土拍平淡收官,房企拿地谨慎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杭州楼市在全面取消限购的重磅新政后,市场似乎并未立即迎来预期的火爆。5月14日,杭州第5批次4宗宅地完成出让,但土拍市场反应平淡,4宗地块均以底价成交,总金额达到38.9亿元,成交楼面均价10924元/平方米。这一结果再次显示出房企在拿地时的谨慎态度。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这4宗地块分别位于临平区、钱塘区和富阳区,其中临平区和钱塘区的地块被保亿置业和建发联合摘得,而富阳区的两宗地块则由富阳山水置业和金汇世纪竞得。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地块并未设置项目销售最高限价,且容积率普遍较低,但即便如此,土拍市场依然未能掀起波澜。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次土拍市场反应平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这些地块的位置相对偏远,位于近郊及远郊板块,市场流速较慢,房企在拿地时自然会更加谨慎。其次,虽然杭州楼市新政已经全面放开限购,但本批次地块在新政前便已公示,且与政策关联度不大,因此并未对土拍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事实上,杭州土拍市场的低迷态势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从今年3月份以来的几次土拍来看,多数地块都是以底价成交,溢价率普遍较低,甚至出现了流拍的情况。这表明房企在拿地时更加注重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对于地段、价格等因素的考虑也更加严格。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杭州楼市新政中明确提出要优化住宅用地供应,对住房供应较大、去化速度较慢的区域进行优化供地模式。这一政策有望在未来改善土拍市场的供需关系,提高房企的拿地信心和参与积极性。

综合来看,虽然杭州楼市新政后首场土拍市场反应平淡,但未来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和市场的逐步调整,土拍市场有望逐渐回暖。同时,房企在拿地时也需要更加注重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