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行情火热 “馅饼”还是“陷阱”?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我算了一下,拿到分红后相当于享受了5%左右的年化收益率,远超定期存款,我已经持有几年了,看好这只股票的发展。”近期,投资者黄先生向记者分享了其投资方式。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在A股震荡调整之际,高股息资产受到投资者追捧,以银行、煤炭等高股息股票为成分股的中证红利指数累计涨超13%,跑赢大盘。那么,高股息板块是否可以成为稳健的高息投资产品呢?投资个股又该如何选择?需警惕哪些“陷阱”?

A股113只个股的股息率超5%

高股息资产一般指股息率较高的权益资产,而股息率是公司总分红与总市值的比值,即每股分红和股价的比值。通俗来说,高股息资产不仅要“物美”(分红高),而且要“价廉”(估值低),也被称为“红利资产”。

Choice数据显示,按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分类,截至5月15日,股息率排在前三的行业是煤炭、房地产、银行,股息率分别为5.55%、4.33%和3.57%。纺织服饰、钢铁、建筑材料、家用电器等紧随其后,股息率均超2%。

记者关注到,新“国九条”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在监管政策的引导下,上市公司不断加大分红力度,提升了相关个股的股息率。从个股来看,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A股有113只个股的股息率超5%。记者了解到,投资者在上市公司分红派息的股权登记日当天收盘前(一般是分红实施之前的一个交易日,具体根据分红公告)持有该股票,即可以获得该股的分红。需要注意的是,股票分红需要缴税,投资者持有期限不同,则税率不同,一般持有该股时间越长,需缴纳的税款越少。

建议将其作为配置的底仓资产

高股息资产受到市场资金的关注,除政策引导外,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分析,在债市整体资产到期收益率下行、存款利率和理财收益率下行、地产投资回报下降等大背景下,高股息类资产的股息率位于历史分位数高分位点,具备了较高的配置价值。此外,作为长期配置工具,受到各类机构投资者青睐,进一步增加了该类标的的资金流入。

在无风险利率下行之际,不少投资者认为“买银行存款不如买银行股”。有金融业内人士指出,市场追捧高股息资产是预防式储蓄的另类体现,高股息资产以其“类债券”特点,一定程度上对其他资产形成替代。

对于高股息资产,不少机构表示看好,并建议将其作为配置的底层资产。究其原因,一方面,在监管政策的引导下,上市公司将更加注重股东回报,高分红企业的投资价值将受到关注;另一方面,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资产的吸引力将提升。

有金融业内人士分析,当前降息潮和债市低成本下高股息策略依旧存在支撑作用,高股息策略依旧存有一定的安全边际,但长期需要注意其增长周期的阶段性和投资抱团的风险。

投资建议

●关注企业派息的持续性 央企具备较高投资性价比

在挑选高股息个股时,贺金龙提到,投资者首先要关注行业本身是否具有周期性,以及行业营收的持续性,并分析该股派息的持续性。

国信证券提到,央企盈利能力稳定性更高,现金流更好,高分红有望延续,有业绩支撑叠加低估值高分红的央企有望在下跌市场、震荡市场起到一定的防御特征,持续受到投资者的配置青睐,走出相对的超额收益。

●避开高股息“陷阱” 关注企业持续盈利能力

事实上,高股息并不意味着具有稳定收益的保障。贺金龙提醒,因为股息率=股息/股价,有些行业股息率高的原因是行业前景反而是由于未来不被看好。又因为投资者不看好行业未来,导致股价深度下跌。在股息不变的情况下,股息率反而比较高,投资者需要避开高股息“陷阱”。此外,对于周期性行业,一些个股由于上游成本变化,营收往往具备较大波动,未来盈利具备较大不确定性,也是投资者应该引起注意的风险因素。

奶酪基金投资经理胡坤超提醒,某些公司可能因为出售资产或其他非经常性收益而临时提高股息,这种情况下的高股息可能不会持续。

$红利ETF博时(SH515890)$ $恒生指数(HKHSI)$ $恒生高股息ETF(SH513690)$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