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期银行行业投资策略报告:行稳致远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行业经营继续承压:2024.1Q,42家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转负,除了收入端营收增速降幅扩大以外,成本端拨备计提降幅收窄是主要影响因素,所得税率环比有所抬升,不过仍低于2023年同期。

需求端尚未明显回升,汇率约束仍存:综合考虑当前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汇率因素、存款增长情况以及新增政府债等因素,我们预计从银行本身的角度看,新增准备金的要求或低于此前的预期。而利率方面,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表述,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在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基于此,我们预计如果要促进融资利率的进一步下行,存款利率会同步调降。

资产质量的变动趋势影响利润增长的韧性:2024.1Q,42家上市银行整体的信用成本率均值为0.86%,较2023年信用成本率均值0.79%,环比回升7BP。同期,拨备覆盖率均值为306.33%,环比下降3.1个百分点。不良率为1.23%,较2023年末下降3BP。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健态势。前瞻指标,结合社融数据贷款核销分项,2024.1Q核销规模合计2549亿元,单季同比增加635亿元,测算的单季不良新生成率为0.78%,单季同比回升0.07%。如果仅从整体拨备覆盖率的角度看,2024年全年利润增速放缓的可能性并不大。后续仍需观察资产质量的变动情况。如果银行的资产质量出现边际走弱,或影响信用成本率的下降幅度,使得利润增速相应放缓。

投资策略:2023年末以来,宏观环境以及企业盈利预测持续调整的过程中,高股息策略受到了市场的持续关注,其中长端利率的下行是推动高股息资产价格表现的重要因素。银行股较高的股息率以及极低的估值成为资金的优选,叠加市场防御需求上升,助推了整个银行板块的市场表现。往后看,高股息策略中,分母端的支持因素或已较多反应,而分子端的稳定性成为高股息选股的重点逻辑。长周期角度看,银行业整体的利润增长或已经进入底部区间,盈利的稳定性将逐步体现。另外,从分红的角度看,分红率的提升,有利于银行股估值的提升。不过,由于银行本身商业模式的限制,净利润除了分红外,留存收益部分作为重要的资本内源补充,满足监管对资本充足的要求,推动未来业务和规模的扩张。综合考虑银行股当前的股息率以及估值水平。我们认为短期板块防御属性仍然较为明显。后续经济逐步回暖以及信用风险的改善,或带来新一轮的行情催化。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下行,企业偿债能力超预期下降,对银行的资产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宽松的货币政策对银行的净息差产生负面影响;监管政策持续收紧也会对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等。

$农业银行(01288)$ $恒生高股息ETF(SH513690)$ $工商银行(01398)$

文章来源:万联证券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